與大家分享我的一點個人歷史:
我與香港愛德循環運動有不解之緣
Chain of Charity Movement (COCM)
香港愛德循環運動始於大約1976年,由大嶼山天主教熙篤修會莊宗澤神父和幾位熱心的天主教教友,包括劉君雅、盧桂安、林小鳳等發起。
他們有感於世界各地很多人都因為天災人禍而生活於極度艱難的環境,而身在香港的天主教徒,相對地過著十分幸福的生活,因此,他們發起每年在各天主教堂區收集已使用過的聖誕賀咭,把咭面切割出來,重新用人手貼在印有聖誕節祝福語的咭底上,在各堂區發售籌款。每年籌得的善款,不扣除開支,全數捐給一個經大家商討後所選擇,位於香港或外國,有我們認識的天主教徒參與的愛德服務。
我參與愛德循環運動始自1977年,獲得中文大學天主教同學會盧桂安邀請。當年,我剛從中文大學聯合書院畢業,加入了香港政府,被派到深水埗民政署工作。
「愛運」的第一項受助服務,是孟加拉國的天主教教會所提供的救援工作。當年孟加拉發生了嚴重的風災和相關的水災。盧桂安隻身到當地,通過教會的安排,參與救援工作,為時差不多一個月。須知在一九七零年代,到天災頻仍的孟加拉國去,是很冒險的行為,是一項完全和香港家人失聯的高危活動。我很敬佩桂安的愛心和勇氣,這是我從來都做不到的。
大約1978年,另一位好友林小鳳隻身飛到印度加爾各答,在德蘭修女創立的仁愛傳教女修會的垂死者之家,協助修女們提供對將逝病人的愛德照顧服務。她也是我十分敬佩的對象。
我還記得繼後的一些受助團體,包括在澳門由慈幼會義大利籍胡子義神父管理的九澳慈幼會孤兒院、菲律賓的農村婦女手工藝自力更新計劃等。
在這段時期,愛德循環運動加入了香港天主教教友總會成為屬會,也依據香港社團條例成為註冊社團。
大約1983年底,德蘭修女訪問香港時,愛德循環運動的朋友榮幸獲邀,在位於旺角花園街街市的簡樸修女寓所內,與德蘭修女見面。
八十年代後期,香港社會環境逐漸轉變,市民的生活和工作越來越繁忙,參與「愛運」的人和支持「愛運」的天主教堂區都越來越少。
在1980至1982年間,我任職香港義務工作發展局,負責引進一些新的義務工作模式。最值得一記的,就是引進了一套全港性的義工護送和汽車義載服務,也引進了為罹患絕症人士的善終服務(後者另文記述)。建立義務護送和義務汽車接載系統的理想和目標,就是推動「社區照顧」(Care in and by the Community),和培養義工的「公民應變力」(Civic competence)。學習各種服務的知識和技巧,能增加助人的信心和有效性,也有助於建立一套正面積極的人生觀。
我在1987年離開義務工作發展局,轉任中文大學醫學院院務主任。當時,義工護送和義載服務已經具備雛形,不過,因為我的離職,這項服務沒有得到進一步的資源去發展。
1989年,我決定移民加拿大。在離開香港前,為了把義務護送和義載服務作進一步的發展,我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就是辭去中文大學的工作,在完全沒有薪酬的情況下全職投入義務工作,還邀請到義工朋友李麗然、蘇美雲、李翠蓮和尹麗儀協助,並得到愛德循環運動執行委員會同意,在「愛運」的旗幟下重新啟動義務護送和義載服務。
第一年 (1989-1990)
「愛運」初期的服務聯絡中心,就是我在香港鯉景灣家中的主人睡房。房內安裝了一台電話,一部傳真機,一台電腦和打印機,放在一張面對西灣河海景的書桌上,每週有三個晚上,由我和義工朋友們輪流當值,接聽電話和打電話為有需要的服務對象安排護送。
不久之後,我們獲得香港傷殘人士聯會的支持,免費提供他們在樂富區的會址作為電話聯絡中心之用。我們就改到他們那裡繼續服務,也在那裡舉行義工訓練課程,教導義工對肢體傷殘人士、失明和其他行動不便人士的安全護送方法,包括正確的輪椅護送、扶抱技巧、和失明人領路法等。
我們也得到香港傷殘青年協會的傷殘駕駛者聯會合作,最初由本身是傷殘人士的司機提供義載服務,之後也逐漸有一般駕駛者加入服務。
此外,東方日報慈善基金會亦協助我們,為義工及有經濟困難的受助人士提供交通津貼。必要時,更贊助他們乘搭計程車或復康巴士的費用。感謝東方日報記者馮慧貞,她很了解我們的服務,並多年來極力向基金會推薦,給予我們經濟上的支持。
第二年 (1990-1991)
我們首年的服務,迅速獲得香港公益金和香港房屋署的認同。
香港公益金為我們提供了百分之百的財政支持,包括職員的基本薪金。因此,在第二年開始,我當上了「愛運」的受薪社工。據說,新的小型社會服務機構,在運作一年後便得到公益金全數資助,是極為罕有的。
至於房屋署,因為我們曾為它的獨居老人服務計劃提供了相當多的、有組織和受過專門訓練的義工人力支援(長者支援及諮詢服務的概念就是在這個時候孕育出來),所以當我們第一次請求提供永久會址時,它第一時間便答應了。當時的房屋經理Linda Pong,因負責房屋署的獨居長者先導計劃,曾使用我們的義工探訪和護送服務,所以很瞭解並支持我們。經過既定審批程序,「愛運」順利獲得分配到大坑東邨,在市區取得一個運作的基地,而且,該屋邨接近地鐵最先建成的兩條路線的連接點,對於我們這個全港性服務的日後發展,十分重要。
獲得永久會址後,我們立刻向香港賽馬會申請並順利獲得百分百的資助。擁有公共屋邨的會址,義工輪椅護送和失明人領路訓練也具備了多元化和安全的訓練環境。
「愛運」也修改了會章,容許非天主教徒加入成為有投票權的會員,並獲得當選為執行委員的權利。值得一提的,是會員何淑英(也是我的好友),一直擔當歷屆的執行委員,對「愛運」貢獻良多。
第三年 (1991-1992)
加拿大政府批准了我的移民申請,我便立刻著手尋找適當人選,接任發展義送和義載的工作。但是,每一位核心義工都有自己的全職工作,從中找到接班人真不容易。很幸運,我們終於得到李麗然答應,辭去她在弱智人士服務機構的職位,接過我手中的棒。我很感謝李麗然,她的一生也因此而改寫:她接棒十多年,直至2005年才放下。對於她的貢獻,我由衷的感謝!(但在另一方面卻感到很內疚,不知道她為了愛運服務的延續,犧牲了多少的個人發展?)
麗然辭任後,「愛運」不幸聘用了一位不稱職的執行主任,幸好這個問題只維持了幾個月,便成功聘得充滿活力的甄梁燕屏女士成為執行主任,直到現在。
目前,「愛運」也創辦了一個全港性的青少年義工護送技巧訓練課程。每年,有幾十間學校參與,目的不單是增加義工數目,更重要的是培養青少年的「公民應變力」。他們學習了這套服務技巧,就會終生受用,不一定需要當上愛運的義工。他們可以隨時幫助別人和自己的家人,更可培養服務人群、貢獻社會的正面態度。
驀然回首,萌芽於四十四年前聖誕咭循環再用的「愛運」,已經發展成為鼓勵香港人,不分年齡和信仰,捐獻愛心與時間,循環不息,傳揚無私關懷,實踐多項服務的運動。
時至2019年,已有大約四千多名義工在「愛運」的旗幟下參與各項服務。作為創辦人之一,我實在感到無限欣慰。
在結束此文之前,我要向我的好太太胡月娥說聲衷心的感謝: 她多年來支持我天馬行空的理想! 我更要向她說聲由衷的對不起: 我的不羈行徑,令她捱苦,犧牲了多年舒適無憂的生活!
她現在退休了,我也開始半退休的生活,但願我們可以一起度過更多快樂無憂的時光!也祝願所有「愛運」的義工和職員,無私助人,在人生路途上,薪火相傳,為己為人,在人生路上創造更多的幸福和快樂!
吾師耶穌會魏志立神父, Fr Harold Naylor SJ, 自吾中三開始,循循善誘,導吾通過華仁兒童會,認識服務社會的真義,奠定吾認識基督信仰,並為改善香港民生略盡一點綿力。
謹以此文敬獻吾師。
2016年6月3日
初稿撰於哥本哈根返回溫哥華航機上
2018年3月23日
文章修訂於雪梨返回溫哥華航機上
2019年1月23日
文章完成於溫哥華往雪梨航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