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無言實有言 》                                                                                          

美麗傳說

          長江天塹,把中國分為南北兩半。世代以來,江南江北的人們自成一家,就為了一河之隔。 

          號稱「天下第一樓」的「黃鶴樓」,原是三國時代孫權的軍事佈署。他於夏口那形勢險要之地,築起一座哨樓,可以看清敵軍的舉動。那地方原名「黃鵠磯」。 

          今天的黃鶴樓則是遊客及詩人聚會之地。它的建築附有多種傳說。最美麗的是道士畫鶴,然後又乘牠遠飛的故事。 

          話說這兒有一家辛氏酒店,某次招待過一位路過道士,不收分文。他感恩之餘,在牆上畫了一隻不時飛舞的黃鶴,報答店主招待之恩。以後,各地遊客風湧而至,爭看黃鶴起舞,致使辛氏酒店生意興隆。十年以後,該道士重臨。他覺得報恩已夠。就吹起橫笛,招畫中的黃鶴現身,騎牠揚長而去。辛家滿足十戴生意興隆,賺錢可觀,便在原地建起「黃鶴樓」,紀念恩仙。 

李白無言

          李白來到樓頭,放眼長江一片蒼茫,江水奔騰,氣勢磅礡。他拿起毛筆,點滿濃墨,用力一揮寫成「壯觀」兩字,氣勢渾然。古代詩人多數擅寫書法,而且喜愛即興寫詩。李白這兩個字,我以為是他最短的詩。他一時為大自然的威猛動力而震撼,表呈心中的强烈感受。誰說兩個字不能為詩? 

          詩人流連了一陣,沉吟良久,再無作詩的舉動。同行朋友感到詫異,問他為何不如習慣,有感而詩?他廢然回答:〝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空前絕後

          崔顥的《黃鶴樓》是多數中學生背熟了的,竟連李白這位「詩仙」記着,也要擱筆?詩云: 

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    白雲手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    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詩與傳說都是我們的心靈食糧,當一首詩同時寫下美麗傳說和眼前風景所引生的詩懷,那食糧就不但甘香滋潤,而且營養豐富了。李白所以擱筆不寫,就因為他自知比不上崔顥!眾人都說李白狂妄自大,他這份謙虛,說明他有平凡的一面,可以公開承認「己不如人」。 

愛極模仿

          李白為崔顥的詩而頃慕,寫了兩首明顯模仿崔詩的傑作,就是《登金陵鳳凰台》和《鸚鵡洲》,分列如下,大家可以看出影響所在: 

鳳凰台上鳳凰遊    鳳去台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    長安不見使人愁

 

鸚鵡來過吳江水    江上洲傳鸚鵡名

鸚鵡西飛隴山去    芳洲之樹何青青

煙開蘭葉香風暖    岸夾桃花錦浪生

遷客此時徒極目    長洲孤月向誰明 

自創佳作

          詩仙竟是限於模仿他人的?我們今天上黃鶴樓,可以多到樓地參看許多其它景物。像崔顥提詩的巨碑,書法家米芾的「拜石雕像」,和紀念李白謙虛美德的「擱筆亭」等。 

          那天,我坐在亭裡喝茶,靜觀亭外的急步搶景的行人,叫賣美食的小販,再仰望造形和綫條都十分優美的高樓,心中記憶李白的佳句、油然生起,意蘊悠長:〝我且為君捶碎黃鶴樓,君亦為吾倒卻鸚鵡洲,赤壁爭雄如夢裡,且須歌舞寛離憂……〞 

          還有那首他送好朋友的至情之作,以及那超越時空對玉笛音韻的緬懷佳句,都是詩仙的曠世創作。遊覽與讀詩都是人生最美好的享受,不知幾時,我們的學校可以多教學生詩歌,幫他們賤拜物質與金錢,或者減低對虛擬信息的沉迷,改為享受安逸怡神的詩與風景的無限幻情?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楊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惟見長江天際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一為遷客去長沙    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

                                    《與史郎中飲聽黃鶴樓上吹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