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與通達
矇矓起步
關於人怎樣從「不知」進步到「知」、從知其一到知其二到知全,從知到明,從已知到預知的各種過程及效應,古今的多個文化都各有闡述。莊子說「通達」卻是有獨見的,他把人的知與宇宙連而為一,述說人不但「知物」,還有「知人」和「知天」。他相信人的獨立性,卻把他放在宇宙的大格局中言論。
我對心理學發生興趣是從1952年開始的,當時中國「抗美援朝」,加入韓戰,判定西方心理學為「白旗」,決定拔掉,即否定它的存在價值。白旗相對紅旗。按那時的說法,白旗是「唯心」的,一種帝國主義「不正確」的思想。紅旗則是「唯物」的,人從「勞動創造智慧」,勞動人民最為崇高。
我當年十八歲,讀中學。在那大時代中,我與同班的青年身處矇矓不定的環境,關注社會發展,同時應付學校功課和個人生長需要。「心理學」這名詞只是偶然聽過的東西。
進入香港羅富國師範學院準備當教師,我們有兩年時間成長與休閒。功課不多,學的是矇矓不清的東西。心理學是必修科,卻沒有給我們提供有意義的啟發,只有對講師反感。該科由來自英國的Miss Earsen 主講。全年的課題是「本能」(instinct)。她告訴我們,動物的本能是上帝給定的,可以由科學實驗證明。於是,在長長一年內,她反覆地講一隻甲蟲怎樣遠離出生地生活,最終又爬回原地死亡。她用測驗要我們覆述她的話,不能稍有偏差。我們聽煩了,就叫她做「耳邊風」,舒解煩悶。
當了教師以後,我開始覽閱心理學書。一年以後,我寫成一本《教學淺得》,用筆名交上海書店出版。殖民地教育當局對於「敢想敢言」的人,不愛接受。再過兩年,我決定出國讀心理學,為了看清自己的心,及做好社會責任。
這裡有一個小插曲。當年香港的書店出售大量廉價書,宣傳新中國和蘇聯的「先進」。我上飛機出國時,身帶一本《巴甫洛夫全集》,約五百頁,只售港幣六毫。我滿以為它很有用,在行程中看它闡說。「制約反應」的科學實驗,講一隻狗怎樣聽見鈴聲,便會聯想到要吃東西,頗為新鮮有趣。
到了柯太華大學上了一星期課,我發覺巴夫洛夫的定論,只是心理學領域中一個一般的論說。即時,我心中的「紅旗巨著」褪色了,留下一個好奇,就是作者為何用了五百頁的篇幅,敍述一個簡單的實驗心得。
正好我屋主婆給我的枕頭太不管用,那本巨著便變為我的「硬枕」。
說也奇怪,到了第三晚,我做了一個夢,驟然悟出一個道理,把這本書與「耳邊風」的教學聯在一起。兩者都是替「皇上」做事的「御用」使者,給人民「洗腦」。那年代的心理學不高明,洗腦所用的「行為工程」限於對人作「疲勞轟炸」,反覆宣揚一個單調訊息,加上威迫利誘,把人當為愚蠢的機械。所以「耳邊風」不在乎教殖民地教師認識智力權能,只灌輸「本能天定」。《巴甫洛夫全集》的編者不教心理學,只用冗長敍述講「制約反應」是「唯一行為真理」,讓史太林待人民為狗。
莊子說宇宙萬事週而復始,好事可變壞事,相反亦然。可幸,我在矇矓中尋找學習道路,無意中踫上一條廣濶的大道起步。
認知發展
認知(cognition)是發展心理學和學習心理學的主要課題,教我們了解人的生長(growth),成熟(readiness),及學習(learning)過程,以便有效促進兒童的教育。
從上世紀40年代至今,西方最權威的認知心理學說,是瑞士心理學家贊‧皮亞傑(Jean Piaget)的。他畢生研究兒童的認知發展過程,寫成十分詳細的有關嬰兒從出生到成熟十數年間的認知活動,讓我們根據每一發展階段的特點,給兒童提供有效的學習條件。為此,他被墨頓‧亨特(Mortan Hunter)在《心理學的故事》中,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兒童心理學家〞。
皮亞傑用他創成的「診究敍述研究法(Clinical Descriptive Method),對新生兒的一舉一動作出詳細的記錄,然後以此為數據(data),進行研究。他着重觀察和考究幼兒行為的四個領域,包括「智力結構」,「知覺」,「概念發展」和「知識發生過程」。
皮亞傑相信人有心理的「內在事實」,包含那許多無法可見或者不斷變換的內心運作。他運用動力方法的設想和觀察行為,包括引生內省的心理互動,深入行為的可見表現和內心動力,全面解釋人的行為的生成動力及表現過程。
為了窺見人的內在心理過程,他創建了一系列的心理概念作為推理工具,即「機略」,「同化」,「調節」和「平衡」(schemeta, assimilation, accommodation, equilibrium)。當一個人的心智經過機畧、同化和調節的心理活動最後取得心理平衡,他就學識了「屬於自己」的新知識了。
「屬於自己的知識」是一種心智權能(mental power)。它具有通達其它知識的力量,叫人一旦獲得它,即能自學自通。另一位影響當前心理學至大的學者是哈佛大學教授布魯納(J. Bruner)。他在《尋找心智》(In Search of the mind)一書中,主張學校教學生「學習如何學習」,(to learn how to learn),不要限於記憶信息。他又在另一本老莊智慧頗重的書《實在心智,可能的宇宙》(Actual Mind, Possible World)裡,詳細闡述人心的無限權能。
今天,西方心理學掌握了足有實用的關於認知心理的知識。除了說明嬰兒怎樣在生長發展的過程中認知世界以外,更說明「人際知覺」的運作。人對物是單向的,因為物是靜而不變的。人對人則徹然不同,因為人會動而且變。所以,人際知覺牽涉到人與人的互動,而動的內心驅動力和目的,都不是可見的。民間有智慧說「知人口面不知心」,即說明,人際知覺有兩個困難,其一是「知己」的心是執着主見或者開放容納;其二是「知彼」,同樣牽連到許多因素。
至此,我介紹了西方心理學對認知的研究考慮和一些定論。如果要詳細全面述說,就不是一章書或十本書所可能做到的。不過,這一概畧介紹給讀者一個事實,即西方心理學對人的研究是片面的,把人放在研究的特定實驗室或平台上,連結他在特定社會的生活狀況和生存意義,進行十分細緻、割裂、及分開層次的觀察和分析,得出結論。然後又運用科學方法,對提出的結論進行反覆檢證,最後生成知識(knowledge)。我介紹給大家的東西,有其本身的趣味和價值,但我的用意在把它與中華文化對認知的看法一齊排列,讓我們窺見兩者的異同,特別看莊子怎樣講述「知」和「通達」。
應該指明,不論西方心理學或莊子智慧,都同樣運用語言(language)表意。語言當然有漢語和英語等,但語言本身就是一種巧妙、難以掌握、不易欣賞、又是認知媒介的東西。凡是熟讀《莊子》的人,都欣賞莊子是語言的運用高手。他的表達力强,他的語言優美,他闡述認知和人,發人心省,促人精神提升達至高貴。這是布魯納講的「學習如何學習」的意蘊,亦是皮亞傑講的心智「平衡」的境地。
知止於善
《莊子》全書都講人與宇宙的存在和互動,從而用故事說明人的「知」和「達」。
莊子不是從零開始的,更不是在沙地上起大廈。他承繼了先賢的文化智慧,那裡已經有深堪的關於知與不知,怎樣知,及知道甚麽程度最好的說法。
我們試看孔子編的《大學》。它一開頭便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短短十六個字說明,學習的目的是明白和履行人間和諧親愛方法和價值,要學到愈明愈達纔算完成。
接着說:〝知正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它解釋知達的心理過程,凸出四個重要的心理狀態,同時亦是有效學習的心理條件,就是定、靜、安、慮。
具體地說,一個人學識了最好的知識就會生出信心(定),然後心智得到平衡和一時的舒泰。這種心境使人覺得安樂愉悅,享受着安全感和快樂以後,人自然產生思維(慮、問究),引生新的學習,直至獲得成就(得,achievement, accomplishment)。這就是知識高峯,知的權能發揮。
然而,儒家精神的個人層面是知及和,它的社會層面則是和諧及「治」。所以,《大學》繼續闡述的,是一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進入知識實踐以至國家大治的領域。暫此不詳。
孔子務實,莊子超脫。這是中華文化豐富綺麗之所在,不拘一格,亦不執一見。
主與客的互動認知
《莊子》全書都說知的「主人」和他物,從人與自然的關係反覆問究,並在「似知」以後繼續發問,無窮無盡。他的目的叫人不要輕易「自以為是」,更不能「强執己見」,而要敞開心胸,觀照萬物的表裡,直至「通達」。
《齊物論》全篇的命題有兩層。一是齊、物論,二是齊物、論。先是集萬物一齊觀察及評論,後是平等看待萬物,加以評論。說來說去,都由人居中主宰,不把人和物割開為二,分為一主一客,而合人與物為一,由人自由平等地論物。這裡一個論字,可以變為知字,因為兩者一樣用心。
《齊物論》的第一章就提出「吾喪我」的心態,即拋棄「我執」和排除「成心」,用開放的心去待人接物。故事說:子綦跟學生子游閒談。學生問:〝怎麽呀,老師今天的神情和以前不同。〞老師答:〝問得好。我今天放下了偏執的我……〞
然後,子綦提出大自然有三種聲音,即人籟,地籟和天籟,問學生是否知道,引起下面的對話:〝子游曰:「地籟則眾竅是己,人籟則比竹是已,敢問天籟?」子綦曰:「夫天籟者,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誰耶?」〞
譯成白話如下:學生說〝地籟是大自然中風吹在各種孔洞所發的聲音。人籟是竹簫吹成的聲音。請問天籟?〞老師子綦答:〝天籟是大自然中,各種强弱的風吹在不同大小的孔洞所發的聲音,聲音各有不同特色。這些聲音雖然參差不同,卻都出於自然,並沒有受到誰人的指使。〞
這個寓言說明自然的美是多元化的,我們只要不心存偏執,可以欣賞到大自然中「吹萬不同」與「眾竅為虛」發出的聲音,好像交響樂裡有許多個別樂器所發的聲交織會通,成為一首和鳴悅耳的交響曲。莊子所寓的深意啟發人心,他的文字更是精簡優美。
莊子文字的美,促使專心研究漢文魅力的聞一多先生起而敬之,說出衷心的話:〝至於歷代文人學者對他的崇拜,更不用提。別人我們崇拜,但那像對莊子那樣傾倒、醉心、發狂?〞
我們今天細讀《齊物論》的第二章,多讀幾遍,看是否會像聞先生一樣醉心和發狂?
〝大知閑閑,小知閒閒;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覺也形開。與接為構,日以心鬥。縵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縵縵。其發若機栝,其司是非之謂也;其留如詛盟,其守勝之謂也。其殺若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為之,不可使復之也。其厭也如緘,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復陽也。喜怒哀樂,慮歎變慹,姚佚啟態。樂出虛,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已乎,巳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
我沒有才能用同樣美的白話文翻譯原文,不如選擇說明它的大意,幫讀者欣賞它的智慧所在。
原文大意說明,緊執「成心」者處心庸俗,給自己加上各種束縛和辛苦,以致心靈欠缺安寧。一個人如果時常用誇言來高漲自己及貶壓他人,或用假話和冗言來使別人厭倦,如果與他人交往時常動用機心和是非,日久養成習慣,就會泯滅自己的真性。他會把自己心靈關閉在膝篋子裡,因為枯竭而再沒有生機和新的創意,結果使自己陷入浮躁、放縱、張狂、作態的井底。莊子告訴我們,音樂出自虛空的樂器,美味的菌類在溫暖通氣的環境中滋生。所以,我們應該培養虛靜靈空的心,用以接觸及了解世界的萬事萬物。這樣,我們的世界一定會千姿百態、色彩繽紛、人間和諧圓美,而個人便有安心和滿足快樂。
通達兩行
莊子在上兩章之後,用了不少說話和故事說明心智的無限作用,虛心有利認知的深入和廣博,以及人際關係的和好,需要互動的雙方都放下偏執之心。
然後,他用一個十分有趣的溝通(communication)故事,說明「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的變換語言,可以達成「兩成其美」的結果,叫做「兩行」。
故事說:〝唯達者知通為一……。當神明為一,而不知其同也,謂之「朝三」。何謂「朝三」?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是以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謂兩行。〞
譯為白話文說:〝只有通達智知的人可以了解「通而為一」的道理和實踐方法……有人竭盡心力去追求「一致」,殊不知它可以用不同的語言組織表達出來,叫人接受,這可以叫做「朝三」。有一個養猴的人喂猴子吃粟子,對猴群說,‵早上給你們三碗,晚上給你們四碗′,猴群聽了十分不滿,鼓噪起來。那人改口對猴群說:‵那麽我早上給你們四碗,晚上再給三碗好嗎?′猴眾聽了高興極了。說話所指的實物都是同樣,卻引起猴子喜怒不同的反應,說明猴子有主觀決定溝通的效應。所以聖人並不執着是非之見,而順從自然的不同見解。這就是兩行其通。〞
相對主義的流行
《莊子》傳入西方世界以後,引起很大的思想波濤。不少人認為莊子哲學是相對主義(relativism),確認世界沒有絕對的是和非,一切都是相對的。他們不知莊子沒有哲學,只有智慧。
相對主義在西方引起很大的哲學(邏輯、數學、爭辯)討論,主要是反對由上帝訂定的「絕對真理」。尤其在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人們再不相信生命是上帝的創造,而是人為的。莎士比亞的智慧可比莊子,他在《哈姆雷特》喊出的心靈呼聲「生耶?棄耶?」(To be or not to be)。長期叫西方人悟昧不盡。同樣的相對問號又掀起近代「存在主義」思潮,使現代人尋不着生命意義的絕對性,心不能安。
本書的其它章節闡述莊子智慧,對存在主義將有聯想性的解釋,說明《莊子》在當前全球化的現實中的實用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