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偶拾之二  【知行觀--致知方法及知行合一】__梁梓堅 (71)
 

致知的方法,就是獲得知識,真理的方法。儒家典藉「大學」中提出:致知在格物 

順帶一提,我們年代出名的格致書院的名字,就是來自格物致知此四字格言。

後世對此說所涉及致知的途徑,治學的方法,有很分歧的觀點及註解。

但最有代表性的只有幾家。 

一是宋代程朱學派的竟見,這個學派把格物解釋成窮至物理朱熹主張上至無極,太極,下而至於一草一木一昆蟲之微,亦各有理,一書不讀,則缺了一書道理,一事不窮,則缺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則缺了一物道理,須着逐一件與他理會過 

朱子這個主張,是要人們藉觀察具體事物來獲得對一般規律的認識。可視為體現科學精神。在哲理層面,程朱學派所講格物,是在於倍養,加強人的道德修養,所主張的窮至一草一木一昆蟲之微,是要求人通過形而下的事物來印證那種形而上的天理。後人把朱熹的方法概括為道問學,即通過知識的積累來達到對天理的認識。 

另一位大師陸九淵則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天理就在人心之內,不必通過事物來印證,只要發明本心,就可以達到對天理的認識。他諷刺朱熹一件事物一件事物的格求方法是支離事業,認為太煩瑣了。後人把陸九淵的方法概括為尊德性,即先立乎其大,通知先樹立世界觀的辦法來堅持對天理的信仰。這兩種方法爭論了數百年。 

另外,究竟天理是甚麼?為甚麼這樣重要?這關乎中國哲學中的天人合一的大命題。天人合一是中國哲學中最最重要,(不只是很重要)的概念。將來有機會大家一齊探討。 

陸九淵提出發明本心的方法,到了明代時的王守仁 (王陽明) 把它發展至頂峰。 

王守仁早年信奉程朱理學。廿一歲時,他根據程朱一草一木,皆涵至理說法,便坐在庭前的竹子面前,出竹子中的天理來。結果沉思不果,反而生出病來。 

後來受太監劉瑾的排擠,被謫到偏僻蔽塞的貴州龍場驛。他日夜思考,忽然有一天半夜大徹大悟了格物致知的道理,這就是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就是說天下之物本來都在我心中,要格物只在自已身心上做。他把格物解釋為正其不正以歸於正。用現代語言,就是端正思想的意思。他以此為基礎,提出知行合一的學說。知行合一說是針對當時許多學者僅僅在講習討論上做的功夫,聲聲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功夫 

王守仁一針見血地指出,這些人實際上是終身不行,亦遂終身不知。他認為只有通過知行合一,身體力行的實踐活動,才可恢復人之為人的活潑個性,他非常強調在實踐中學習知識。比如一個人學習射箭,只有「張弓挾矢,引滿中的」說得上學了射箭。學習書法,只有「伸紙執筆,操觚染翰」,才稱得上是學習了書法。 

所有天下的學問,沒有離開行的,一開始就已經是行了 

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即是行了。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他意思是:心中起了一個卑下的念頭,就等如實行了這卑下的念頭。所以一發現自己心中潛伏有不善的念頭,就要下功夫在意念處完全將其克服掉。 

王陽明身後的學生各據自己的心性和資質把老師的『心學』發展成不同的方向。百花齊放。對現代的新儒家影響深遠 

…………………………………………………………………… 

梁兄,

「朱陸異同」、「陸王心學」這些殊不簡單的哲學問題,經學兄深入淺出地闡述,令大家都易懂易明,足證梁兄功力深厚,佩服佩服。 

弟想補充一些膚淺之見: 

"禮記.大學"列舉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及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儒家給人立的規矩,從格物到修身,是其內在的德智修養(明明德),從齊家到平天下,是親民的發揚,從格物到平天下,是構成一貫不斷開展的過程而又調整得恰到好處的狀態,即止于至善的境界,亦是儒家的最高理想

而「明德格物」是香港大學的校訓。明明德(彰顯與生俱來的光明德性)的基本功夫是「格物」,而「格物」是"大學"八條目的根本。 

至於「格物致知」,孔子似乎未有詳細解釋(?),但其孫子子思有提到獲取知識的方式,就是「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也可視為對「格物致知」學說的注解。 

而後人對「格物致知」的理解含義,(如兄所述)出現很多分歧,每個人都根據自己的哲學傾向,對之作出合乎己意的解釋,使這問題出現百花齊放的局面,其中朱陸異同與陸王心學兄已闡述,弟不再贅述了。 

值得一提的是,明末清初的西洋科技的傳入;令到中國人研究自然科學的熱情高漲,古老的「格物致知」說獲得新生,成為人們從事科學研究的理論根據。清末時,「格致」便成了對"聲、光、化、電"等自然科學的統稱了

岑建成

........................................................................................

梁兄格物致知之闡釋、可欽可佩。但梁兄可知天上人間一草一木、一星一宿皆由一位創造者命定。從古至今的偉大思想家、科學家窮他們的終生思考, 他們的成就只是“發現”神的“創造”。試想人直到現在雖然能用神已做之物和法則“制造”出很多新的玩意, 但人連一粒原子也不能從無變有。用無機化合物創造出一粒有生命的細胞, 那麼我們窮一生的功力格物、知的是什麼? 

傳道書12:12  ……  

箴言9:10  便 

人的先進文明只有帶給世界的毀滅, 人類的新發明好像帶來新的展望, 但請細想, 人的道德沉倫, 貧婪帶來核武的威脅。這根本上人類分別不出甚麼是“自由”, 什麼是〝自主〞。請問這世界會走向什麼結局?

薛漢文

...........................................................................................

YK 1965 says:

儒学的格物致知並無激发中国在自然科学上创新啓智,却令J. Needham 及钱学森发出对中国缺乏新发现及科学人材诸疑問。

....................................................................

梁梓堅 says:

中國古代不重視演繹推理的邏輯方法,而重視總結經驗的歷史方法。由於缺乏純粹的邏輯思維的訓練,將知識限制在直觀經驗範圍內,是不利於理論科學的長足發展的。
象歐幾里德幾何學那樣的理論體系,直到明末清初才為中國人所知。中國人很晚才受到形式邏輯的訓練,這是一件值得遺憾的事。

..........................................................................

May 18, 2014 at 4:32 pm

Thomas says:
我認為儒家格致學說或多或少是有激發清代研究自然科學的熱情的。
至於儒學的格致有無激發中國在自然科學上創新啟智呢?
首先,朱熹的格物致知也包括了格自然之物的科學硏究活動,但它在朱的格致中所佔的地位是次要的,「窮天理,明人倫,講聖言,通世故」才是大者,是明明德的途徑之一。格自然之物是小道。朱熹之後的科學發展一直在這背景中進行,那些與天理無關的科學發明被視作為奇技淫巧,玩物喪志。
如把科學當作實現明明德這一目的的手段,這本身就給科學的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束縛了科學的發展。但我認為朱熹的「格物致知」,包括了科學活動在內的思想,對中國科學近代過程的歷史作用也是應該予以肯定的。
美籍物理學家丁肇中指出,儒家格致目的為追求平天下的最高理想,其真正本義被埋沒了,傳統教育也不重視真正的格物致知。
其實中國古代出現過許多影響深遠的科學著作及科學家,也有很多偉大發明,但為何近代科技卻遠遠落後西方呢?原因是中國封建、禁閉和傳統文化(見上文所述)的局限性,與近代科學發展格格不入,因而制約了中國近代科學的發展,令李約瑟也發出如陳學長指出的慨嘆了。

........................................................................

YK 1965 says:

 

李约瑟及钱学森之问,主要答案明显是中国世纪来的科举制及缺乏学术自由。钱学森有明知故问之嫌。孔学之五伦,又是封迠伦理为权威地位设立绝对服从性政权,不能容许異议忠言及個人独立思考的衷思批评。否则可加洩秘叛逆之罪,历史常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