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覺與蝴蝶

刺激和反應

          我們每一個人都在醒覺的時候遇到許多「刺激信號」(sensory stimuli),包括影和形,物和事,人與信息等。我們反應(respond)這許多刺激的一種或一組,給予意識的反應。譬如我們出門見到強烈的陽光(刺激),便即時「咪」起眼睛或戴上太陽鏡(反應),以免眼睛受害,或者感到不舒服。 

          上面這一簡單的行為過程(即刺激引生反應),被「行為心理學」(Behavioral Psychology)稱為「刺激----反應程式」,是自然又必然如此的,因而是機械式的。就是說,一定的刺激必然會引起相對的反應,不有二樣。比喻說,一個人走在郊野小路上,遇見一條蛇橫在路上,必然會害怕而逃走。 

          「人本心理學」(Humanistic Psychology)反對機械式的行為過程,因為人不是機器,而是有知覺和意義的。不同的個體面對同一的刺激,會作出不一樣的反應。甚至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情況中,亦會作出不同的「人與物的相互反應」。拿上面的例子說,某甲在路上遇見一條蛇,可能停下來觀察並分辨牠的大小或者是否有毒,並不即時逃避。他甚至會一個箭步上前把牠捉住,拿回家製作「蛇羹」,邀請親友一同分享。 

          某甲遇見蛇的當時,可能因為心情輕鬆,十分欣賞大自然中的萬事萬物,「與物同在」。所以,他停下來「與蛇對話」,輕聲「請」蛇「慢走」,耐心等候牠消失以後,再繼續上路。或者,他當時心存「與物鬥爭」,遇見有可能危害自己的蛇,立即用手杖上前把牠打死,棄於路旁。其它可能的行為反應還有佷多,不一而足,畢竟,人的行為是由他主宰的,「因時地」、「因物」、「因心情」、「因目的」制宜,不是機械式的。 

知覺的發展和運作

          知覺(perception)是心理學的專有名詞(terminology),具有文字日常意義以外的特定專業意義。在心理學所包含的博大、多層次、和繁衍知識的架構之中,知覺是一門重大的學問,讓心理學學生用多過一年的時間去全面了解它。這裡,我說明它的概要,着重知覺的發生和運作。 

          簡言之,知覺是人對其環境互動所產生的意識材料所組成的知識。人的環境不單是他身份的物質或人際環境,還有他內心所發的意念和情感所生的想象。這想像往往形成一種期望,可以稱為夢想。 

          心理學經過五、六百年的積極觀察和研究,加上實驗,如今擁有相當清楚的認識,說明物理刺激(如光波或聲波)怎樣通過人的感覺(sensation)和注意(attention),產生接受和運作,最終轉化成為意義(meaning)。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生物生理方面如是,心理方面亦然。所以,在一群人中,每個人對共同的環境都會產生獨有的知覺。人是自由的,祇使一群人生活在最專制殘暴的環境裡,個體都有不同的知覺。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納粹人把猶太人關在集中營裡承受「非人」的生活,結果,根據精神醫生法蘭科(Victor Frankle)的研究,生存者都是那些在受苦中尋得意義的人,其它都由自殺而死了。 

          人對知覺信息的識別備受兩個因素所影响:(一)被識別的東西的感覺特點,(二)知覺者的內心特點,包括他的經驗和期望。每當所見的特點和期望一致,就即時識別。相反,當兩者不同,識別便會變得困難。就是說,一個人心中執着的預期物象,往往決定他的「所見」。譬如,一個人看見一個「人」字,視乎他的經驗或者心態,可以認為是「天」字,或者「太」字,或者「大」字,或者「入」字。決定的因素不一定是該字的「客觀形象」,而是主事人當時的「心向」mind-set 

          知覺是怎樣發展的呢?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J.Piaget)認為,知覺和推理是兩個不同的心理過程,各有發展過程。一般說,幼兒接觸一件新的東西,例如一只小羊,自然會從他現有的經驗(如家中的小狗)作為識別的基礎,把牠「看」為小狗。這是知覺。 

         推理的任務則不同。它要把見到的東西聯繫過去的知識,進行分析,尋出相同及不同的特點,從而推理,或說小羊和小狗不一樣,或說兩者相似又不是同一東西,產生疑問,然後問哥哥那(小羊)是甚麼東西,從而獲知牠叫做小羊的新知。就是說,在生長發展過程中,幼兒每天遇見許多陌生的東西,通過知覺、推理和問究,獲得新的「知覺權能」perceptual power,或者知識knowledge 

          知覺權能可以幫人伸張心智活動,從經驗和實事伸向想像和創造。兒童到了五、六歲便開始想像屬於內心的東西,往往叫父母們聽到子女的說話內容,感到驚訝和神奇。這是做父母的樂趣和滿足;只要打開心扉認真聆聽幼兒的說話,即有美好的回 

          可惜,有不少父母為自己的事忙碌,沒有時間與幼兒溝通。有些父母則緊抱住一個封閉的心,凡事自以為是,用執着的態度去跟幼兒交流,每遇見者表達一些不與己見一致的意思,便用一句「不要亂想」,把它堵塞回去,並且視之為「多事」或者「多心」,令幼兒感到不解、苦腦、或者退却。久而久之,生長在這樣環境的兒童,不能正常地發展他的知覺及推理權能,只有養成服從權威的習慣。 

莊子的夢意 

          莊子在《齊物論》敍述一則家喻戶曉的「莊周夢蠂」的寓言。它說: 

          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然覺,遽遽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這六十二個字重覆了蝴蝶五次,莊周六次,兩者有時在夢中變換,有時在清醒時懷疑真身的存在與否,最後以「物化」的深層概念作解。我們先把寓言譯為白話文,然後進行知覺和推理的心理過程。白話文說: 

          有一夜,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一隻蝴蝶,自由快樂地飛舞。感到很是愉快,不再認為自己是莊周。忽然醒來,知見自己實在是莊周。(再想),不知道是莊周在夢中化為蝴蝶?還是莊周生存在蝴蝶的夢裡?(照理說),莊周和蝴蝶不是同一樣東西,而是有所分別的存在。(所以,姑且說),這裡說的轉變(transformation)就是「物化」,即萬有在宇宙中的平等互相轉化(interchange)。 

          我在翻譯中用括孤加添了三個連接語,好讓我們在閱讀過程中,添上思維空間。同時,我又加上「轉變」和「轉化」的英文相等詞,希望更清晰地說明莊子的意思。

          我們細讀這一個六十二個字的「簡單」寓言,可以悟出多個意義層次。第一是莊子的宇宙觀,第二是他的人生觀,第三是他對人性和人心的認識(包括夢的種種),最後是他的藝術造工和審美情趣。 

          我不便在一章書裡闡述莊子智慧的那麼深厚的意想,先說他的宇宙觀和審美情趣,其它將於另章述說。 

宇宙物化,自喻適志 

          莊子是一個聚焦的作家,他的所有寓言都或重或輕地提及宇宙人生的大與小,厚與薄,長久與短暫、真與假,實與虛,美與平凡。目的在說明人心的自由和潛力無限,萬物的平等互化。 

          莊子的宇宙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不是一個原子分設的集體。在他的心中,宇宙間的一切存在都有其內在的關聯,彼此層層相接,互相對待,又互相依賴。在齊物的世界中,萬物萬事千姿百態,各有風韻和目的。但是,不同的個體或原子不是分開生存的,而是相互含攝和相互匯通的。這就是「道」。 

          在這樣有道和諧的世界裡,愛是自然而有情有理的事,分裂和鬥爭沒有必要和意義,自私和矛盾亦應該被放下及和解。莊子說愛,用〝十日並出,萬物皆照〞的話作為形容,可謂大矣。而且,更大的愛有「德」作為基礎,其光亮比十個太陽更為光輝。所以他接着說:〝而況德之進乎日者乎!〞 

          放在個人做人的層面,一個人有了宇宙物化的觀念,可以實行「自喻適志」的做人態度,無需過份理會外在或者客觀環境。在寓言裡,莊子說有一天夢見自己是快樂飄飛的蝴蝶,再不是平日的自己,很是快樂,好比依照自定的人生目標生活,自由自在。這是生命的始終,合乎宇宙大化的事實。 

          「夢」是中華文化的高深思想,我們文化形成以前的神話時代,已經有可觀的關於夢的傳說。最實質的是黃帝的夢,後來被記述為標榜人與大自然和諧共同開發的「華胥國」。它比柏拉圖的Atlanta,莫爾的烏托邦,及康帕內拉的「太陽城」的理想之都,更為可行,更造福人間,被歷代詩人各以其願寫為中國式的理想之邦……桃花源。 

          莊子知道夢有安撫心靈的功能,借夢說出自己化為蝴蝶的心願。然後,他筆鋒驟轉,說明夢歸夢,醒歸現實,自己畢竟是好好一個莊周。不過,莊周是人,具有無限智知權能,可以本着物化的世界提出疑問,即那教中國人千年尋味的兩句名言:

          〝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 

          為甚麼這兩句簡單的話那麼有吸引力呢?實在眾說紛紜。聞一多研究《莊子》,說這兩句話〝反映着一個瀟灑的莊子......因為表達出詩的情趣。〞這有道理,不過道理不很明顯。我們試看莊子的審美意說。 

蝴蝶的自由美 

          我忽然想起,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那場社會悲劇中,只有一首音樂得到思想突破和勝利,就是那首美極了的受人們賦以簡單綽號的《梁祝》。如今,它由日本小提琴名演奏家諏訪內晶子在上海用精湛技巧結合熱情演奏出來,效果特別震撼人心。內晶子在一次訪問中說,她對這首樂曲感到〝自然親近〞,就是她成功的原因。值得一提,她以道家的智慧「知足常樂」為座右銘,有詩人的氣質,更能說明她彈的《梁祝》,比較其他演奏家更為動聽及穿透心靈。 

          說思想勝利不是等閒的事。梁祝的故事充滿迷信情懷,標榜愛情(文革所否定的東西)可以感天動地(更是違反科學),最後由英台殉情跳入被雷轟開了的墳墓,竟然化為双双翩飛的彩蝶,(簡直是浪漫小資產階級意識),竟然全部過關,成為那些年代人們枯乾心靈的滋潤食糧。 

          蝴蝶千形百態,其顏色更是繽紛多彩。今天的昆虫學家擁有大量關於蝴蝶生態的知識,牠們的輕盈單薄的身體竟藏有似乎無限的力量,讓牠們飛越數萬哩的路程,作出季節遷移,往返生育及死亡之地。顧此,時空限制不了生命秩序的動力,而生物的神秘習慣,又是何其奧秘神妙! 

          今天,不少人相信科技萬能,更相信「人定勝天」,所以隨意破壞或改變大自然的秩序和物種的生存習慣,最終危害地球的整個生態。例如,我昨天從網訊得知,美國加尼福尼亞州經歷着超級旱災,河流湖沼水底的鹽份浮起,成為沼地殺草和沙漠地域拓大的成因。更慘的是,因為川河缺水,每年在河裡產生的小沙文魚,無法游出太平洋成長,然後再游回出生地生產後代並死亡。這樣,漁農業的官家想出自以為是的解救方法,把沙文魚苗裝載運往太平洋放生。他們不顧小魚的基因記憶是否會於日後如期帶牠們認路歸家? 

          問題不在運載小魚到發育的海洋地區,而在認清宇宙的物化原則。我認為莊子寫《莊周夢蝶》的一個重要動機,在呼喚自由之美,由美麗翩飛的蝴蝶呈現給讀者。         

          蝴蝶不但自由瀟灑,牠更代表靈性(spirituality),可以在適當的時空以幽靈之身出現。我童年期生活在廣東寶安的農村,長輩們教我們尊敬彩蛾,因為牠們往往以祖宗的化身出現,與後人聚會,無盡眷戀。不論這種信念屬真屬假,都是民間的美麗傳說,借美麗的彩蛾懷念祖先。 

          莊子提醒人們,信之則真,不信即無。在齊物的世界之中,不但萬物紛呈,而且,人間言論亦百家齊放,各以人們的開放心胸為泉源,表陳大家的創造權能。假如我們用開放之心接受別人的美麗創造,可以豐富生命。假如用關閉之心,排除一切異己之寓意,就貧乏而孤單了。 

          孤單貧乏的心靈今天充斥社會,原因很多。不過,孤單者多數缺乏興趣,更不知用審美情趣滋潤心靈。中華文化是一個重情的文化,所以我們的詩,比其他文化的數量更多,更是意遠情深,更美。聞一多說莊子是一名的詩人,而且是最古怪最偉大的一個情種。〞 

          情種是鐘情的人,唯其如是,他又必然是一個愛美和大愛的人。他的宇宙觀宣揚宇宙萬物平等有序而互相生息,他的人生觀視夢想與現實同樣自由美麗,所以能夠深入百姓的深心,足以讓他們在「民革」那悠長悲慘的歲月中擁抱《梁祝》的浪漫故事和樂曲。原因簡單,就是莊子反覆說明的,人是多麼地自由飄逸,一如蝴蝶。莊子沒有明說,蝴蝶又是多麼堅強而喜愛生命,猶如現代昆蟲學家所發現的。 

          莊子把自己比作蝴蝶,意不在夢,而在歌頌美的人生。我建議我們今天欣賞莊周夢蝶的故事,不必花太多心思考慮夢想的虛實,可以享受蝴蝶所代表的理想人性,自由,熱愛伴侶,堅守大自然秩序,而且瀟灑翩飛於美麗清香的花叢之間,滿足不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