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友誼

          好朋友的條件是志趣相投,互相愛護,互相提升。 

          心理學發現,小孩子初生時依賴父母養育,並從父母的呵護中認識自己有價值。等到開始說話,便聲言自己「乖」和「寶寶」,即有價值,發於內心。 

          這個價值必須得到他人的認準和提高。於是,幼兒求索他人的讚許,從父母兄弟,進而友儕。這樣,個體便進入社交的階段,有我有他,互相吸引,或互相排棄。這過程持續終生,在文明社會裡由情義、需要、利益主宰。 

          在中華文化裡,《詩經‧小雅》早於三千多年前,便寫出友誼的快樂,連同人與大自然的融和交織。《菁菁者說:

菁菁者   在彼中阿

既見君子   樂且有儀

菁菁者莪   在彼中沚

既見君子   我心則喜

菁菁者莪   在彼中陵

既見君子   錫我百朋

泛泛杨舟   載沉載浮

既見君子   我心則休 

          莊子給我們寫下三個有關友誼的故事,兩個載在《大宗師》,一個在《山木》。他借這些故事說明兩個道理。一是摯友的情誼不喻,至死都志趣相投地處理老病生死。二是摯友可以點出彼此的錯誤,並提出有效的解困方法,就算孔子那樣的智賢,亦會憑着摯友的指點而改變人生態度。下面,我們分別欣賞這些故事的意蘊。 

志趣相投 

        《大宗師》第六章說:〝子桑戶、孟子反、子琴張三人相與友,曰:「孰能相與於無相與,相為於無相為?孰能登天遊霧,撓挑無極,相忘以生,無所終窮?」 三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 

          這三個人都喜歡音樂,在一起互相問究大家的相同之處,結果產生默契,相視而笑,表示會心,就做成朋友。 

          他們問些甚麼呢?我翻譯為白話文:〝三個人談話說:「誰人能夠相交而不用機心,相助而不講利益報答?誰人能夠立志超越現實而神遊太虛,在時間流程中跳躍快樂地生活,不拘生與死的挑戰,終身不喻地與人和諧相處?」三個人聽着會心同意而笑,就做了朋友。〞 

          故事續說:〝莫然有閒,而子桑戶死,未葬。孔子聞之,使子貢往侍事焉。或編曲,或鼓琴,相和而歌曰:「嗟來桑戶乎!嗟來桑戶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猶為人猗!」〞 

          用白話文說:〝不久以後,子桑戶死了,還未下葬,孔子叫學生子貢去幫忙喪禮。子貢看到,一個人在寫曲,一個彈琴,兩人合唱:「桑戶啊,桑戶啊,你已經還歸本真了,而我們還給留着做人呀!」〞 

          於是,故事繼續,子貢看了不明又認為這二人不近人情,更不守禮儀。他回去告知孔子,並責問他們究是何人。孔子便向學生說明,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生活在塵世之外,一種在塵世之內……前者,瀟酒自如,不拘世俗禮節。 

          子貢問孔子屬於哪一種。孔子承認自己是「方內人」,備受禮儀所束縳。但是應該同樣學習「方外之道」。於是,他解釋說: 

          〝魚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養給。相造乎道者,無事而生定。故曰: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 

          譯為白話文:〝魚適應生活在水中,人適宜生活在道裡。我們挖一個池子便可以養魚,我們自己則需要本着人性生活方能安康。所以說:“魚游於江湖可以悠然快樂,人按照大道生活,就可以逍遙自在,樂在其中。〞 

          在故事的結尾,莊子借孔子的口,作出一個斷說:“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即是說:大自然中的普通人,實在是人間的好人;而人間的所謂好人,則是大自然中的一般百姓。 

生死存亡,適時順應 

          〝子祀、子與、子犁、子來四人相與語曰:「孰能以無為首,以生為脊,以死為屍,孰知死生存亡之一體者,吾與之友矣。」四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 

          譯為白話文:〝子祀、子與、子犁、子來四人一起談話,提出交友條件:「誰人能持「無」為最重要的做人原則,又把生活奮鬥當為脊樑支撐的責任,再沉着對待死亡,全面地確認生死存亡是一個整體,我們即跟他做朋友。〞 

          以後,子與病了,身體一步步地變形和殘廢。子祀去看他,見他平靜地接受一切,就問他是否有怨。子與說沒有,並說出他的見地。他說:〝且夫得者,時也,失者,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謂縣解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結之。且夫物不勝天久矣,吾又何惡焉!〞 

          譯為白話,子與說:〝再說人的得生,乃是適時,死亡,就是順應。能夠安心適時順應變化的人,哀樂都不能侵入他的心中。這就是古人所說的解除束縛。那些不能自我解脫的人,實是被外物縛住。而且,宇宙萬物長久以來都不能勝天,我又怎能怨恨大自然的流程呢。〞 

          故事繼續講,再過一些時候,子來病了,喘息著快要死了,他的妻兒們傷心圍著他大哭。另一位朋友子犁來到,請她們暫時行開,走近對子來說:真不知造物者要把你變成甚麼? 

          對此,子來詳細回答了,說明他自己對生死及人生意義的看法。他說,大自然妥善地安排他生,亦必然妥善地安排他死,無需他去要求大自然另作不同安排。最後,他把自己的宇宙觀和人生觀一齊說了:〝今一以天地為大鑪,以造化為大冶,惡乎往而不可哉。〞就安然熟睡了。稍過一陣,他又自在地醒覺。 

          我每讀這個故事,都感到莊子筆下的四個朋友真誠相對,不論遇著怎樣的苦難和危險,都能互相安慰和交換真知焯見,互相勉勵,幫朋友接受大自然的轉變,包括病痛和死亡,以及失去親人。莊子在故事結尾時暗示,友情的交通,有時能夠起死為生,即如快要死去的子來對子犁訴說了自己的觀感以後,安心地熟睡了,稍後又自在地醒覺。 

棄功無求

          第三個故事《孔子在陳》,歷來不見有人把它看為一個友誼偉大的故事。我認為把它與上面兩個故事排列在一起,更能見到莊子所說的「諍友」的魅力,竟用幾句說話,改變功業心重的孔子的生活!當然,這只是一個寓言。 

          實在,孔子經過「在陳」的失望經驗,沒有「逃於大澤」去隱居,他只減輕他的功業心和政治心,退而做一名有影响力的教師。作為教師和思想家,他頗有創意,却不足以被列代皇帝稱為萬世師表。他亦不是「有教無類」,因為他偏愛幾名學生,並謿笑一些學生。這些都可見於我的這一系列的第一本書,《安身立命----活用孔子心理學》。它比較不偏地闡明孔子智慧對人類的偉大影响。 

《莊子‧山木》說:〝孔子圍於陳蔡之間,七日不食。〞〝大公任往之曰:「子幾死乎?」曰:「然」。〞〝「子惡死乎?」曰:「然」。〞 

〝任曰:「予嘗言不死之道。東海有鳥焉,其名曰意怠。其為鳥也,翂翂翐翐,而似無能。引援而飛,迫脅而棲;進不敢為前,退不敢為後;食不敢先嘗,必取其緒。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於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子其意者飾知以驚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如揭日月而行,故不免也。昔吾聞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無功,功成者墮,名成者虧。」孰能去功與名而還與眾人?道流而不明居,德行而不名處;純純常常,乃比於狂;削跡捐勢,不為功名。是故無責於人,人亦無責焉。至人不聞,子何喜哉?」〞 

          〝孔子曰:「善哉」!辭其交游,去其弟子,逃於大澤;衣裘褐,食杼栗。入獸不亂群,入鳥不亂行。鳥獸不惡,而況人乎。〞 

           這故事的白話文: 

          〝孔子被困留在陳、蔡交界的荒地,七日沒有食物。〞 

          〝大公任慰問他:「你快要餓死了吧?」孔子答:「是」。〞 

          大公任問:「你怕死嗎?」孔子答「是的」。〞 

         〝大公任說:「我有不死的方法告訴你。東海有一只鳥,名叫意怠。牠飛得慢,好像沒有氣力。牠隨群而飛,隨眾鳥一齊棲息。牠前行時不敢飛在前面,停止時不敢落在後頭。牠不爭食,只敢吃剩餘的。所以牠不受同群的鳥排斥,也不受人們殺害。由是牠能幸免於禍患。直樹先被砍伐,甘泉的井先被用乾。你故意用巧妙的文章嚇一般人,又用修飾品行叫人覺得庸俗。你光芒爍耀好像身帶太陽和月亮行走,所以招禍上身也。我曾聽成功的大人說:「跨耀自己的人沒有功蹟,功成不退的人會墮敗,有名譽的人要受到損傷。」 誰人能夠把功名歸還給大眾呢?或者不把流行的功德歸給自己,好的功德不放在自己的名份之上?純樸的人被比作愚莽,把權勢交給別人,不求功名,就不需要求人,亦不受他人求自己。至人不求名聲,你為甚麼都喜愛它?」〞 

        〝孔子說:「好極了!」他辭別交遊,離開學生,逃到大澤裡去,穿着粗麻衣服,食杼栗。他走到野獸群裡,野獸不驚恐,他走到鳥群裡,鳥兒不飛走。鳥獸都不嫌他,何況人呢?〞 

結語

          莊子寫寓言借真人的事迹和虛構人物的言行來建造具體的故事引人入勝。每一個寓言都造成一個講道理的背境讓讀者投入其中感受所講的智慧。我喜歡他的許多虛構的故事。 

          莊子很着重宣揚老子的「道」,尤其是那種表呈廣濶胸襟和超脫煩瑣道德法規的精神。他對孔子頗有砧朎往往提出比儒家行止更合乎自然和人心的做人之道。這是他的長處。 

          當他把孔子寫得過份理想化的時候,一如上面最後一段的描寫,就好像他喜歡戲弄孔子了,不夠厚道。我寧願他停留在大公任的滿含智慧的勸諭,割掉那條沒有必要的文章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