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知化落後為進步

人心落後

          落後是人的狀況(human condition)低劣的名稱,尤其放在人們之間互相仇恨、殺戮無厭的社會發展而言。進入二十世紀,在不知不覺間,人類已經變為全面落後,尤其見於「進步」國家。 

          「落在後面」是一種空間和時間的觀念,即如「龜兔賽跑」寓言所說的。現代,它卻多數指經濟而言,純粹講有與無、多與少,而不講「有甚麽」、「怎樣有」及「有了做甚麽」等本質問題。本此,美國人可以用「印鈔票和債券」為「富有」及「先進」,不問虛假,以及騙詐同根人類的羞恥。 

         落後的另一維度是人性是否離開高貴而變為獸性。「高貴」不指有權、有物和外表華麗。它是內心的安樂和滿足,表現在憐憫、自愛、愛人、愛物,以及自强不息的基本人性之中。 

          今天看新聞(2014721日)中國一個小鎮有十一名小學生向一位八歲的同學勤索零用錢,並殺了他。消息震驚全國。電視報導,記者訪問了兩位家長,一名母親懷裡抱着一個嬰兒。她說:〝我忙着喂飽孩子,那裡還管得別的?〞另一是一名大漢,他表情漠然,然後向記者說:〝這種事,你不必怕,亦不要問。〞就走出了鏡頭。新聞提到,因為殺人者年紀小,不能定罪,只能交學校和家庭看管。 

          這樣的事件表明社會落後,不有疑問。尤其是社會沒有妥善機制處理成事。記者找到兩個殺了人的小孩訪問。一個笑着不說話,好像不曾發生可怕的事。另一個說他只踢了死者一腳,不太重的。記者問:〝你不覺得他可憐嗎?給你們圍着打死?〞受訪者好久沒說話,亦沒有哭。最後輕輕說了一句:〝是做錯了〞 

          記者提起賠錢給死者家庭,電視鏡頭拉過一邊,顯示出死者的父親悲傷地哭。他說:〝這不是錢的問題……我希望那些殺人的小孩子得到教訓,成長後做正常的有用人。〞這父親的話出於真心,由悲哀變為對他人及社會的寄望和祝福。 

          把這「主觀」的出於心的「話」比對當天新聞的另一段「話」,我們可以明白中國落後,會持續落後。那話出自一位國家級高官,負責「黨的綱紀」。他評論該案後說:〝我們一黨專政,今天的情況應該叫所有黨員反省和檢討,必須守緊黨綱……我們共產黨員已經被西方的思想和生活模式迷亂了,必須謹守馬克斯主義,排除西方的影響。〞此君連歷史和地理都擺錯了。他領導治國的思想,表現出真正的落後。 

          同樣代表真正落後的美國,是校園槍殺案時常發生的事實。而且,這種悲劇已經成為「正常」,不能寄望有改變的可能。 

          歷史記載,美國最早的一次校園槍殺,發生在1760年,是印第安人對白人的。以後,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都在蓬勃發展,沒有間斷。 

          越南戰爭以後,美國人更加有槍,多槍,愛槍,用槍。最重要的,美國人更加「心亂」、「心多」、「心虛」和「心燥」。二十世紀後期,美國出現的三次重大槍殺,都在電視廣播面前發生,包括甘乃廸總統和他的弟弟,以及黑人領導金路得牧師。他用「我有一個夢想」(I have a dream)的口號,要求美國實行黑人與白人平等、自由、平權。事後,這些公開的殺害事件,沒有查清真相和定論,留下歷史空白。 

          二十世紀伊始,一個六歲小女孩持槍殺死同學,成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殺手。那事發生於2000229日。 

          十二年後,二十歲青年阿當蘭薩(Adam Lanza)手持三支自動機槍,去到一間小學,殺死了20名學生,4名教師,2位校長和駐校心理學家。之前,他殺死了自己的母親。之後,他自殺了。被殺的小學生最小是六歲。他對每人槍殺三次至十一次不等。事件震撼了全美國,成為歷史上最兇殘的校園殺案,名為「Sandy Hook殺案」。 

          從那時至今,美國的著名校園殺案有74宗,不出名的另計。單是20141月之內,便發生過13宗。最近一宗發生於六月十二日。對此,奧巴瑪總統講了3次話:

(1)     〝這種事情正變為「正常」。然而,有可能變嗎?〞This is becoming the norm, but will anything change?

(2)     〝我們這國家應該感到羞恥。〞This nation should be ashamed)。 

(3)     〝我們是地球上唯一的發達國家有這種事情發生的,每星期一次。而它只成為一天即被忘記的新聞。世上沒有地方像這樣的。〞We are the only developed country on Earth where this happens. And it happens now once a week. And it’s a one-day story. There is no place else like this. 

          原文意義十分深遠,所以引述了。第一段表達美國人已經接受校園槍殺是正常的事,不有可見的變更。 

          第二段說「應該」感到羞恥,而不是感到了羞恥。應該往往是不實在的。 

          第三段意義更值得深思。在「發達國家」中,唯獨美國每星期一次發生校園槍殺,視以為常。而且,這種新聞只有當天價值,過了便不受注意。 

          「落後」標緻一個社會失去人性而無法尋回來。它的永恆在於「不可能見有變」。 

          「落後」是時間性,不但在時流中沒有進步,而且不能保留過去的人的進步及高貴狀況。這種落後比「不進則退」更為墮落。美國如是,它的落後程度最悲最烈。 

落後的面貎

          如果世界的快與慢、大與小、有與無、多與寡、富與貧、浪費與節儉、見與不見、强與弱、關懷與仇視、憐憫與兇殘、霸佔與無助等等,都是用物和數字做衡量和確定,人間是容易被定為「進步」和「落後」的。西方國家一直在這樣「想」和「做」。在過去數百年間,他們一直取得勝利,「進步者」的勝利,用武力、槍械、原子彈、知識、科技、經濟取得的勝利。 

          這種勝利和進步,把西方以外(近期日本被歸為西方)的人類大多數社會判為失敗和落後。同時又把世界「一分為二」,即發達(進步)國家和落後國家。 

          不止這樣。西方又用宗教、教育、傳媒、以至今天的互聯網,把他人羅致入局,成為一體,叫他們放棄自己的文化、信仰、以及與大自然共相生息的傳統習慣,一意追求西式進步。 

          今天,我們稍用兩項數字和資訊,說明目前進步與落後、一分為二的世界的狀況和危機。這些狀況產生個人的心理壓力和全球的環境壓力(enviromental stress),挑戰宇宙人間的安全和安寧。 

          第一是貧窮差距的擴大。全面說,人類在過去一百年間改善了生活的物質供應,達到一定豐盛的程度。但是,在全面充足的數字後面,隱藏着一些可怕的事實。聯合國近期數據顯示,發展國家的225名巨富的總資產總值,相等全人類貧窮者總數47%的總收入。事實上,所有「發展中國家」總人口的30%(約13億),生活在「絕對貧窮」(absolute poverty)之中;他們每天的生活費少過一美元(《聯合國1998年人類發展報告》)。古時有「富可敵國」一詞,誇言個人財富的巨大。今天,世上最富的三名「超富」,包括微軟的Bill Gates, 沃爾瑪的Wal-Mart家族,和投資超人Wanen Buffett的資產總值,大過全球最窮的48個國家的總年產值。 

          這三個人的財富都借重新科技,特別是電腦的運作而生成,分別為創新,物流,和全球一體的通訊和投資買賣。電子郵訊(e-mail)於1980年中期開始時,全球只有數千戶互聯網電腦,等到1999年,戶數增至5000萬。今天,單是一個國家的戶數亦不只此數。 

          第二是資源的消費。1974年,國際智庫「羅馬俱樂部」發出第二份報告,名為《人類處在轉接點》The Club of Rome, Mankind at the Turning Point)。它指出:按1972年的石油消耗水平,已探明的世界石油儲量,僅夠用37年便告枯竭。 

          當然,新的探察續有出現。但是,當年的中國還沒有私人汽車。如今,估計地球的所有石油,將於50年後全部用完。所以,石油的爭奪已經成為新的國際矛盾。 

          生態破壞所生的危機,不必多說。已知的是整個西非洲的森林不見了,南美的亞馬遜熱帶森林,亦所剩不多。酸雨毒死了歐洲和北美五大湖的魚類,而中國的土地變質,及地下水的絕源,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 

          美國今天繼續超大量製造生活垃圾和核垃圾,不顧每一個美國人的垃圾,超出人類每人的平均垃圾的二十倍。美國的「消費文化」(consumer culture)正以新的方向和幅度擴大。 

          「軍事消費」亦是美國的傑作。冷戰結束至今,美國在全球各區域開發戰場,沒有停止。美國儲存的核彈,足以把人類殺滅五萬次。而她支助的二百所大學的精英學者,正在積極研製更「有效」的武力裝置。英國名歷史學家保羅‧甘乃廸(Paul Kennedy)指出,受到不斷戰爭的刺激,人類目前花在創新的製造武器的經費,多過每分鐘100萬美元,叫人知之驚慌感嘆,(《霸權國家的興起和衰落》The Rise and Fall of Great Powers, 1987)。 

          對此種種「進步」實是落後的事實,加拿大哲人讓‧托,引用多學科的數據,寫下《人的黃昏》J.Theau, Le Crépuseule de L’homme)。該書開篇指出:〝從多方面的事實看,幾無疑問,一直被譽為超越的人,已經進入一種黃昏狀態。〞 

未來的希望

          電腦的應用,以及它引生的智能手機,已經普及而更趨主導多數人的生活,甚至生命。 

          在社會和經濟層面,它增加了並支配人類的「複雜性」和「連接性」(Complexity, Connectedness),合起來改變了人的狀況和經驗。 

          約五十年前,我們的祖父母的年代,每人一生所接觸的他人不到一百人。今天則以千萬計算,包括互聯網上無時不連接的許多不認識的人。我們已經少有「面對面」的經驗,而是facebookwhatsapp的連綿「對話」。加上用微秒速度交易的「金融運作」,以及超音速的飛行,我們已在不知不覺間進入一種「非直綫」存在(nonlinearity)。在其中,隨時都可以遇上影響邇遠的事情,如「金融風暴」,今年「馬航」的一起失踪和一起爆炸,近幾天的加沙激戰,以及香港的「佔中」事件等等。 

          於是,每一個醒覺的人都生活在驚奇、恐慌、心煩、厭倦、憤怒和無奈之中,合起來造生心理壓力,連幼稚園生亦不能免。醫學研究說明,心理壓力已經成為多種疾病的「病源」,使人頹廢而失去生存鬥志,感到空虛和沒有意義。 

          在今天世界,時間像一個機械活塞,讓過去、現在和未來通流無阻。與此同時,時間被切為「碎片」(fragments),生成不帶傳統性質的「暫時現實」(temporal reality)。這種現實變動大和快,沒有根源,只顧高速流動。 

          空間亦被壓縮,使世界各種不同的文化擠在一起,使人們在沒有了解的情況下互相磨擦和生存。這樣,缺乏適應的族群為了生存,只能受先進文化把弄,削清其原有文化記印多采多姿的光輝,成為「現代生活方式」的無根存在。 

          這樣的時空存在,讓任何人,不論性別、教育、種族、智商……,可以身處小室,用智能手機看見巴西的嘉年華舞,或者以色列的火箭射落加沙地區的平房,或者台灣高雄的氣體爆炸慘劇。然而,這種訊息上的「方便」,卻使多數人在「不明」中「經驗」暫時現實,不知如何應對。 

          多倫多大學的荷瑪—狄遜(Thomas Homer-Dixon)研究人與物、人與事的關係和效應。他在《機敏才能空缺》(The Ingenuity Gap)及多本書中指出,人類今天的存在是「非直綫性」(nonlinearity)的,平日生活的變數無可預計。在此情形中,傳統的智力(intelligence)不足應付現實,需要一種結合智慧和行動的「機敏才能」(ingenuity)。 

          「進化心理學」(evolutionery psychology)研究人類心智在億萬年間的應用變化,確認現代人擁有四種智力,合起來構成機敏才能。這些智能分別是語言智能、技術智能、社會智能、和自然歷史智能(linguistic, technical, social and natural historical intelligance)。由這些智能組成的機敏才能,容許人們從千姿百態的事象中識見共態(commonality),構成新的概念,推動幻想,進行創造活動。語言和符號容許人們運用分類和隱喻,表達抽象的意思和境界。 

          這些才能在長遠的進化過程中締造文化,包括技能、習俗、價值、藝術、信仰、以及人與大自然的和諧共相生息。如今,「暫時現實」的出現把文化打碎了,使個體生活在疏離一切的狀況中,失去發展機敏才能的機會。這種生活狀況加上種種心理壓力,造成大腦的退化,一方面叫小孩不能正常發展,另一方面叫成人加速衰老(aging)。 

          不是所有人都陷入這條大腦退步的歪路。可惜的是,城古加上物質生存,致使大多數人走上這條歪路,無可奈何。事實說明,機敏才能已經成為區分人類進步和落後的動力。 

真知超越機敏

          中華文化不提許多心理專有名詞,卻對心(mind)的潛能和應用,提供了詳盡的描述和解釋。這些描述一方面說明「知」的真諦,另一方面說明「知者」的人格特點。由《易》到孔子、老子、墨子和莊子,都提出了不同又齊合的解說。莊子提述的「真知」和「真人」,不停留在文字的述說上,而落實在中國百姓的生活行動中。 

          中國人古時有上百個不同的部落,在遼濶的北方互相鬥爭和生活。他們在嚴厲的自然環境中共相生息,磨煉出足以生存和提升精神的智慧,不依賴任何「神」的力量。這說明他們的「生存智慧」力量很强,今天被稱為「適應能力」。 

          在數萬年的進化過程中,中華文化因其獨有的文字特色(象、聲、意合一),開展出一個耐久的實體,使一些民族群體(如匈奴、滿族)自由而完全融入以「和」為特點的文明氣圍中,成為今天的中華民族。它包含着古人南遷以後融和了更多的「少數民族」,開發成種族文化一體的中國。 

          在距今1700年前的晉朝,古代中國人開始與外國人互相交通,吸收外國文化。到了距今1100年的唐朝,這種與異國民族的互動十分活躍,開花結果,使中華文化更為豐厚致遠。以後,中國人走向世界,尤其是自十七世紀至今,不少中國人已經在全球各地落實生根,取得多方的成就。所以,世人廣泛相信,「中國人」具有超越的「真知」和「適應能力」,寫在遺傳基因裡面。 

          《莊子‧大宗師》說:〝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者,至矣。知天之所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養其知之所不知,終其天年而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 

          白話文說:〝了解自然,又了解人,就是知的至高境界了。若然用己之所知來增進無法得到的知(如天之所為),而不至於中途死亡,就是對知識盡力了。〞 

          這是莊子對自然與人各有特點及能量的說明。他繼續指出,知天和知人之間頗有問題(有患)。原文說: 

          〝夫知有所待而後當,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庸詎知吾所謂天之非人乎?所謂人之非天乎?且有真人而沒有真知。何謂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若然者,過而弗悔,當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慄,入水不濡,入火不熱,是知之能登假於道者也若此。〞 

          白話文說:〝知識必定要有所待的事物,其價值才能有所衡定。然而,有待的東西是變化無定的。誰有可以確實判斷,我認為屬於自然的不也屬於人的?所謂屬於人的不亦是自然的?實在,有真人方能有真知。甚麽是真人?古時的真人,不輕視小事,不重視成功,不担心是非。這樣,他不為錯過機會而後悔,不為做對了而自豪。這樣,他登到高處而不驚,入水而不怕濕,入火不怕熱。可以說,只有知「道」並與之合契的真人才能這樣。〞 

          在這段話中,莊子說明,人們知「有所待」即會遇着「特未定」。後者是語言之知,是「成心」而沒有越出是是非非的知,就不算是真知了。 

          莊子設定「有真人才有真知」的命題,明確地說明,求知者需要有一定的人格素質。對於這些素質,莊子說了很多,這裡列出一則。他在《列御寇》說:〝古之真人,不知說生,不知惡死。其出不訢,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來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終。受而喜之,忘而復之。是之謂不以心損道,不以人助天。……真人……其心志,其容寂,其顙頯,淒然似秋,燰然似春,喜怒通四時,與物有宜而莫知其極。〞 

          白話文說:〝古時的真人,不在乎喜生,不在乎厭惡死,他生不欣喜,死不抗拒,無拘無束地走了,自由自在地生着。他不忘記自己的來源,不尋求自己的歸宿,獲得生命就欣然接受,死了就回歸大自然,這叫做不用心機去損害「道」,也不謀改造大自然。這樣的真人……心神專一,容貎安祥,額頭寛大。他嚴肅時一如秋天,溫和時一如春暖一樣。他的高興或憤怒像四季更替那樣有理由。他適當地對待事物而好像沒有一定的標準。〞 

          讀莊子需要細心品味。例如,這最後一句,說明真人對待事物和適應環境,憑的是自己的「直覺」(intuition),所以說「好像沒有一定的標準」。 

          至於真知和真人孰先孰後?或者是否絕對相關?都不是可以嚴格介說的問題。 

          我們可以得出「真人」可比現代存在主義者說的Authentic man。即是樸素純真,無拒尊卑,公平端正,及超越生死而敢作敢為 

          不論怎樣,莊子把真知(歷來被中國學者視為真理)與真人聯結起來,說明一個重要的真理,即知識容易引起誤用或歪用,像科學家相信人可勝天。但是,知識配上真人,就一定服務宇宙人間的共同福祉。這就是中華智慧可以消解今天人類困境的道理。 

          莊子的真人真知,扼要地說明中華文化所內涵的中國人所承傳的「慧心」。即人與自然生生不息,人類與一切生命浩然同流,在和諧中共享和平與福樂的信心。 

          慧心是一種人生境界及無私的動力,足以使一切生命戒愓謹慎,愛己及人,嫌棄分割和殺戮,免除破壞,克服困難,馳求一體和平歡樂的圓滿,確保人類生存長久昌盛。 

人類今天之道 

          不難說明,中華文化的多方面的智慧,足以引導人類健康向前,進入一種和諧圓滿的未來。實在、新千禧年將臨的前夕,由聯合國組織的「諾貝爾桂冠者研討會」,為人類前途把脈,結論說明:〝人類今後的持續生存,有賴大家實行東方智慧的指導。〞中國人相信天人合一,萬物平等共相生息,尤其表現在老莊的「人我兩忘,物我均調」的妙性思維中。 

          《老子‧三三章》說:〝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持之而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白話文說:〝大道如泛濫洪水而無處不在,可左可右。萬物依靠它生長不被離棄,有功而不樹名聲。它保養萬物而不主宰它們,經常沒有欲望,可以說是渺小;萬物歸附它而不主宰一物,真是偉大。因為它不自以為偉大,所以才是真正的偉大。〞 

          《老子‧三四章》續說:〝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白話文說:〝掌握了大道,天下可以前進了。前進不惹傷害,反如安寧和泰。音樂好像食物,使路過的客人止步。道說出口,卻淡得沒有味道,看它不見,聽它聽不到,用它卻用不完。〞 

結語

            今天,中國落後不因為沒有儒、道、禪的「妙性文化」,而因為中國人身藏如是珍貴的文化寶藏而自卑,反而向西方文化中的科學方法及意識形態認賊作父,拜錯了神。 

            美國落後是因為她歷史短暫又沒有自己的文化,生存在今天的「暫時存在」中貪心無厭,醉心於一時勝利,不措害人害己,心靈墮落。最可怕的,美國人四出動武,不認自己落後。 

           人類落後,因為生態受損到了人類與萬物全體滅絕的「臨界」地步。 

            對於這些落後,莊子所總結的中華智慧,足以消解危機,而且用之不完。 

            現代,由1922年諾貝爾桂冠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Niels Bohr)開始,三代的著名科學家,一致主張科學方法必須改變直綫思維,採取中國陰陽之說,宏觀處理宇宙中的變易。玻爾用「太極圖」做他的家族標誌。愛因斯坦(A. Einstein)的相對論,分開能與物而反映兩者的相互關係,同陰陽概念異曲同工。卡普拉(Fritjof Capra)寫《物理之道》The Tao of Physics),成為二十三種語文譯本的暢銷書。霍金(Stephen Hawking)的暢銷書《時間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向普通人解釋時間和人生,創生了幾個用「箭頭」比喻時流的新名詞,出於中國人的「光陰似箭」觀念。 

            莎士比亞(W. Shakespeare)的詩引用了莊子的幻想、譬喻和寓言,對西方思想和藝術審美影響至深。他在《麥克白》說:* * 

人生乃個人行動的影子

好比一個可憐的演員

在戲台上高談濶步

下台後再聽不見

人生又好比一個故事

由一個儍子激昂陳辭

其內容及意義百無一是 

            這樣,宇宙人間的轉化,真耶?假耶?似乎不必考究。出於純情的詩,可以馳情入幻,求取心迹雙清的解脫,把讀者帶進高度的精神自由,讓大家盪漾在玄思深意、狂想激情、幻夢奇景、迷離錯亂、悲苦困惑、優雅情趣,及熠熠生機的意境中,感到自由高貴。 

            莊子是思想家、藝術家、寓言家、兼詩人、真人。若然大家齊讀、細讀他的傑作,可以拋棄落後,登上進步的大道。

 

* * Spoken by Macbeth, Macbeth Act 5 Scene 5
Life’s but a walking shadow, a poor player
That struts and frets his hour upon the stage
And then is heard no more: it is a tale
Told by an idiot, full of sound and fury,
Signifying not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