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教育為誰

引言

  〝教育當然是為了小孩!〞你會衝口而答。
 
 然後,你看見我木然的表情,感到自己的回答不十分肯定了。
 
 你開始想:〝教育也許更為了父母,或者社會和國家?〞
 
 先說為了父母吧。舊時,在農業社會,父母教育子女,一方面教他們學習生產技術,好於長大後自食其力。然後出現「養兒防老」的思想。
 
 這種思想是合理的,不能說父母自私,因為人類家庭世代相傳,有連貫性,一個人孝順父母,讓子女看見感到,可以仿傚相同的孝心。
 
 但是,還有「望子成龍,光宗耀祖」的思想,就不同了。父母望子成龍,不論龍是甚麽,大概有一半是要給父母和「家門」榮耀的,另一半是寄望子女「成人」而「獨當一面」,進而貢獻社會和人類。
 
 讀者也許記得第一講的獅子父母教小獅,和大狼教小狼。前者完全為了教小獅生存,間接維持物種的生存。後者是為了狼群的數代共同生存,給成長中的小狼加上承先接後的責任。
 
 而人類,早就因為文明進步而生成多樣的「倫理」思想和實踐式樣,影響教育。中心點在人類的「家」的意義,組織,及維持方法。
 
 人類家庭由婚姻組成,古時有「齊家」的概念,包括結婚和生育子女,後來有「齊家治國」的觀念,視家庭為國家的組件。於是,家便變成一種「社會組織」(Social institution)了,附帶一種「家外」的責任。這樣的家的倫理開始染上哲人、賢者、帝王的意念,再不由家的成員自己決定。與此同時,父母對子女的教育,亦受到「文化」或「社會」的影響,甚或「限制」。
 
 我們再看孔子的《大學》:〝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
 
 簡單說,一個國家的所有家庭都完美,國家便太平昌盛了。不論是領導人或者百姓,最重要的是修身(通過教養)。假如,重要的教養凌亂了,像枝葉一樣的國家亦必然零落不堪。
 
 我們今天細味這段說話,再回顧人類的「家」和「教」在近百年間的發展,可以得出十分切合的啟示。
 
家庭

 文明人至今沒有一個十全的對家的定義,不論文字。多數只說明家的組成有親戚(kinship),同居(shared residence),愛,教育,成員地位,和繼承。
 
 摩根(Lewis Morgen)於1877年出版《古代社會》(Ancient Society),指出人類進步有三個階段,由獸性(savagery)到野蠻(barbarism)到文明(civilization)。各個發展時期的家都有不同涵義和成員分工和結構。
 
 摩根的書給了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很大啟示,幫他寫成《家的本源,私有財產和國家》(The Origin of the Family, Private Property and the State)。此書於1884年面世,影響近百年人類歷史頗大,因為作者着重家的經濟因素,申述經濟怎樣形成階級。最重要的,他指出階級的分裂性。
 
 承接這一理論,馬克斯的《資本論》更進一步,建議人類社會的階級分別必然引生各種各樣的鬥爭,直至達到共產主義的理想狀況。
 
 於是,在中國及一些國家,出現近期歷史的社會運動和文化運動。這些運動的原始動因是經濟,後來變為意識形態,一種純理論的東西,遠離生活。這些運動沒有改善「家」的實踐和福祉,反而扭曲或破壞了它的本質和意義,連帶教育的本質和意義。
 
 我們把歷史鏡頭拉向中國古代,聽孟子怎樣講「家」和「身」,可以反過來明白今天的景況。《孟子》開卷寫梁惠王問孟子:〝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利吾國乎。〞
 
 「利」主要是經濟利益。孟子直指大王問錯了,因為更重要的是仁義,而非利益。他繼續指明:〝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突出「家」人「身」的重要性。
 
 稍後,孟子說到教育目的和理想國的人倫關係。他說:〝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
 
 最後,在《孟子》結束之前,作者提到語文學習的重要和標準,是今天教育的中心課題。他說:〝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守約而施博者。善道也。〞即是說,用淺易親近的語文表達深遠意義的,是最好的說話。能夠約束一己的行為而做大事的人,是達道了。現代心理學證明,語文的學習場所始於家庭,人的教養場所亦在家庭。父母對子女的教育責任,不可代替。
 
 在西方,近代因為人心唯物唯己,人們在不到一百年間,把家庭由縮小(三代之家變為兩代之家)而解體而變異,包括一些地區法定同性婚姻收養孩子,以及單親撫養多親孩子等,不一而足。這是十分重大的變異,人們普遍接受了,卻不知如何應付。
 
 首先,普及教育加上勞工流動(labour mobility)驅使人口大量移向城市,挑戰三代之家的維持。然後,物質與金錢的無限追求造生人與物的關係變異,表現在消費主義流行,以及即用即棄的經濟運作和生活模式。
 
 家庭變異影響人的狀況(human condition),夫妻之間的變化以外,最無奈和受害的是兒童,他們的教育,以及成長所需的「角色模範」(role model)。
 
 戰爭亦促成家庭變異。戰爭不但殺人,更叫生還者迷惑和行為變異,做出陷害自己和後代的壞事,最明顯發生在是美國。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世人感到震驚,怎麽文明人比野獸更為兇殘,不是為了生存而殺人,而是為了意識形態和好勝欲求,大量殺人和破壞建設。
 
 正當多數國家在廢墟上忙碌重建家園的時候,美國人本着唯一沒有受到本土破壞的優勢,霸佔全世界的工商業市場,興建一個獨特的「富裕社會」。與此同時,親見戰爭殘酷的一代復員青年,掀起一個「美國之夢」(American Dream)。
 
 此夢內涵一個彰顯二人世界的「核心家庭」(Neuclear family),大學持續教育,個人地位向上流動(upward mobility),收入節節上升,物資豐富,和勞力遞減的美好生活。當然,核心家庭亦矢意生育和增加居住空間,流動私人汽車,以及愈來愈多而自動的電用器材,共同營造一個私有的、閒靜的、幸福的家庭。
 
 不料,這種夢的家園出現了約二十年,即受到嚴重的挑戰。私慾的高漲分化了夫妻關係,同樣促成少年提早要求獨立,離開家庭。與此同時,普及教育促成女性要求獨立及建立個人工作事業,迅速衍生成「女權運動」和「性行為革命」,放棄家庭生活。還有戰爭造成的各種精神病。美國於1951年參予韓戰以後,不久又捲入越戰,然後自任為「環球警察」的武力角色。每一次戰爭都給美國社會帶來人的身心傷害,致使一代又一代的美國人失去人性的正常生活。到了二十世紀後期,美國之夢變為幻覺,正好迎上由電腦互聯網造成的「虛擬真實」(virtual reality),叫人在虛擬的通訊和玩局(games)中消磨生命。
 
 甚麽是家庭呢?托爾斯泰於1877年寫成《安娜‧卡列尼娜》。它的第一句話是一句哲學斷言:〝幸福的家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
 
 《安娜》面世至今140年,根據2007年《時代週報》的調查統計,該書仍然出現在暢銷書的名單裡。
 
 我記得在讀小六時初次讀《安娜》的中譯本,我的同代人都時常提起那句話,儘管不明它的深意。多年以後,自己有了家更感到幸福不易尋得,我再反復細讀該書上千頁的敍說,看清了在托爾斯泰的筆下,安娜怎樣在家庭、社會、和國家中尋求自己的定位及生命意義,波折重重,直接和間接地牽連及傷害了週邊的人。我開始了解,人類有了文明和教育,傾向嘗試情、慾、理想的各種「不同」經驗,丟失那「相似」的恒久不變的「愛」的付出與回報。
 
 我在讀研究院的時候,幾番重讀《安娜》偶然發現,托氏在鞭撻過安娜的身心掙扎以後,給我們寫下另一句斷言:〝一個人如果忘卻自己去愛別人,就能安靜,幸福,和高貴。〞
 
 我即時聯想起法國文豪雨果(Victor Hugo)描寫母愛的詩句:
 
〝她的品格如此玉潔冰清,
生活裡不斷操勞而無微不至。
母親的日日夜夜,
她的夜夜日日,
全是說不盡的詩情。〞
 
 今天,該詩所寫的母親還有多少呢?應該仍有不少,卻打了不小折扣,讀者可以自己尋找。我想,假如托爾斯泰再生活在我們中間,他會寫下同樣的斷言,卻不一定苛責做現代母親的職業女性。畢竟,人的關係和狀況都變了不知幾許!
 
 不過,今天的母親和父親既然把教育子女的責任交付給學校,最少要做的是了解學校是甚麽,它又怎樣對不同背境的個別學生進行教育。更為重要,今天的父母必須知己知彼,警覺到時代旳進步怎樣衝擊個人、家庭、學校、以及成長中的小孩。也許更為重要,開放自己的視野,展望今天兒童所面對的變的挑戰。今天的家庭成員必須努力溝通、互動、諒解,以及相親相愛。
 
國際家庭日

 十六年前,當人類以憂心夾雜着寄望的心情等待新千禧時代的來臨,多數國際組織都多作準備,一方面整理過去,同時又預卜未來。在二十世紀的九十年代,專家學者都互相勉勵,要持着樂觀態度把脈人類的未來,並作出積極的部署,建築美好的將來。
 
 家庭和教育都是中心問題,因為它們備受任何變的衝擊,同時又貼身地影響每一個人的生命。
 
 1993年,聯合國總會通過一項宣示,決定由翌年開始,定每年的五月十五日為國際家庭日(International Day of Families),彰顯國際社會重視家庭這個凡人皆身屬的組織。
 
 國際家庭日的慶祝提醒我們,家是一個需要人類全體共同關愛的組織,家是「愛與和平的學校」(School of love and peace)。與此同時,聯合國又於每年舉辦學術討論,檢討人類家庭的狀況,建議如何改善它的生存空間。
 
 由1995年至今,人類匆匆地走過了二十年,好像愈走愈經歷更廣大的危機。本文淺說教育為誰,不能點出相關問題的千分之一。但是,我們細讀聯合國國際家庭日每年所發的文告,可以知悉我們的家庭正在面臨哪些困難,我們的教育應該緊守哪些寶貴的理念和操作,同時又興起怎樣的調節。更重要的,我們對自己的孩子應該如何進行了解與期盼。
 
 請看一些討論主題:
1996:《家庭:貧窮與無家的第一犧牲者》
1998:《家庭:人權的教育者和提供者》
2002:《家庭:老化的機會和挑戰》
2009:《母親與家庭:變動世界的挑戰》
2013:《改進社交整合及世代連鎖》
2015:《人類在變?當前家庭中的性別平等及兒童權益》
 
 可以看見,現代的許多家庭無能自持和教育子女。同時父母委托的學校,更是只能擔當有限的責任。實在,雖然大家都說努力教育兒童和青少年人,卻沒有真正針對兒童的福祉而做好教育工作。
 
兒童權利

 人類於二十世紀見證了自己舉戰的兇殘,以及與之同時出現的貧窮和虧欠,而成人世界欠得最多的對象是兒童。
 
 這一警覺引生了許多補償行動,包括在國際機構裡製定保護兒童權益的法例和方案。
 
 1946年,聯合國建立兒童基金會(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Emergency Fund, UNICEF),旨在向二次世界大戰受害國家的兒童提供食物和醫療服務。及後,它對兒童福利做出長期的推進工作,彰顯人道精神。
 
 兒童有哪些權益呢?相信許多父母和受完大學教育的先進國家公民都知道不多。保護兒童權益的國際法例頗多,試舉其一可見其詳。
 
 1959年,聯合國宣示《兒童權利聯合國宣言》(UN Declaration of the Rights of the Child),關涉法律,政治,宗教,和道德。
 
 1989年,聯合國宣定《兒童權益法例》(The Convention of the Rights of Children, CRC)。它介定兒童是未滿十八週歲的人。兒童權益包括:(a)與雙親共同親和,(b)人本身份,(c)公民權,(d)不受任何歧視,(e)不受虐待,(f)身體保護,(g)充足食物,(h)健康保護,(i)自主,(j)免費教育。
 
 明顯的,各國的成人社會怎樣保證兒童權益,不是簡單的問題。如果我們把這些權益放在最發達先進的美國,可以看到,它們並未得到普遍落實,其他貧窮落後的國家,只能把這些權益視為理想了。
 
 如是,我們回到本文的主題,教育為誰,可以領悟,教育不單為了兒童,而且亦需為了父母和社會。只要等到大家認識教育事工的牽連性,方能辦好教育。
 
結語

 今天,我們談論教育,凾需要做的很多。行文至此是2015年12月18日,我在香港看新聞,熱門而叫人爭論的兩則是:(a)香港教育局領導宣佈〝不准學校對小學生考試作出操練性活動〞,引起一些教師團體的爭議。(b)台灣教育部宣佈,〝學校無需於聖誕節假期指定小學生做假期作業,好讓他們自由活動。〞
 
 兩個「海外」華人社區的教育管理部門都不約而同,針對小學生的「作業」發出指示。表面上看,兩個不同的指示都要給小學生多些自由和「個別學習方法」。終極的問題則在「統一考試」。
 
 本來,學習和考試是互相關連的。但是,現代學校成為「制度」以後,考試則成為「升級」的必要環節了,並不與學習直接相關。就是說,考試不再是為了優化學習,使學生知道自己的進步,感到滿足,並增加學習興趣和信心了。
 
 如是,我們需要問的,不是傳媒所反映的一些邊緣問題,例如考試給兒童添加心理壓力等。而是,今天的教育已經是為了「考試」而非兒童的「成長」?這問題牽連很多,不有一個簡單的回答。但是,父母關心子女教育,不能因為問題複雜就選擇不問的,應該細心分析,明白當前教育的現況,以求明智地引導子女學習,並優化學習方法。
 
二十世紀中期,心理學迅速進步,尤期在了解學習(learning)的方法和功效上。當時哈佛大學的布隆納(J. Bruner)發出斷言說:〝我們有方法教小學生認識任何知識,即學即識。〞為此,我在拙作《教與育的心理學》(1985)和《認知心理與通識教育 — 二十一世紀透視與實踐》(2009)皆有詳細舉例說明。
 
 用兩本書闡說有效的學習方法,表現出兩個事實:(a)教與學的過程都相當複雜,需要父母和教師積極了解和認識,(b)當我們說,教育是為了兒童,就必須真心面對教育問題,並且用心用智教育他們,父母如是,教師如是,社會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