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教育目的
引言
對於一些父母來說,送子女入學有一個相當明確的目的,就是畢業以後找到一個發財的職業,人生安樂長壽。
你也許會反駁說:不是這麽簡單和希望。父母均望子成龍。
學者(社會學,教育學)有人把第一段提的目的說為「教育為經濟人服務」。這是不對的,請看香港的李嘉誠,美國的Bill Gates, 中國的馬雲,各人都是巨富,卻不曾在學校耽擱太長時間。
望子成龍是籠統的心願。龍是神話的吉祥和威力無限的動物,騰雲駕霧,所向披靡,正是「要乜得乜」也。現時香港及國內父母的「龍」卻是具體的,唯求送子女入國際學校,畢業後入哈佛或牛津,其餘日後再說。這是一種媚洋心態嗎?留待領導人和國學大師另議。
教育目的是甚麽,古代哲人及宗教人士有明確指示。近代心理學家、經濟、政治、科學、社會學、意識形態、國家主義等,都各有各說。至於教育學家,就似乎「人微言輕」了。不應該,卻是事實。
本淺說參考各家各說,從教育學和心理學出發,參照人文思想,闡釋教育目的,給讀者拓開眼界,給父母減輕執見,給學生認清自己的道路。
學無止境
古言云:「萬里之行,始於足下」,意思是,一個人有志行萬里路,最重要的是踏穩腳步。
今天的小孩遙望人生長路,從三、四歲開始讀書,十年、十二年、十六年、二十年不等結業,然後展開人生,個人、父母、社會投入的時間和資源之多,是空前的,更說「終身學習」,就更多了。
為了甚麽結果呢(towards what end),大家都應該在舉步之時,認真而清楚考問。含糊了便是浪費,更是莫大過失。
最應該明白教育目的者是學生。是他們投入最寶貴的十數年生命。亦是他們為了前途和生命意義而讀書。然而,學校由小學到大學,都不注意這方面的教育。所以,學生普遍不問教育目的,只求考試升學。家長亦然,雖然他們應該知得更多。
畧為概說,古希臘教育目的在「發展理念」。古羅馬教育在「完善管治」。古天主教教育在「讚美上帝而得永生」。古中國教育可見於《大學》,在格物致知,明人倫,而止於至善。這些都過去了,給現代教育遺下參考意念。
我們跳過千年歷史,由十九世紀說起。工業革命引生人口城市化,人們追求民主自由,不過,國家主義抬頭以後,教育開始拓張,服務國家利益。於是,人變為國家楝樑,人才屬於國家財庫,個人自由(freedom)變為公民自由(liberty)。
二十到二十一世紀,人類經過兩次大戰和盈百場地區戰爭,人性向善向崇高的信念被現實世界的人的兇殘及貪心行為擊破了,換來迷惑、怨恨和抗爭(包括競爭)。與此同時,科技的無止境應用,經濟無限增長的追求,致使人成為被動的工具。最近二十年的高速電子通訊,教小孩子也超越時空和人倫秩序,進入「虛擬真實」(virtual reality)世界,即是不真的及不有真人的世界。今天人們進入face book,相信與他人對話,可能不有真人,即使有,亦不相識,亦不要相親。至於「遊戲(games),玩者可以殺人而不動情,相愛亦無感覺,一切消磨時間,叫人麻木。
我們今天發問「人生為何」,需要思前想後,確認今天的人是古代文明人發展的結果,不能漠視歷史上的文明過程。同時,我們展望未來,亦不宜只顧物質與金錢的加大加多,而不考慮人生意義出自人的情心(heart)和智心(mind),以及人的個性和群性。物是人生的工具和邊緣存在,人是人的中心和貼身存在。
於是,教育以人為本,不是老生常談的空話,而是文明人和意義人的必須運作,甚終極目的,在於助人自主自由,及提升價值和幸福。
這樣說,學無止境的「學」,重要的是學做人、做好人、有用人、本性人、和幸福人。
一起走過來
二十一世紀的人類,仍然緊守國家主義和科技主義。不過,這兩種崇拜已經給地球環境和生態造成接近不可逆轉的破壞,威脅人的生存。所以有「世界一體」,「地球村」,「地球太空船」,的概念認識,以及「可持續發展」的生存和生產模式。
這些認識仍然相當淺薄,可見於國際環保會議的政治商討,不顧保救行動的有效推行。我們的生活模式是最近大半個世紀數代人所採用的,由消費主義(consumerism)經濟的浪費行為所做成。回顧這段時間的教育,學校沒有教學生愛護物件和生命,節約能源,動手(而非依賴自動機器)生產和照顧生活需要,敬重大自然。
中國三千年前的《易書》提出「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厚德載物」,總括了天地人的和諧關係及人的高尚素質。若然我們的教育(家庭和學校)曾經教導這簡單的概念,我們(指全人類)會走過一條不同的路。
在近代和現代西方,學者提倡過不少卓見,對二百年間社會變折提出策畧。諸簡提三項,幫我們檢討得失,展望未來。
(第一項) 1762年,法國教育思想家盧梭(J.J. Rousseau)發表《愛彌兒》(Emile)小說,又名《論教育》(Treatise on Education)。故事挑戰當時的個體與社會關係,指出個人性善,集體組成的社會腐敗。他呼籲大家認識兒童本位價值,解放兒童免受社會踐踏,力陳生活返璞歸真及親和大自然。
他的言論即時引起宗教人士的非議,群起攻擊,引至巴黎議會和日內瓦同時公開焚燒該書,並發出拘捕令,迫他逃出法國。
盧梭又是作曲家和政治思想家,兩方面均有重大貢獻,他更寫下《父母守則》,主張父母服務「本性人」(natural man)而非社會公民(citizen)。他首先提出人的「個性差異」(individual differences)和「人的發展」(human development),為日後科學心理學奠下基礎。
盧梭的言論很受哲學家伏爾泰(Votaire)和休姆(Hume)的敬賞,兩人分別支持他的流亡生活和創作。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喊出自由,平等,友愛的理想口號。這些理念原出盧梭主張的教育民主概念,目的在建造一個大同公正的社會。
盧梭的教育思想將於本淺說系列的另篇詳說。在此,我謹指出,他的《愛彌兒》被巴黎焚燒後的二十七年以後,法國人認識了他的智慧,他死後,巴黎隆重公葬他的遺體,後來更把他的靈柩與伏爾泰的一齊安放在莊嚴的萬神殿(Pantheon)內,供大眾自由瞻仰。幾年以後,又有宗教人士把它們偷走,不知去向,可見在法國,宗教勢力與世俗勢力相互鬥爭,波及教育。
不過,法國大革命以後,政府建立國家教育制度,目的和方法均以人為本,沿用至今天,其基本理念出自盧梭。
(第二項) 在十九世紀過渡到二十世紀的時候,精神病學家弗洛伊特(S. Freud)對人性和潛能的一連串發現,改變了人類對自己的認識,更改變教育目的和運作。本淺說系列將有詳細闡說,這裡先說教育目的。
首先,弗洛伊特指出,人的許多行為由「無意識動機」(unconscious motivation)所派生,而它是情緒性的。就是說,人們不完全依照理智行動,而且不知自己為何而做一些東西,只能說情緒所然。
第二,弗洛伊特確認,人格由三種「我」所組成,互相牽制。就是「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心理學「人格」一詞不與俗語同義。它指的是個體的表現,不含道德價值。簡單說,個體的本我是自然又原始的意欲,像本能(instinct),直接推動行為,不經思考。
自我是經過思量和組織的心理機制。它是一種文明的行為,由有教養的欲求推動的「合理」行為表現。教育改變一些私我為自我。
教育作用最大的是超我。在這方面,弗洛伊特指出,人類超越野獸,因為人有內在的文化規範,由父母教育而成。由超我推動的行為是有目的而力求至善的。它往往跳出私欲而「利他」。例如,捨生救人就是超我行為。
總的說,私我行為可能是盲目的。自我行為是小心而務實的。超我行為可謂是高尚的。教育目的不是禁制私我、加强自我及鼓勵超我,而是平衡三種「心力」(psychic force)的發展。今天,許多教育工作者高唱「全人學習」(holistic learning),目的是心力的平衡發展。
弗洛伊特對教育的貢獻還有許多。這裡再說兩則,皆關乎父母教育子女的責任。其一是,兒童的心理成長由無限的愛(unconditional love)所孕育而成。一些亡命凶徒就是缺乏正常心理成長的人。其二是文化動力(cultural forces)直接塑造個體的心靈狀況(psyche)。
弗洛伊特研究人類學和社會學,把知識融和在他的精神分析理論中,給我們提出上面簡述的教育真實(education reality),其智慧至今仍然有待教育工作者發掘應用。順便一提,他的學說影響現代心理學和文學至深,通過文學幫助人類了解現代人的正負表現。
語言權能
(第三項)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同時又是心思的表現,所以,語文學習是一切學習的動力,亦是教育的首要目的。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布魯納(Jerome Bruner)為了研究語言學習和應用,辭去大學教職到社區裡實地研究幼兒的生長發展過程。他發現一連串的事實,設定為一系列互動的心理學概念。
(一) 嬰兒一如成人,是從他的身體和「心理定位」接觸和反應世界的。他看前然後看後,然後上下。更重要的,他聽見許多聲音,受着感染。這就是他的原始語言。一個嬰兒處身一個語言好聽而豐富的環境(即溫柔而文雅的成人說話,或者兒歌和故事),他的「文化感染(cultural imprint)會促成他有效地學習母語。
(二) 人類的語言是他與世界和幻想互動的媒介。嬰兒學語十分現實,不講究音準與文法,重在實用,即說話可以幫他得到甚麽,如食物或者擁抱。他運用哭、笑、聲音、口叫手指,或其他身體語(body language),有效地叫母親為他服務。這一學習不是單方面的,需要母親的合拍反應。假如嬰兒用盡他的原始語言向母親溝通,得不到合拍的反應,或者任何反應,甚至兇惡的反應,他的學習會受到阻止或損害。相反,如果一切即時合拍,學習會有效發展。心理學稱這種人際往來為「社交真實」(social reality),對幼兒的學習影響至大至深。
(三) 社交真實促成幼兒的「原始文化」(primary culture),是他用來進入生活世界中的「後起文化」(secondary culture)的資本。就是說,原始文化資本愈是雄厚,更能充實和加强後起文化生活。
在成人社會中,每個人講話或寫文章,都帶着一定的「文化標徵」,用它融入社區或世界的「文化境域」。如果一個人的文化標徵高雅而有說服力,他進入任何文化境域都有信心而受到他人欣賞。反之,他的溝通就很困難。
如此,一個人如果在生長發展中培養好由語言(文)創生的「文化卓能」(cultural prowess),即有信心學習任何東西,適應任何環境,在任何社交境域裡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每個讀書人都會說話和寫文章,其效果卻是有有差別的,視乎各人的語文能力,由家庭生活和學校生活促成。
甚麽是語文能力呢?不是認識多少字,文法,辭句,和定義。它是我們表述事物和情感的「敍事」(narrath),含有述者的文化標徵和夢想。
文化標徵反映敍事者的歷史和道德價值,他對過去、現在、未來的了解,統稱為「道德脈胳」。這是個體從兒歌,童話,父母長者的長期教導潛移默化地得來的。
夢想是一種對不知又可能現實的事的渴求,它的終極泉源是一種信仰,愛因斯坦稱它為「宇宙的宗教感覺」(cosmic religious feeling)。他終身不信宗教,但相信人有傾向道德和宏大力量的人性。夢不一定是在熟睡中發生的,亦在白天裡出現。譬喻,科學家對一個命題的「假設」便是一個夢,一個相信可以成真或不成真的「相信」(belief)。
對於弗洛伊特,夢是語言構成的許多「像片」,無奇不有,卻是因為夢者相信可能發生又可能或不可能成真的馳想,平時被現實生活所壓抑,卻在夢裡自由飛翔。
美國名教育家薄斯特曼(Neil Postman)曾用他自己的一個經驗為例,說明敍事的力量。有一次,他參予一個專題講座,由著名歷史學家伊麗莎白‧愛新斯坦(E. Eisenstein)主講。有聽者問她怎樣會對她的畢生研究(活字印刷科技影響文化變更)發生興趣,寫成一本兩冊的經典著作。
她答:〝我讀小學六年級的時候,老師對我們說,「活字印刷機器」的發明,是人類文明的重大推動力,幾乎與說話的發明相等。〞那句話沉入她的心底。她以後在中學和大學都再沒有聽人提過同樣的說話,直至她有一次夢見它,從而用了畢生努力研究它,即是六年級老師的話。
教育目的
今天的教育目的應該是甚麽呢?
我們先由世人公認為教育先進國家的美國說起。一百年前,國家教育學會(NEA)發表《中等教育基本原則》說明教育有七方面的目的,包括
1. 健康
2. 基本知識與技能
3. 健全的家庭成員
4. 職業
5. 公民
6. 善用閒暇
7. 道德人格
1. 健康
2. 基本知識與技能
3. 健全的家庭成員
4. 職業
5. 公民
6. 善用閒暇
7. 道德人格
名教育家薄特斯曼於1995年出版《教育目的,再定學校的價值》(The End of Education, Redefining the value of School),運用各方面的數據證實,美國各級學校失敗了,除了第二和第四兩點以外,今天的美國人沒有表現出學校在一百年間的教育。作者用沉重的痛心在書末指出一個驚人的報導:〝我讀《紐約時報》說,每天,130,000學童携帶殺人武器上學〞。
他在該書最後感慨地說:〝我誠心寫此書。我相信學校將繼續生存,因為無人提出更好的辦法引導兒童進入學習世界 …… 而童年會繼續,因為假如沒有童年,我們將會失去做成人的意義。〞
薄斯特曼和許多名教育家都提出過優卓的教育目的,我放下不說,因為我不盡同意。
我寫此淺說,必須說明我的主見,邀讀者批評或者讚賞,兩者均有意思。
上面千言之話,志在說明:教育的複雜性和備受今天的人的狀況所影響。學校組織落後,不能有效教育兒童成長,政府普遍無心辦理有效的教育事業,尤其是師資培養和公民認識教育。
但是學校繼續,世代繼生。今天人類個體需要工作謀生,與人和諧溝通共處,求取幸福和平。我建議學校朝向下列目的為學生營做孕育和促進學習的環境:
1. 認識自己和他人,以及人在宇宙的定位和意義。
2. 認識語言和時間是人類獨創的動力,學習善用。
3. 認識人性和身心互動的規律及可能。
4. 認識多樣性和特殊性,尊重人類的種族,國家,語言,文化,傳統,生活模式,夢想的異同,誠心欣賞和尊重。
5. 認識生態現況和前景,積極愛惜大自然和資源。
6. 認識人與萬物各有價值,互敬互動,和諧共相生息。
7. 學習家庭生活,婚姻,子女,父母的人倫秩序,愛情,和責任。
8. 學習照顧自己,不懶惰,不依賴他人,努力向上。
9. 學習母語及本土歷史文化,加學外語及世界文化。
10. 認識工作和職業的知識,技術,和意義。
11. 熟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立人,己欲達達人,並從實踐究其深意。
12. 認識並發展自由自主地做事做人。
13. 認識文學,藝術,科技的應用和審美,培養個人興趣。
14. 認識經濟運作和物體平衡,厚德載物。
15. 識認生、死、對、錯、及永恒意識。
16. 學習創造,用任何媒體。
17. 培養自我反省的習慣。
18. 欣賞有效學習的自由和滿足。
19. 學校是社區,不是競爭場地。
20. 教師是朋友,師生互相學習,互愛互助。
2. 認識語言和時間是人類獨創的動力,學習善用。
3. 認識人性和身心互動的規律及可能。
4. 認識多樣性和特殊性,尊重人類的種族,國家,語言,文化,傳統,生活模式,夢想的異同,誠心欣賞和尊重。
5. 認識生態現況和前景,積極愛惜大自然和資源。
6. 認識人與萬物各有價值,互敬互動,和諧共相生息。
7. 學習家庭生活,婚姻,子女,父母的人倫秩序,愛情,和責任。
8. 學習照顧自己,不懶惰,不依賴他人,努力向上。
9. 學習母語及本土歷史文化,加學外語及世界文化。
10. 認識工作和職業的知識,技術,和意義。
11. 熟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立人,己欲達達人,並從實踐究其深意。
12. 認識並發展自由自主地做事做人。
13. 認識文學,藝術,科技的應用和審美,培養個人興趣。
14. 認識經濟運作和物體平衡,厚德載物。
15. 識認生、死、對、錯、及永恒意識。
16. 學習創造,用任何媒體。
17. 培養自我反省的習慣。
18. 欣賞有效學習的自由和滿足。
19. 學校是社區,不是競爭場地。
20. 教師是朋友,師生互相學習,互愛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