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課程設計(小學

引言

 人類有學校以來,即對「教甚麽」有多種不同的設想。有重於教打鬥的和强身的;有着重宗教信仰的和服從的;有重於語文的和音樂的,教人表述心聲和溝通心靈;有重於生產技術的;有志在啟發心智的;有「全人教育」的,不一而足。
 
教甚麽涉及分級教學,由小學到大學,更有成人學校和老年人學校,歷來亦各有理念和方法。我們回顧歷史,可以明白今天學制的來源,便利展望互聯網通行的今天,學校組織應該有怎樣的變化。
 
現代課程設計多數參考心理學知識,花樣很多,卻萬變不離其宗,跳不出人類對「文明人」的基本期盼和教育。今天的科學心理學對人的生長發展,學習程序,智能及情感互動,以及行為動機,和奮鬥動力等,都有充份了解,有助「教學法」和學校環境的設計。
 
教學法的變化頗大,由以前教師教、學生聽的模式,變成今天學生學、教師輔助的模式,兩者之間衍生出不少教學相輔相成的格局。
 
古代課和簡說

 中國文字約在五千多年前的夏代出現。根據甲骨文記載,當時的象形字、表聲字、和會意字,約有三千五百個單字。學校的類形亦有「教」、「序」、「庠」、「學」等。課程教學生識字、寫字、和閱讀。教師稱為「國老」、「父師」、「少師」等。
 
 那時的兒童上學,先行隆重祭天地祖先的「開學禮」。這一傳統延至現代。我於1942年末由母親卜期開學,請有德識字的人執手開筆,拜天地祖宗。可惜,那傳統很快失傳了。
 
 西周時期(公元前1066-771年),中國有「國學」和「鄉學」。前者分小學和大學兩段,課程包括禮、樂、射、御、書、數的「六藝」,着重教學生德、行、藝、儀四種表現和德行。
 
 在西方,古希臘教育始於史巴特(Sparta)族,着重身體鍛練和武器訓練,學生於十六歲入學,至二十歲結業。當時的學生亦學法律和音樂,用於統治人民。
 
 進入新希臘時期,學校就很成系統了,小學生為7至13歲,中學生為13-16歲,大學生為16-20歲。課程包括讀、寫、數、音樂、詩歌、辯論、和軍事訓練。
 
 古羅馬的學校分級與希臘的大致相同,課程以「3R」為基本,即沿用至今的讀、寫、算。
 
 羅馬人開拓疆土,所以學校亦教地理、天文、幾何、倫理和法律。
 
 天主教教育的課程着重教會事務和宗教生活,同時承接羅馬教育的「七個博雅文藝」(seven liberal arts),包括文法、修辭、辯證、算術、幾何、天文、和音樂。
 
 到了文藝復興時期(1400-1600),教育分為兩種,一是古典人文學校,二是商業學校。前者課程包括文學、文法、閱讀、作曲、舞蹈、儀表、人倫、運動、和競賽。後者限於3R和道德。教學語言是希臘文和拉丁文。
 
 到了十七世紀的「現實主義」時期,歐洲的教育開始分流,包括「人文現實主義」(Humanistic realism),「社會現實主義」(Social realism),和「感覺現實主義」(Sense realism),各有着重課程。
 
 美國教育承繼歐洲傳統,同時又放棄傳統,在19-20世紀的二百年間,頗有創新。本淺說系列將有專題闡說。
 
 綜觀上述中外古今的課程內容,不論文化分別,教育均以識字,讀書,寫字和算術為主,尤其是對文字的認識,應用,和欣賞。而且,現代心理學顯示,語言不但是思維的工具,更是人類知覺客觀世界人與物的媒介。所以,盡管不同,所有學校由初級到高級,着重語文學習。
 
小學生的認知心理

 我們跳過古代和現代,從今天的後現代淺說小學課程設計。
 
 小學生一般是6-11歲的兒童。認知心理學家皮亞傑(Jean Piaget)畢生研究人的知覺、智力、認知、邏輯、概念、和人格的生長發展規律,提出系統的闡釋。現代小學的課程,教學工作,學習測試及期望,均大程度以他的學說為主要參考。
 
 皮亞傑的心理學是一門學科,其內容和論說可見於十數本專書。本篇盡量用日常說話簡述小學生的認知心理。
 
 人類的認知發展(Cognitive development)依循一定的階段演進,進步速度因人而異,其影響因素是同樣的,包括:
 
(一) 成熟(maturation)
(二) 實際經驗(physical experience)
(三) 社交互動(social interaction)
(四) 平衡(equilibration)
 
這些因素沒有單獨作用,必須合同互動,促成認知發展。所以,小學教育必須同時照顧學生在這四方面的發展。
 
 簡單說,成熟指神經系統的成熟,自有規律。實際經驗指個體主動接觸和運算(operate)事物的經驗,不是聽課經驗。社交互動的意思明顯。但是互動則是個體與他人的交通,由個體和他人平等自由互動,包括身體的互動和觀念交流(Conceptual interaction),多數是領悟的分享。譬喻,公平是一種實體的感覺,可以由小孩子分食一塊餅乾而生。公平又是一種抽象概念,載於公平兩個字裡,不與實物有直接關係。它是一種價值觀念,含有文化和道德價值觀念。例如,一個小孩讀了《孔融讓梨》的故事,讚賞「讓」的精神,可以在分吃一塊餅乾的時候,選擇吃「小」的部份,自認這樣的分配(或分享)是公平的。
 
 他這樣想就是「平衡」了,即心理平衡,心安理得,不因吃少了而感到不公平,甚或吃虧,或者「輸了」。
 
 根據皮亞傑學說,兒童在小學六年期內,渡過一個認知發展的關鍵性歷程,從「運算前階段」進入並完成「具體運算階段」。到了六年級的時候,有個別學生開始表露「形式運算」能力,不但可以了解並創造概念,而且可以運用概念認識「守恒」(即一些道理不因時空轉變而改變),和永恒,即不受時空限制而存在的信念。
 
小學的語文課程

 今天的小學基本不分科教學,教師判斷「時需」和學生興趣,進行教學。但是,3R仍然是學習的重心。先說敍事權能(narration power)。
 
 敍事有兩方面,一是描寫事象,二是表述心思,各有不同。描寫事象亦有兩種方法,一是「見事說事」盡量說明所見。二是描述「觸景生情」的意象與情感,或者「移情入景」,把個人的情放入景觀之中。兩者多數是詩人寫詩的作為。
 
 詩是甚麽呢?詩有何用?都是從古到今的教育大問題,應該認真探究。
 
 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無以立〞,教他的兒子。努力讀詩和寫詩。
 
 弗洛伊特研究詩人的白日夢,斷說詩反映人心本性,所以讀詩可以深入認識人類心靈。
 
 心理學家布隆納研究學話前嬰兒的原始溝通方法,發現嬰兒用意願命令母親明白和回應他們的需要,發出聲音。這種聲音與各地人民歌唱或吟詩相同,有很大的魅力。
 
 近代美國詩人和翻譯家龐德(E. Pound)在英國詩人葉慈(W. Yeats)家中與許多學者聚會,聽他朗誦印度詩聖泰戈爾(R. Tagore)的一首詩。聽完這樣說:〝我發現了寧靜,像看見希臘,又身處歐洲的文藝復興一樣,感到一種極其普通的情感,叫我厭惡我們西方現時生活,機械的轟鳴,粗俗文藝歌曲的尖叫,以及廣告陷人進入購買忙碌而忽視人生的旋渦之中……他的詩實在太神化了。〞
 
 假如讀者覺得龐德誇張其詞,請親自讀泰戈爾的幾行詩,再聽自己的感覺:
 
我於此把我的詩獻給你
寫滿這個本子
仿佛鳥兒擠滿在一隻籠子。
詩句成群飛過藍天
環繞無限的星辰
可都留在詩集外邊了。
從黑夜摘下的繁星
串成一條項鍊
也許可以在天堂近郊
珠寶商手裡售個高價
然而眾神惦記的是
那神聖朦朧的空靈價值。
且想像一首詩像飛魚
從靜默深水中一躍而起
你可以把它網住
連同一群俘獲的魚兒
一齊陳列在玻璃缸裡?
 
 詩的魅力無可置疑。我記得不知從哪兒讀過兩句詩,在中國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詩人用二十個簡單的字,寫盡那年代幾代青年人的心聲。詩云:
 
明天會更好的話像遠方
好在愈行離我們愈遠
 
 回過來說,請不要以為詩是「深不可及」的東西。實在,從幼稚園到大學,學生都可以作詩和讀詩,更應該互相分享詩詞的心靈呼喊和讚美。
 
 今天的小學着重教學語文,就是因為讀寫可以陪伴人們一生,在歡樂中促人跳舞,在苦難中給人鼓勵。本淺說系列的教學篇,將說明怎樣教小學生做詩人,養成用聯想和幻想,觀看事物人生。在結束此段之前,請欣賞這一首兒歌,並高聲朗誦:
 
小公雞
喔喔啼
看見太陽說聲好
太陽爺爺送它一頂大紅帽
 
小學課程的數學

 數學是甚麽呢?是人對空間,時間,數值,度量,分類,邏輯,對換,變化,逆轉,恒定,關係,秩序,假設,假設和真實等觀念的了解和運算。
 
 傳統的四則算術對生活十分重要,有利於買賣和沽量物體價值。但是,人們今天多數用電子計算機操作,同樣便利,更為可靠。
 
 古代教育家有人認為計算可以促成心智發展,多是泛泛之談。今天的課程設計者,則根據心理學設計教學,深入地教學生思考和創造。
 
 例如,四年級兒童的認知發展到達「形式運算」以後,可以學習用「假設」(hypothesize)推理和思考。就是說,不一定依據實體或知覺事實,作為一件事的真實存在。
 
 這種推考是三年級學生無法明白接受的,因為他們固執地認為,只有看到和拿到的東西,纔真實存在。
 
 皮亞傑描述這樣一個實驗。他給學生五瓶無色無味「看」似一樣的液體,分別寫上1,2,3,4,5的標籤。實在,把1、3、5號瓶中的液體混合起來,可以產生一種黃色的液體,其餘兩瓶,一是清水,一是漂白劑。
 
 教師向學生出示一瓶黃色液體,請學生分組(三人一組)用他們有的五瓶液體嘗試混合,目的是合成同教師出示的一樣黃色液體。
 
 皮亞傑發現,有些學生每次混合二瓶物體,得不到黃色出現,宣佈「無可能」的結論。也有把五瓶一同混合的,得不到黃色,同樣宣佈失敗。
 
 但是,多數小組有系統地試驗所有的混合方法,觀察結果。他們先依次混合1和2,1和3,1和4,1和5。然後依次混合三瓶一次,再混合四瓶一次,再混合五瓶一次。他們從這許多混合的可能結果中,得出結論,即是,用1,3,5瓶的液體混合一起,液體可以變為黃色,其餘不能。
 
 更有小組在做完實驗以後,試用各瓶液體裡的一半混合,觀察結果。或用一瓶的三分之一混合另一瓶的三分之二等等,進行幾乎是無限的混合可能,觀察結果。這種學習態度,表現出一些四年級(約十歲)學生,已經開始認識,一個正確的答案(試驗結果,或者推理說明),雖然簡單,是由許多不同的試驗得出的,而「許多試驗」可能是無限次數的嘗試。
 
 教師應該認識,小學高年級學生,一方面仍然極端自我中心,表現出「我想就真」的執着。但是,另一方面,只要有機會試驗一種「真理」的多種來源,即願意接受「非我所想」的真理,數目可以無限大。
 
 再舉一例,敍述「數學概念」(mathematic concept)和「數字推理」的領悟過程,可以用於四年級教學。
 
 皮亞傑告訴我們,他的一位數學家朋友的數學發現經歷。那朋友說:〝我五歲的時候,有一天,母親留我在後園獨玩。不知怎樣開始,我拾起一些石卵排成一行。點算,1,2,3,4,直至數到10顆為止。接着,我又從排着的石卵的另一端點算,又是十顆。然後,我把石卵排成長方形和圓形點算,怎樣點算都是十顆。這便是我最早的數學發現。〞
 
 發現甚麽呢?不是石卵的形狀,也不是它的排列方法,而是,物體序列與其總數互相獨立,不有關係。
 
 我們今天看這位數學家小時的試驗和領悟,可以得出這樣的道理,即「數」可以離開實物(石卵)而獨立存在,所以數字可以被用作各式各樣的運算,超越實物。
 
小學課程的新方向

 上面的例子是千百個實例的幾個,足以說明,今天的小學課程,再不是傳統學科的舖排和內容編寫,而是每一位教師的創造,根據心理學知識,以及對個別學生的認識和互動。
 
 課程着重幫助學生學習,不是聽講和考試。目的是給學生提供適當的開發心智和情趣的運作經驗,讓他在實在嘗試和錯誤的經歷中,認識自己,得出智知結果,並因為獲得學習進步而欣喜。
 
 這種學習要求教師具有多方面的「人的知識」,即兒童生長發展規律和學習規律。更需要教師努力創新,每天都創造新的教學互動場景和方法。
 
 我自己在「教育革命」前後的五十年間擔任師範教育,親見千百個神奇的創造,同時也感到痛心,有更多教師緊守傳統,視教學為「工作」,不事創新。
 
 父母亦一樣,可以熟識心理學和學習知識,創造性地教育子女。有者亦可以隨便其事,等着子女自然長大,由學校負責教育他們。
 
 新的課程設計有無限可能,等待開發,由教育行政鼓勵教師,不限制或防礙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