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心理學問究人心和行為,兩者之間夾着動機、情感、和夢想。
 
歷來,哲學家探究宇宙人生,對人的本性和權能都有斷說。宗教則說生死,明說兩者的意義,即人所應該行走的路程。
 
科學心理學由發現「個性差異」開始,由測量數據說明,兩個人一同觀看一個客觀現象,可以得出不同的反應或者沽量。以後,各種「心理測試」面世,掀起蓬勃的心理學研究,旨在預測和檢定。最流行的是「智力測試」和「性向測試」,用於聯繫學習和工作表現。
 
 智力測試只用定量測試行為表現,並不能探測心智(mind)的潛能,更不能界定心靈(heart, soul)的所在和去向。
 
人是創造的,推陳出新,無限無止。所以心理學問究人的全面,好像揭開一組紙牌,一次一張或兩張,看見牌面。但是,即使揭開了全組,仍然無法確知,各種組合的變數,可能有多少意義。
 
教育心理學主要研究人的學習行為,特別是在學校裡的學習行為,這種行為的發生,進程,和結果,皆有影響因素和動力,有助教師教導學生。
 
即使如此,教育心理學亦有兩種不同的探討途徑。一是「行為心理」(behavioral approach)。二是「人文心理」(humanistic approach)。
 
假如你選讀教育心理學,從本科到研究院,大概要學習60個科目。所以,本淺說只能從父母和教師的工作出發,點說一些實踐性的問題和故事。
 
兒童生長發展
 
 人的心理發展由胎兒期開始。假如母親在懷孕期情緒高度波動,直接影響胎兒的生理發展,包括身體和大腦。所以,神經不穩定的婦女不宜生育子女。
 
 嬰兒的後天發展,直接受父母或養育者及環境的影響,不必多說。我選擇介紹贊‧皮亞傑(Jean Piaget)的兒童生長發展學說,因為它影響二十世紀以來的教育至大,同時亦因為我與他有多次往來,熟悉他的治學精神,以及他對人的週全了解。
 
 皮亞傑從四個方面研究兒童發展,運用他獨創的「診究敍述法」(Clinical descriptive method),這四方面包括「知覺論」,「智力結構」,「智識發生學」,和「概念發展」,合起來構成「認知心理」(Cognitive psychology)的全部內容。
 
 兒童的生長過程是容易見到的,從初生到爬地到站立到行走,都是自然而可以見到的。有經驗的祖母可以從細微的觀察中告訴做母親的媳婦:「我們的小寶過幾天便可以爬地了」。她的話沒有差錯。
 
 發展(development)卻比較複雜。它是生物過程,也是心理過程,涉及神經中樞發展和心理作用的互動和變化。一個人的發展是自然進步的,但是需要有兩個條件,包括身體健全和心理安全。後者牽涉到個體感到父母的愛,以及恒定的關係和可以預見的行為。即是說,嬰兒哭叫,可以預期母親前來身邊,並滿足他的需求,每次都是一樣。
 
 發展不是學習。簡言之,發展是自然發生的。學習則是個體的奮鬥,需要努力的。
 
 學習(learning)是主動的,由動機(motivation)推動行為達成結果。如果個體沒有動機,就不會進行學習,更不會努力。如果有動機和行為,但是沒有目標,學習亦會徒有行為,而不會獲取結果。
 
 心理學有兩個不同派別解釋和推動學習,其一是「行為主義」(behaviorism)。其二是(人文主義(humanism)。前者用一個由「刺激 ——— 反應」程式解釋行為。它强調機械式運作,且用獎勵和懲罰做增强作用,視學習為「行為工程」(behavior engineering)。
 
 行為心理學家史堅納(B.F. Sleiner)曾成功地「教」鴿子打乒乓球。他又發明「程式學習(programmed learning),促學生多次反覆練習同一個問題(如11+12 =?,12+11 = ?等),有效地學識確定的知識。
 
 程式學習是「電腦輔助學習」(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的基礎,可用於簡單而固定的知識。至於行為工程,則可用獎與罰的運作,教導(其實是規定)精神病人學識一些簡單的行為,例如聽見鈴聲便起床做運動等。
 
 行為主義心理學有用「條件反射」(conditioning)解釋行為的,由俄國心理學家巴甫洛夫(Ivan Pavlor)的一個實驗說明。他在喂狗進食的同時搖響鈴聲,經過多次做作以後,每當狗先聽見鈴聲即會唾涎等待食物。他又做了許多創作性的對胃分泌的研究,於1904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
 
 可惜,史太林後來用行為工程的方法治國,限制許多知識份子的行為,教他們效忠於他的指使,不顧人的尊嚴。條件反射是個體形成習慣的因素,而習慣行為足以消除人的主動及判斷意圖,久而久之,失去主動的人習慣聽命他人而工作,再沒有獨特的個性,或者自我身份。
 
 皮亞傑確認,每個人有獨特身份,由動機推動行為。學習則着重判定動機的善與惡,行為從善而流。
 
 他著有三十多本專書闡述生長發展,由1923年發表的《兒童的語言和思想》,到1932年的《兒童的道德判斷》,到1969年的《教育科學與兒童心理學》,全面地說明人類學習和發展的規律和意義。
 
 簡言之,皮亞傑確認,兒童心理既不起源於先天的成熟,亦不起源於後天的經驗,而是生於主體的動作。即個人對環境的適應,包括通過創造改變環境。
 
 他說明,兒童的心理發展是連續的又是分段的,他把整個發展過程分為四個階段。
 
(一) 感覺運動階段(sensori-motor stage),活動在嬰兒出生到二週歲期內,表現着思維的萌芽。譬喻說,一個皮球的存在,決定於它是否出現在眼前,並且可以供自己把玩。一旦它出現了又滾出感覺之外,它便不復存在,亦不留下印象。在約二歲的時候,嬰兒開始掌握「意象能力」(power of imagery),即模仿他曾經見過或玩過的東西。他可以玩一個遊戲,每當母親故意收藏他玩着的皮球,他會積極尋找,直至重獲為止。

(二) 前運算階段(Pre-operational stage),活動在2-7歲期間。幼兒運用語言和符號機能,進行回憶和追認。這是「象徵代表」(symbolic representation)能力的部份。它一方面用「名字」代表事物和人物。另一方面,用「名」和「語述」代表實體,進行分類和思考,認識類與類之間的簡單關係,如「我的」,「你的」,「我們的」,「他們的」。而且,他可以有數量概念,如一個和多個,大和小等。
 
(三) 具體運算階段(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活動於7-11歲之間。幼兒可以憑借具體事象進行邏輯分類,進行系統的運算活動。最重要的發展是思維變易,而且往往逆轉。他掌握到「轉移性原則」(principle of transitivity),和「可逆原則」(principle of reversibility)。例如,減數是加數的可逆轉變。又例如,母親和我有母子關係,我和妹妹有兄妹關係,所以母親和妹妺與我和母親的關係相同。
 
(四) 形式運算階段(formal operational stage),活動在11-14歲之間。這是兒童在高級小學到初級中學讀書的時期。他可以從觀察中引出假設,通過分析綜合的運算活動,歸納出原則。這就是形式推理。掌握了這樣的思維運算,少年開始用心智認識並推想任何人所能及的問題。
 
皮亞傑指出,每一個人的心智發展都一定依循這四個階段進行,直至成熟。但是,因為每個人的禀賦不同,經驗各異(尤其是人際經驗),所以,不同人的發展速度互有分別,有的人很快從一個階段過渡到下一個更成熟的階段。教育可以豐富每一階段的素質,不可以加快它的進步速度。
 
個性發展
 
 今天,人類進入科技控制行為(試看人們每分鐘都離不開智能手機)時期,教育最重要的功能,是協助人們發展並保留個性。個性是發揮自由的主體,使個人不依附大眾活動,或者為了追逐時尚而購買名牌用品,不惜借貸。
 
 個性是人格的平台,給人格發展提供起點和終點,標緻主體的自由和自主力量。
 
 個性發展依照個人的遺傳結構,他對環境的適應和奮鬥,形成一套獨特的做人處事風格,以及價值信仰。
 
 個體需要建立主體,必須自己努力,不懈地努力。從出生開始,母親的音容、唱歌、愛撫和照顧都是客體,可以支持和安慰主體的奮鬥,卻不可以代替它。這一真實(reality)貫徹每個人的終生發展。
 
 我曾在日內瓦與皮亞傑漫步湖邊,問他是否聽過「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厚德載物」 的中國古代智慧。他聽了停止腳步,望着湖水良久,悠悠地說:〝沒有,真是可惜。但是如今聽了,增强了我的信念,好像結識了一位遠方的朋友。〞
 
 我望着他那紅潤的臉孔、眼睛發亮,好像看見了《易》的作者似的,並且感覺到智者的友情。皮亞傑有一種叫人仰慕又感到親切的人格,像冬日陽光下坐在門邊的鄰居爺爺,白髮紅顏,像孩子般的天真。
 
 我們乘車上阿爾卑斯山上漫步,走在白雪點點的綠茵上,感到無限安寧。忽然,他轉身問我:〝看那伸手採雲的翠杉,不知它見到我們有何感想?〞
 
 我:〝會不會沒有感覺?〞
 他:〝一定有的,看它擺動着杉尾。〞
 我:〝那是風在搖動。〞
 他:〝不知風在說甚麽?〞
 我:〝也許只是吹風?〞
 他:〝翠杉和風都有說話的〞
 我:〝說些甚麽?〞
 他:〝就說歡迎你們來了,大家湊個熱鬧。〞
 
皮亞傑幼年即對生物發生興趣,進行細心研究。他十歲便發表了第一篇科學論文,詳述他對一種缺色素麻雀的觀察心得,被邀請擔任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研究員,專心研究軟體動物的生長和行為。
 
 1921年,剛滿二十五歲的皮亞傑被邀當上盧梭學院(L’institue J.J. Rouseau)的教務長。該院培訓教師,同時研究兒童生長發展。我1978年首次到學院訪問,以後斷續去了六次,每次坐在那18x24呎寛的小築裡,都為皮亞傑與他的同事們畢生守住崗位,發放無限心理學智慧而影響世界的事跡而感到震憾。
 
皮亞傑心理學
 
 皮亞傑十八歲讀完大學本科以後四年,發表了二十多篇科學論文,完成博士學位。不久以後,他聽見美國心理學家詹姆士(William James)的演講,即時有悟,寫了一篇評述實用主義的論文。他指出,哲學的「理性邏輯」以外,尚有「行為邏輯」,兩者差別甚巨。他主張,前者不足以分析生命的各種現象,只有運用「動力邏輯」方法,方能分析檢定,及解釋那些千變萬化的生命現象。
 
 接着,他去了蘇黎世和巴黎,於1920年被心理測量的創始學者西蒙和比奈(Simon and Binet)納入他們的組織,一同研究五至八歲兒童的推理能力。
 
 不需多少時間,他發現,兒童的推理邏輯有本質上的分別。對此,他畢生研究。他的研究範圍很廣,可以概括為四個範疇:
(一) 智力結構(structure of intelligence),
(二) 知覺論(Theory of perception),
(三) 科學概念發展(development of various scientific concepts),
(四) 知識發生學(genetic epistemology)
 
為了窺見人的內在心理運作,他承接了達爾文對自己兒女的觀察和實錄研究,創發了獨有的「診究敍述研究法」。在一段時期裡,他對自己三個孩子進行觀察和詳細記錄,得出大量數據,從中創建了一系列的心理與概念,藉以解釋認知發展。這就是:
(a) 機畧(schemata)
(b) 同化(assimulation)
(c) 調節(accommodation)
(d) 平衡(equilibrium)
 
對於多數父母和教師來說,皮亞傑的診究方法很為有用,可以幫助深入觀察兒童,了解他們的內心奮鬥和情緒波動,他們怎樣學習或不學習,他們如何尋找自我,建立獨特的人格。
 
認知心理教學法
 
 皮亞傑的心理學不是一篇淺說可以講述詳盡的。我們卻可以用一個教學例子,說明小孩怎樣學習寫詩,一種被稱為「語文運動員」(The athlete of language)的運作,人們心靈飛騰的美麗意展。
 
 二十六位小學四年級學生,九歲,心理發展屬「具體運算階段」過渡到「形式運算階段」。
 
 教師携一籃子樹葉進入課室,讓學生每人選一至三塊回座位觀看。然後請他們說看見甚麽。
 
 開頭的回答多數簡單而具體,例如:一塊葉子,青色,綠油油的一面,形狀美麗,軟軟的,佈滿了葉脈,凹凸不平的,尖角的……
 
 教師說:〝假如葉子有感覺,而且可以說出它們的景況,請大家說來聽聽。〞在教師的心中,學生此時可以放開幻想,道出明喻(similes)和隱喻(metaphor),兩者都基於手上的葉子。
 
 結果得到的回應很多,如:
— 雨水給我洗澡。
— 一隻甲蟲爬過我身上,有點臭。
— 風吹動我的鄰居,接着我說話。
— 我們織起一張大網,給地下陰涼。
— 一隻蜻蜓停在我身上,有點癢。
— 我飄在空中,自由飛翔。
— 大樹長了無數葉子吸收陽光。
— 我落到地上,螞蟻替我搬家。
— 我是一隻輕舟,飄水到海洋。
— 我像一隻眼睛,讓樹母用千眼看太陽。
— 葉脈像海底的珊瑚,又綠又紅。
 
教師記下學生的許多表述,並讓每一位學生都講最少一次。他興奮地發現,全班有八名學生源源不絕,說出無奇不有的喻述。例如,大衛說:〝飛鳥當我是馬桶,向我投射鳥糞!〞,引起全堂大笑。
 
還有海倫說:〝我是一個金盆,接着太陽的金光〞,等等。
一節35分鐘的課在輕快中迅速過場。放學以後,教師把記下的所有表述寫下,複印26份,在下一課裡分派給學生。然後請大家編寫成詩。
 
這裡是一首很受同學們喜愛的,連同其它十首一齊貼在課堂佈告板上,讓大家欣賞。詩云:
我閒躺在地上
全身感到陰涼
天空不讓我張望
只有一張大葉網
 
又一首說:
清風好比樂隊指揮
一時叫樹葉沙沙作響
一時又吹動樹枝
讓每塊葉兒歌唱
 
 傳統的語文教學,多數要等到學生進入大學以後,方講解詩的審美和寫作。其實,十歲左右的小孩,已經懂得意象表述,只要經過教師引導,可以進行很多幻想,誇出實物,時間,空間,及變換主體和客體。
 
 只要教師懂得皮亞傑心理學,可以大膽帶領小學生進入任何課題。
 
 有一次,上述的同一位教師向同班學生介紹孟浩然的《春曉》,說明中國文字簡美意深的魅力,一首二十個字的五言詩,可以道盡詩人遊刄時空與大自然之間,抒發自己一時的情感。
 
 經過解釋以後,教師和學生一同分析該詩的意韻,寫出一首「釋詩」的白話詩,天真之情畢露。詩云:

詩人真妙
春天來了
他晨早醒了
天空白了
右邊耳朶聽見鳥叫
翻一個身
左邊耳朶也有鳥叫
他忽然想起
隔夜風吹雨打
不知幾時停了
他猛然起床開窗見到
心愛的一樹梅花
竟不知哪兒去了
他心中輕問
誰人開我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