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教育研究和心理學皆用科學方法,發揮兩個功能。其一是預測,其二是解釋。
 
預測的過程由設定假設開始,然後搜集數據,經過分析,包括用統計運作,最後證實或否定假設。
 
解釋則比較複雜,就是說明發現的意義,包括它的許多可能影響。
 
用科學方法研究人十分困難,因為變數,幾乎是無限的多,不易說明定論。例如,有心理研究用智力預測學業成績,一般以為智力商數高的學生必然取得優良學業成績。其實不然。有時候,兩位具有120智商的學生,一位可能在中學會考中取得優良成績,而另一位則成績平平。原因很多,不易捉摸,更難以解釋。下面,我試舉一例,簡說一項研究的推想和過程。
 
美麗頓磨坊
 
 二次大戰以後,經過十年的商業拓張,催旺了「消費主義」(consumerism)的橫行,由發達國家蔓延到全球,成為人類的新生活模式。
 
 消費主義是一種社會與經濟秩序,(Social and economic order),衍生為信仰。它以無比動力,向人們輸入一種「愈買愈多愈好」的意識,教人們貪求物質享受和擁有,不計後果。確實地說,它是一種病態心理。
 
 商人的法寶層出不窮,包括廣告,銷售術,即用即棄的用品,以及信用卡。後者叫人相信「即買後付」(buy now pay later)是一種美好生活的時尚標緻。
 
 新信仰催生了一種新行業,稱為「推銷員」和「鎖售術」。前者四出奔馳,乘坐當年新興的洲際航空客機,為消費主義推銷貨廉物美的無限商品,不需即時付錢。
 
 反映這樣的新生活模式,一個由富商投資建立的「模範社區」在多倫多近郊崛起,美名為「頓磨坊」(Don Mills)。我於1962年首次見到它,即時愛上。
 
 1964年,我受聘為北約教育局的研究部主任。簽約的當天,我開車沿着麗斯利大道從勞倫斯南行,再折向東邊的頓磨坊路,沿途所見的模範工廠,如威格利和國際商業機器等,盡座於一片油翠的草坪深處,背靠叢林。在我右邊的樹林深處,可以想像,潺潺地流着韋爾克溪流,水聲伴着無盡的鳥歌。
 
 第二天,我回到愛德華公園的對面,買下百靈鳥場(Larkfield)第五十號的小築,住下渡過二十年不平凡的歲月。
 
小學校長的煩惱
 
 模範社區一開始便經歷不定的變數。
 
 我上任不到一個月,同事南茜約見我討論一個問題;她負責做心理諮詢的小學工作量太大,教師和校長都無法處理許多學生的行為問題。
 
 校長的煩惱很特別。他每星期一晨早回校,第一件事便是點算有多少個玻璃窗被投石擊破了,通知維修部前來修換。他主理的小學只有六級九班,學生共203人。學校纔開了兩年,每月退學學生約40人,插班入學人數約45人,十分流動。
 
 南茜告訴我,多數教師都投訴學生不守秩序,如上課時睡着了,聽課時坐不定,無故在課室走一圈,干擾同學,撕裂課本,丟失私人東西,用小刀劃爛書桌等等。她對「問題學生」進行各種心理測試,沒有發現任何心理失常的個案。〝所以〞,她說,〝我亦沒有辦法幫助教師解決問題。〞
 
 我接見校長。他是一位長相英俊的德裔加拿大人,十一歲隨父母移民到多倫多,大學畢業後教了12年小學,升為校長。他很為自己的成就而自豪,所以為了管不好學校感到特別煩惱。他又告訴我,不明為何有些學生頻頻遷移。
 
 〝有一個三年級學生〞,他說,〝去年聖誕節假期後回校第二天退學轉校,原因是父母搬家去溫哥華,而他入讀我校只有二個半月。〞他的說話使我喜出望外。原先,我聽了南茜的報告,連同校長的煩惱,都想不出一個「研究方案」。就是說,不知如何入手設定假設。如今聽了校長的話,我得出一個初步的構想,假設那些「問題學生」缺乏恒常生活,更具體說,他們對人,對物,對上學,對自己,都缺乏持久安定的經驗,所以「行為偏差」(deviant behavior)。
 
行為的心理源頭
 
 行為偏差的另一個說法,是行為不依照常態。它本身不含價值,即不是壞或好。它只是「不如常」。
 
 我請南茜把她處理過的147個「問題學生」的檔案(student profile)查看一次,寫一個報告給我。
 
 報告說明下列信息和數據:
1. 從二年級到六年級,有約48%的學生是新入學的,即在學期中由他校轉入。
2. 查看全部個案學生家長的職業,有26%是傳統的專業人士,38%是推銷員,18%是商店職員,15%是公務員,其餘3%的職業特殊,其中一位單親母親寫明自己的職業為妓女。
3. 四、五年級的學生搬家次數最多,平均每人曾搬家三次,而且多數是從一個城市遷移到另一個陌生城市的。
4. 南茜接見個別學生的報告顯示,這些學生的父母搬家,多數放棄原有的全屋傢俬和用品,到新城市另置新的,費用由公司支付。所以,在搬遷中,小孩子原有的東西,如寵愛的貼身棉布娃娃等,亦一併棄掉。他們的父母說:〝放下,到新地方給你買更好的。〞孩子說:〝我不要更好的,我愛這個。〞父親說:〝放下,別哭。我們帶你走便夠了。〞
這些資料說明一個清晰的事實:這群「個案學生」經歷過一種心理缺陷。他們缺乏「恒定屬物」(stable possession),輻射成不愛惜任何事物,包括常態行為,課室裡的桌椅,以及校舍的玻璃窗。
 
 心理學說明,人需要被愛和愛惜他人和物件。這些人和物構成「安全感」,生自恒定環境中的「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和屬物。在人的整個生長發展過程中,這種由屬於自己的他人和他物十分重要,因為他們積澱一種可以依賴的安心。沒有這些,個體不能建立屬於自己的「參照體系」(reference system),因而往往在不知所從的時候,偏離常態行為,或者搞破壞活動。
 
行為與生命充實
 
 基於我們的假設,即學生的破壞性行為生於他們的特殊經驗,我們的研究定下一個大原則,分三方面進行補救行動。大原則是,這些「個案學生」,和該小學的全體學生,需要積極的經驗。三方面的行動如下:
 
(一) 校長與教師集體培訓,由我和南茜主理,解釋這群學生的特殊經驗如何導至他們的「問題行為」。所以學校的全部活動都必須是積極性,不懲罸性,着重獎勵。
 
(二) 培訓家長,由南茜主持,主題與上大同。而且鼓勵家長少用即用棄的東西,注重子女擁有自己的屬物,共同愛惜家中的一切東西。
 
(三) 校長於星期天暗中巡邏學校操場(他住在附近),觀察學生在其中的活動,或許可以看見何人又怎樣投石破壞窗門。如果看見了,不要干擾,更不必上前懲罸。
 
我們預期上述的「實驗」可以在一月後收到良好效果。即是,(a)由教師平日請求臨床心理學家接見問題學生的「委托案」(referrals)滅少一半,(b)再不見窗玻璃受到破壞。
 
研究結果的解釋
 
 結果使大家欣喜:(a)教師的「委托案」減少了82%,(b)玻璃窗的破壞終止了。
 
 對於(a)的解釋容易,儘管我們沒有數據說明原因。簡單地說,教師受到培訓,不但選用了積極性的活動與學生相處,共同分享正面經驗,互相鼓勵。與此同時,教師對於「問題行為」獲取了新的看法,不隨便加上「壞」的價值判斷。而且,他們可以自己處理,不依賴心理學家的幫助。
 
對於(b)的解釋亦很清楚,而且肯定。校長於第一個星期天早上十時開始,暗中觀察學校的球場,那兒有十餘個學生在玩耍,互相追逐,搶奪一個皮球。約半小時後,有五位學生離場回家,另又來了七、八位學生,大家仍在隨意追逐。
 
 忽然,他聽見一位學生大聲呼喚:〝我們玩更有趣的〞(let’s have more fun)。然後,投石穿窗的事便展開了。
 
 校長認出,那呼喚的是一位名為格蘭‧馬斯頓(Glen Maston)的四年級學生。他對圍着他的幾位同學低頭說話以後,大家散開,各人在操場旁邊拾起一些卵石,搶先走到學校的窗前,比賽投石打破玻璃。誰人打破了便大叫〝我打中了!〞。然後大家飛快離場。
 
 校長按照我們的計劃,寫下幾位學生的姓名,沒有召他們談話。
 
 第二個星期天,校長同樣觀察學校操場裡的活動,發覺同樣的情況。他拍了幾張照片。
 
 第三個星期天,校長約同四年級的班主任一齊到學校裡「值班」。他們躱在一間面對球場的課室裡等候學生們前來投石,卻先發制人,在他們舉手投石前的剎那,用擴音器大叫一聲「停!我們看見了你!」
 
 在接着的星期一早課裡,有兩位被認出了的學生沒有上課。教師給全班學生說了昨天看見的事情,連同校長在前星期天的所見。她又說明打破玻璃窗給大家帶來的各種不便,然後問大家怎樣補救事情不再發生。
 
 奇跡出現了。格蘭說:〝我有辦法。我以後再不覺得這事情有趣了,再不會玩這遊戲。〞
 
 教師稱讚了他的辦法,再進一步告訴全班,她會代表大家向校長轉達格蘭的建議和承諾,相信以後不會有破窗的事。全班學生拍手叫好。
 
討論

 上述研究完結以後,我們與全校教師一同檢討它的成功和缺失。
 
 討論十分激烈。校長和全體教師一致確認研究有效,並對我們的努力表示感謝。但是,過半教師和校長認為,應該懲罸格蘭和他的同伙,因為學校必須重視道德教育。少數贊同我所建議的做法,卻說不出理由。
 
 我問校長甚麽是道德。
 
 他說:〝就是對與錯。〞
 
 我問:〝由誰決定的?〞
 
 這問題引生了兩派不同辯說。一派佔大多數,認為道德的最高決定者是上帝,一般的決定者是「社會共識」。
 
 我再問:〝不知九歲的小孩有沒有參予社會共識?又是否認知上帝?〞
 
 這一問又引起不同的意見,沒有共識。
 
 然後,校長請我說明我的理由,我簡答如下:
 
一、 九歲左右的兒童直覺地知道甚麽行為是錯或對,基本由經驗得出,沒有成年人的道德觀念,但是,我們面對的一群「個案學生」並沒有「常模經驗」,所以我選擇不用一般的對、錯標準判斷他們的行為。
二、 假如我們選擇用懲罸對付這些學生的行為,不知怎樣的懲罸會產生良好效應?如果只是為了使他們害怕,我猜想這些學生不會害怕的,而可能引生更强烈的「好玩」興趣,嘗試更多花樣的破壞行為。
三、 我根據東方智慧,用憐憫之心對待學生,因為「無聲的寛恕」可以引生反思,沉澱長久記憶。一群九歲小孩投石破窗,假如受到一點懲罸,事情就會過去了,不再記起。但是,做了同樣事而被校長看見了,沒有懲罸,很可能會留下長久的記憶。等到他們成長以後,記起小時所做的事,可能生出後悔之心。
 
我的話完未說完,校長便代表同事們說:「江博士的話聽來頗有智慧,而且研究亦的確有效,解決了我的困難,更引起一些家長為學校擔當義務教學助理,我們十分感激。」
 
 〝但是,〞他續說,〝我們仍然相信,學生犯了錯誤,被證實了,應該受到處罸。我們更應讓家長知道,甚至要求賠嘗修補窗的費用,那是納稅人的錢,不能被問題學生拿來「好玩」的。〞
 
尾聲
 
 明顯的,教育研究不同物理研究。它不可能達成十確定的「是或非」的結果。它是一種認識過程,可以幫人開拓視野,從多方面考慮一個問題,甚至對一個難題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法,如此而已。
 
 上面敍述的研究不是一個典型的研究,其他的有大有小,有些運用高級統計方法做檢定,有些限於尋找資料,更有些測試一種構想。我在北約做了四年研究,完成了73項研究方案,牽連了盈百位教師合作其事,增强了他們的專業精神,寛心離開那職位。
 
 教育是一個過程,孔子說「教學相長」,其中教師與學生的學習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