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教育淺說綜說教育的發展、現狀和前景,中外古今。用十五篇淺說講這麽一個巨大的事情,實是不可能的。我明知不能而為,主要因為(一)我做了60年教育工作,在全球大小國家的全面運作。近二十年間,我每遇到朋友和學生,大家都鼓勵我寫經驗。(二)我的經歷見證了現代和後現代的人類社會變遷,與教育事業緊密相關。所以,說教育亦說社會,以及人。我相信,我的淺說可以引生啟迪,幫讀者了解自己和社會。
 
事實是,從影響至深的思想,到中外教育家的理論和奮鬥,到學校組織的興衰變化,到今天信息科技怎樣塑造人的狀況,到人類將可以在今後如何尋回本性和意義,繼續生存,相關的事實和問題,都多而互相糾纏。我對每一件事和問題舉例釋說和顯露,只能點到即止。
 
不過,點到即止之言,好過埋沒了不說。歷史的意義就是錄下人類重事,留待後人查詢和思考,把握現在,創造更好的未來。
 
大自然滄海桑田,生物榮枯交替,變化有序。人間的事有自然的一面,亦有人為一面。前者如生長發展,由童年到少年到中年和老年。後者則沒有一定的規律了,因為影響因素十分複雜。
 
例如,我於1934年出生,1941年12月,日軍侵佔香港,10天以後,我一位表舅從惠陽鎮隆來到我的家,第二天帶我步行回鄉,離開我的父母親和哥哥。從此,我的童年和教育,均在動盪推行,沒有正常秩序。
 
不過,每人遇到不測的挑戰,只要有安全感支持,可以用行動改變現實,創造美滿人生。這是社會教化,不需要學校。
 
 下面,我重申教育的要點,人類如何在過去和現在教育後代,寄望將來。今天,學校教授知識的功能已經式微了,因為小孩們可以自己隨時隨地獲取任何信息和知識。然而,社會仍然建設學校,因為它有政治作用,可以消磨兒童及青年的寶貴精力,防止他們挑戰社會垢病。
 
 既然學校不斷存在,加强組織,教育家應該嚴肅反思,並認清時代本質,今天人們的需求,給學校創造適當功能,建造新的教師隊伍,教育人才。我們過去有不少理念和經驗值得參考,亦需提點。
 
人性與人間
 
教育的主體是人。此話經常被人誤解,需要澄清。人有自我教育的一面,是教育的主軸。人有被教育的一面,是橫軸。重要的是主軸。到了現代,「被教育」不但有「强加」和「誤導」的危險,更有迫害的事例。政治家輕易地發出指示,要求學校做這做那,多數是要人服從己見,滿足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不為主體的人的福祉。
 
 甚麽是人呢?古今有兩個主要的信念。一是西方以基督教為本的。另一是中國以天人合一理念為本的。
 
 歷史說明,西方信念確認人是上帝創造的,經過伊甸園的行為,人的祖先被判有「原罪」,必須贖罪自救,方能變為自由人和創造人。這一信念經過中世紀黑暗時代的慘痛經驗以後,經過多次思想革命,今天成為「人權」,「民主」,「自由」概念的基礎,被稱為「普世價值」。西方國家抱住這個價值,不理它是否真正「普世」,一定要全人類追隨,不然便備受强權制裁或者打擊。
 
 中華信念確認天人合一,歷經數千年社會變化,信念如一。「天」是大自然。「人」有獨立自主的本質。人與大自然共相生息,不互相對立,而是合而為一。《易》說「君子自强不息,厚德載物」,明確地說明人心向上,尊敬自然規律和萬物。我們不說這信念為「普世價值」亦不强加給其他國家或民族。
 
 自强不息的人是自由的,並且用厚德載物的心態創造自己和世界,維持「可持續發展」的生產和文化,尊敬他人和萬物。
 
 人間是甚麽呢?小的是家庭中的父母子女,大的是村落和社區。孔子說「仁是二人」,主張凡是兩個人的交往,都應該互敬互助。苟有矛盾和衝突,孔子主張用「恕」來和解及消除。恕的概念較複雜,有興趣的讀者可查百度而知。
 
 中華文化在發展中融和了儒、道、釋三系列的思想,構成民間習慣。古人用這些思想進行生產和建設,把獲得的智知內化到心中,變為大腦進化的素材,長期傳承,成為今天「中國人」的基因特質。不論我們去到地球任何地方,都以這種特質適應環境,與人和善相處,表現仁恕之心。
 
 應該認識並承認,中國人在近百年間受到西方的影響,曾經「自廢武功」,採用「鬥爭」手段對己對人,造成災害。我們的教育走上了歪路,我們的學校組織仿傚了西方模式,甚至教學生反對傳統和孔子,造成幾代人的迷惘。如今,人們踏上「復興」之路,應該結合學校裡的學習和社會上的社會教化,積極尋回古人說明的人性真諦,實行人間的價值。
 
 西方信念不同。它堅信人有不容侵犯的權利。這一信念內涵人的對立關係和主客關係,兩者需要鬥爭。權利是私有的,每當兩種私有的東西交接之時,自然有可能和諧亦有可能衝突。民主政制是「少數服從多數」,同樣內涵「多數」的特別權利和權能,其中的「平等」理念沒有實質意義。
 
 歷史說明,西方國家本着這些信念,在近四百年間,從歐洲走到美國,合力向亞、非、拉洲民族進行侵掠和教育,造成傷害。
 
 今天,一如老子說「戰者自禍」,好戰者自引殺害。地球生態給破壞了,恐佈主義活動造成了以「9‧11」為首的連環慘劇。然而,美國總統站在古巴講話,提起在布魯塞爾發生的暴行,呼喊「世界必須團結」。然後他說:〝我即時離開古巴,但是我將繼續關心你們走向民主,最後勝利。〞(大意)
 
 團結是否必然包含你團到我這邊縛結起來呢?今天,互聯網載有相當多而多樣的資訊,足以尋到答案,因為多樣包含不同觀點。多樣訊息的公開,為當前人類創生新的智知平台,讓真理的尋索者積極達知。
 
為人之道
 
怎樣做人呢?應該是今後動盪多變社會的教育核心課題。在訊息超載的當前,多數人每天與智能手機或電腦互動的時間,少者二小時,多者十小時,盡是與數據交往的,沒有人際的親身往來。就是說,人們愈來愈多與機器互動,與人隔開,無為孤單。我見過這樣的例子,一家人同枱吃飯,兒子向母親送上whatsapp信息,母親收到以後,隔枱問兒子為何不直接說話,後者仍然低頭再寄whatsapp回答說:〝因為這樣好玩。〞這不是一個罕見的例子,已經是一種可憐的人間現象。
 
 三千年前中國的《禮記‧禮運篇》敍述了一個理想社會的情況:〝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大道即是普世價值,一種可行而澤福人間的理想道路。後一句的意思是,人們活動在天地之間,為的是增進大公無私的眾人利益。
 
 怎樣行使和實現這一理想呢?同文續說:〝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 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養。……〞就是說,社會要選拔有能有義的人才做領導和教師,講究信用和建造和諧。如是,人們不單愛護自己的父母和後代,要給「弱勢者」提供充足的生活需要,而且讓兒童如常生長發展,成人各用其才,老人安心往生。
 
 大同是理想。實現了就是小康,一種安於現狀而仰望理想的生活景況。
 
 作為理想的敍述,作者沒有說明一些含義,留給我們補上。可以想像,在那樣的每個人都有安全感和發揮作用的社會裡,人們是「各安其分」的,接受現實,快樂「走完人生」。理想是給我們仰望的,其道寛濶,其意在遠。
 
 誠然,這是中國古代哲人的智慧。細想之,它亦是我們今天的貼身智慧。
 
 還有更好的為人之道嗎?我們每一個人反思自問,得出的答案可能是〝沒有〞。現實地說,我們今天的生活模式,充滿了「不滿」、「不夠」、「不安」、「不能」和「不知」。總的說,不健康也不幸福。也許有人說,我健康又幸福。我們拍手恭賀。卻要問,你自己健康幸福之外,社會有同樣實現嗎?
 
 今天的香港、大陸、一如全球各地,社會充滿怨聲和戰爭,表現「不滿」。經濟總是「增長欠佳」,國家和個人都感覺「不夠」。
 
 「不安」就更為廣面而複雜了,從幼兒到老人,從百姓到大商家、大學者、大政治家,都天天掙扎求安。貼身的,大家都承受危害健康和生命的「壓力」。
 
 「不知」是「今時不知明時事」。它的高層次說法是不知生命為何,或者有何意義。比對「老有所終」的理想情況,現代人大都不知自己會有怎樣的「最後光景」,經濟的,人倫的,疫病的,尊嚴的,死的。
 
 揭開這些事實以後,我們回到教育應該怎樣教小孩做人的問題上,應該看見回答了。本淺說多次多方面談過這一問題,提供一些例子,可以翻看幫助思量。
 
幸福人生

 教育的最大目的是建設美滿幸福的人生。
 
 然而,甚麽是美滿幸福呢?這問題在西方哲人中有過很大的爭論,包括古希臘哲人,最終沒有定論。
 
 沒有定論的論說有沒有教育價值呢?人文學者說有,因為這些論說有助人們澄清心中的疑難。醉心科技的人則說沒有,因為澄清了疑難亦徒勞無功,不如科技有用。
 
 這就引生了另一個問題了,就是甚麽東西有用?顯淺地說,原子彈有用嗎?本淺說系列有提及。簡單一些,電腦有用嗎?洗碗機有用嗎?我們亦有提及,而且提出,「對誰有用?」和「為了甚麽有用?」,因而揭開不少相關的問題,值得注意。如果我們相信教育目的是幫助學生面對疑難,並找尋答案,那是人文主義意識所肯定的。假如有人相信,教育目的在幫學生從學校畢業後有效謀生,那是不夠的,因為沒有滿足人自由好奇和問究的特性和需求。
 
 1990年,我從多倫多大學提早11年退休,回香港幫嶺南學院主理「通識教育」,作為它申請升格為大學的理由,獨樹一幟。
 
 為了闡釋並推廣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 or liberal education)的教學,我寫下一套《通識教育叢書》,共八本,包括《安全感的建造》,《幸福的哲學》,《大學為何》等。
 
 《幸福》一書用了173頁文字,綜說西方哲人論說美滿幸福人生的真諦。這些論說是如此之多,該書只能點到為止。
 
 例如,一個「任我行」的唯我主義者,可以得到怎樣的收益和損失?人是價值的創造者,而忠誠是否最高的價值呢?過得好和行得正是最善的生活,抑或只是理想?功利主義和後果主義者使用的手段是否道德?宗教的美滿人生有客觀性嗎?抑或袛是主觀意願?
 
 可以想像,這些問題每一個都牽涉頗大的爭論,各家自圓其說。我在該書的結尾說:〝人們可以怎樣協調個人幸福需求的自我需要,和利他主義需求的道德準則之間的衝突呢?人們袛有在兩者之間選擇其一嗎?苟若如此,美滿人生是否真正存在?宗教信仰可能幫人克服這些困難,卻仍然脫離不了人與人之間的糾纏……最終,人的自由意志可以決定何為人生意義,並追求一種美滿幸福的生活。〞
 
 我在該書沒有提及中華智慧。最近,我寫完四本這方面的書,分別題為《安身立命》,《安心自在》,《安寧自得》和《安泰吉祥》。四本書都敍說「安」的中華智慧,包括儒家、道家和禪宗的。
 
 中國人求「安」不求「爭」,求「和」不求「分」,求「自得」不求「比賽」,求「滿足」不求「貪多」,求「靜」不求「動」,求「吉祥」不求「功過」。中國人所求的,與西方人所求的,不一定是正與反的對比,或者好與壞的對比,而是各有選擇。有不少西方學者和中國學者指出,正因為中國人的所求是自我滿足和安泰吉祥,所以中國落後而不進步。
 
 對此,我堅決相信,我們不要西方式的「進步」,包括科技的、經濟的、政治的、社教的、人心的和鬥爭的。我這樣說,不是為了「反對西方」,而是為了「安心自在」,即是美好幸福人生的體現。在動盪又充滿暴力的今天,最難求的也許就是安心自得的人的狀況。然而,它是可以實現的。
 
 中華智慧用簡淺的說話聲明仁義的道德準則。仁是二人,即是婚姻、家庭和社區所含的愛的關係。義是愛的更高層次,即捨己為人,實現「大我」的快樂。
 
 二百年前,當西方學者接觸了中華智慧的仁義道理以後,大省大悟,由歌德、伏爾泰等掀起革命,由托爾斯泰推行不抵抗主義和回歸自然的生活模式。甘地是東方人,讀過番書,又承接了不抵抗主義,用它對抗大英帝國的殖民主義的侵犯行為。他這樣說義:〝一粒種子要長出豐盛的穗,必須先行自我死亡,甘心埋在地下發芽。〞
 
人與機器

 人類於近百年間愛好和相信機器,原先是它可以「代勞」,而且不停地低成本生產,滿足我們的物慾和財慾貪求,結果雖然成績渾然,卻產生了許多害人的副作用,代替人的主動和智慧。
 
 1999年,未來學家約翰‧奈斯比(John Naisbit)出版一部檢討過去及迎接新千禧年的經典著作,名為High Tech, High Touch《高科技,高感應》。他說:〝在不知覺間,美國已經變了,從一個完滿科技舒適的國土,陷入科技麻醉區(Technological Intoxication Zone)。人們在區內靈性空虛和不滿,危機重重。除非我們知道自己身陷險域,不可能自拔〞。
 
 他在二百餘頁的書中反復問究幾個問題:科技高速進步究是解決人們的物勞束縛,抑是把人們綑縛在機器叢中?科技究竟減輕了人們謀生和生活的時間和精力,抑或給人製造空虛,迫使人們用更多的工作和責任填補空虛?我們今天用基因工程決解一些生命和疾病問題,甚至複製生命,卻不知生命是真是假。若然生命不真,又何必苦苦孜求,勞役終日?
 
 最後,他主張人們動用高感應做人,即是用直覺和童真之心愛惜家人,用審美情趣靜聽山溪清音,每見老父起身困難即趁前扶他一把。
 
 同是1999年,著名教育學家薄斯特曼(Neil Postman)出版《建造接駁18世紀的橋樑 — 過去如何可以改善我們的將來》(Building a Bridge to the Eighteenth Century — How the Past Can Improve Our Future)。他說明啟蒙思想家怎樣建議教育以人為本,尊重並認識兒童的本位價值,不視他們為成年人目的的客體和手段,如國家的未來棟樑、消費主義的「商業箭靶」、或者潛在的民主選票等。
 
 他建議學校對準三個焦點教學:語言,歷史和科技。關於語言教育,他提倡學校教學生「知識之道」和「智慧之源」,培養五方面的敍事權能(Narative power)。這包括闡述道德,說明連續性(continuity)和生命意義,解說歷史,敍述現在情況,展望未來。有了這些權力,人們將不會陷入由電子信息生出的「擬真世界」(virtual world),在虛幻中生活,而必須保持人的自由及主宰生命動力。
 
 虛幻叫人們不辨真偽及不動真情。今天,我們從電視或智能手機裡看見敍利亞被轟炸,無國界醫生的醫院被炸,以及成百萬的難民潮在陸上行走和海裡掙扎,可以毫不動情,亦無力伸手援助,好像看的只是「畫面」不是人間慘劇。有人甚至邊看邊吃薯片和喝酒,或者自顧玩網上遊戲。
 
瞻望未來

 我在淺說中提過物理學家奧本海瑪怎樣用古印度智慧反思行為。在此,我引用愛因斯坦的智慧。他說:〝一個人可以擁有事實的清晰信息,卻不知道從之引申出自己的意義和目的。知識袛是達成目的的工具。然而,人的最終目的,以及對實現它的渴求動力,都必須出於另一來源。〞
 
 愛因斯坦稱這來源為「宇宙的宗教感覺」(Cosmic religeous feeling),如憎惡屠殺,敬重父母,愛護子女,忠於言表,克制自私,慈悲為懷,和載於文化經典裡的其它美德。
 
 今天,我們看見人類進化加速演進。心理學家皮亞傑的研究對象生於上世紀之初,嬰兒一般在兩週歲時開始學話,今天,過半嬰兒在慶祝兩歲生辰的時候便喋喋不休,語帶成人的敍事詞彙和邏輯。這是可貴的人的驕傲。
 
 與此同時,我們擔憂,今天三歲的幼兒已經愛用智能手機,不知長久的觀看可以損傷視力的正常生長發展,亦不理虛擬信息怎樣影響生命。
 
家庭與學校

 專門教授知識和考試的學校已經失去作用,因為互網比它更為吸引和有效,站在學生立場而說。所以,今天的學校必須創造新的功能,就是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和生命意義,以及怎樣主宰自己做人,包括善對家人、社區和自然世界。
 
 家庭是教育最重要的場所,由父母兄弟姐妹共同孕育。三代之家更包括祖父母等。可惜,今天的家庭從組織到性質都有了巨變,已經影響了半個世紀的三代人了。所以,今天的許多父母,自己亦未有過傳統家庭的親身經驗,只靠自己創造家庭教育的教學,以及為子女營造自學自省的場所。
 
 從美國到中國,今天的家庭是怎樣的呢?薄斯特曼不但熟悉美國,而且對其家變有切膚之痛。他在《童年的消失》裡引用數據説2000年的情況:「我們有60%兒童在單親家庭長大,其中更有「單性父母」的。……如今,少年兒童的生行為和性病逐年增加……每天有十三萬學生携槍上學。」
 
 家以外的社會教化組織又怎樣呢?他說:〝貧窮、政治和電視已經變為重要的教育者。貧窮教人失望和自暴自棄。政治教人玩世不恭,不擇手段爭取選票。電視教人消費和借錢……。〞
 
 薄斯特曼說這些話時,智能手機仍未面世。今天加上它的普及,孩子們所受的衝擊更大。而美國的家庭及社教情況,已經穩步傳入中國。最近,我忽然驚覺,發現在我較親密的朋友中,從50歲至90歲的,竟有約半曾經離婚過一次,給他們的子女留下傷害的影響。而這約20位朋友皆是學歷高、職業穩、做人謹守仁義的。我慚愧不知怎樣評說這一時代對人的影響。
 
 再提一個事例給讀者做觀察參考。我細心觀察16名35歲至50歲的熟悉朋友,有一半是鄰居。他們都是收入高的專業人士,而且十分愛護子女。他們十分重視教育,卻沒心閱讀教育專業知識。他們的子女從三歲開始便接受廣濶全面的教育,體育的,音樂的,語文的,繪畫的,遊樂的,旅行的,每天用4至6小時活動在學校或專人教授的各種課業中,加上約3小時的交通時間,在家的時間不多。時鐘控制一切行動,單是「趕」的心理壓力就不輕。
 
 這群父母都對準一個教育目標,就是要子女考入名牌國際小學,然後中學,然後進入哈佛或牛津、劍橋。為此,他們不惜投入家庭約半收入,促成其事。
 
 結果是稱心的。這15個家庭的子女有8人在外國著名大學畢業(其餘的未到年齡)以後,全部留在外國工作和生活,包括結婚生育子女。
 
 最成功的一位是這樣的。他於哈佛化學系畢業以後,進入普林斯頓取得博士,再進入加州大學做研究工作。他的研究專題不便對父親說明,因為是美國的國防秘密。他的成功水平則是得到最高確認的,有說可能被提名獲諾貝爾獎。
 
 他的父親今年92歲了,是香港大學和中文大學的退休教授。他目前一人獨居,健康一般。三個月前,我與他聊天懷舊,天馬行空以後,說到他的成功兒子。
 
 他感慨地說:〝時間過得真快,浩兒已經在美國留了34年,聽說兩個子女也大學畢業了,女兒步他後塵,在大學裡做科學研究。〞
 
 〝你兒孫回來看你嗎?〞我問。
 
 〝算是我的錯,〞他自言自語地回答,〝別人都讚他成功,羡慕我教子有方,取得顯著成就。但是我有時想,他一共回來過三次,匆匆經過香港與我和他母親吃飯,卻每次都由我付賬。〞
 
 我十分明白他的辛酸,他上星期進了養老院,因為再沒有能力一個人居住。安排他入院的不是兒子,而是一位社工,由一位熱心朋友主理其事。這位熱心朋友是他老同學的孫女,老同學逝世之前叮囑她,必須照顧這位孤單的教授,直至他往生為止。
 
尾聲

  行文至此,我悲喜交集。悲的是人類世代承傳,綿綿不絕,怎麽最「成功」的教育竟成了父子隔斷,親情不見?再說,我未能對人類景況和教育事業的前景提出一些明確的預測和建議,袛能給讀者留下一些由每一個人自己前瞻未來的參考。
 
 喜的是我終於寫完了這十六篇《教育淺說》,交待了許多朋友對我的催促與期盼。
 
 這《淺說》讓我辛勤了半年時光,不論選材或書寫都蹣跚而行。我無意寫成一份學術報告,或者一系列始終有序的文章。我只着重反照我60年投身教育事業的所行所思,寄望給讀者一些足以關心的提點,認識教育是甚麽,為了誰人,又可以怎樣進行。
 
 我感謝何鎮源校長幫助上載網上,更希望獲得讀者的回應。教育是每個人對人類延續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