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學時候讀《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我被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1812-1870)的一句話攝住,一直到65年的今天,仍然有時縈繞心中。他說:〝我是環繞着一個圓圈而行的,越走近終點,就越接近起點。這好像是人生的一種慈惠的安慰和安排。〞
 
當年我17歲,如今82歲了,生命正馳近終點,時常感到慈惠的安排,享受返回起點的快樂,十分感恩。
 
狄更斯一生在動盪中渡過,除了一個美好的童年,即靠自學和自我奮鬥生活。他58歲逝世,給人類留下14部文學巨著。沒有記錄說他讀過佛學,然而,他的許多思想和說話,都說明死之不可怕,而是滿意的「往生」,即佛經之言。
 
那年暑假,我一口氣讀完他的9部小說,如《荒涼山莊》,《遠大前程》,《匹克威克外傳》,《大衛‧科波菲爾》等,感到春風化雨,從充滿矛盾與和諧的人生中,看見人的偉大,呈現在憤發和大愛中。
 
喜愛文學的人都會記着《雙城記》的開場白:〝那是最好的年代,那是最壞的年代,那是智慧的時代,那是愚蠢的時代……〞寫法國大革命前後的人間悲喜。
 
大家同樣記着小說最後的名句,由主人翁卡特在斷頭台上說出他生命的光輝和希望,愛的無盡力量:〝It is a far far better thing that I do than I have ever done; it is a far far better rest that I go to, than I have ever known.〞然後毅然被殺,代替他愛人的丈夫,讓那以他命名的兒子享受父親的愛。
 
如果人生充滿善與惡,信與騙,愛與恨,我們可以怎樣滿足而幸福呢?滿足又是甚麽呢?下面將簡淺解說。
 
知足常樂
 
一個時常感到滿足的人是快樂的,有靜和動的意義。前者是後者的收成和結果。譬如,「足」是能力的行使,像一個人喜歡燒一盆美味的東坡肉給家人吃,或者唱一首歌自娛,有能力隨意做到。結果,他感到稱心滿意,更獲得他人的贊賞和感謝。
 
但是,滿足也是十分個人的,不涉他人。譬如,
(一)有小孩接到母親給她一塊餅乾,十分喜歡。她慢慢地咬了它的一角,拿着剩下的看來看去,然後又咬一口,重複上述動作,直至最後吃完為止。她每吃一口都感到滿足。
 
(二)另一位小孩不同。她接到餅乾便連續三兩口吃完,向母親再要,得不到便大哭起來,覺得「沒有」,即成年人說的「虧欠」。
 
(三)還有另一位小孩與上述第一位相同。不過,他咬了一角餅乾之後,拿着剩下的觀看,不是欣賞,而傷感地哭起來。母親問他哭甚麽,他說:〝我的餅乾不見了一角,再沒有了。〞假如母親安慰他,再給他一塊,他便停止哭了。
 
從這三個例子,我們可以推想很多關於滿足的道理,方法,因果,性格,有與無,捨與得,多與少,以至充足和欠缺等等問題。即是看到滿足的許多層次考慮。
 
讀者可以先問自己〝我比較像哪一個例子?〞如果你不要問,你可以進一步暗想,〝我是怕問嗎?抑是不覺得問有意義?〞這樣追想下去,你就在無意之間探究心理學的問題了,而且也是神學的問題,進入人的心靈領域。
 
實在,你是在日常生活中查看心理學和禪理,好比本淺說要做的。
 
我們隨便說說一些考慮和判別,即是探究:
 
例一的小孩比其他二人富有嗎?,包括有很多母愛和吃的東西?
 
例二的小孩比較「正常」,他和例三小孩的行為可說是「人之常情」?
 
例二小孩不快樂,因為貪心。例三小孩亦是,只是兩人「貪」的程度和方法不同?
 
假如上說屬真,那麽貪心便是不快樂的原因。反之,不貪心就可以快樂,像例一的小孩?
 
我們可否說例一的小孩是樂觀者,例三小孩是悲觀者?
 
或者用價值評人,說例一小孩是好人,例二小孩有點壞?
 
更或者,我們持客觀意見,不下任何價值評判,因為,三個小孩都年幼,根本不能用成人的標準去論說他們?
 
成長與滿足
 
滿足有(a)身體感覺器官的,如吃飽了便滿足,吃到美味的東西滿足更大。亦有(b)心智和情感的,如看見有人在危險中立即馳前救他脫險,又如狄更斯筆下的卡特,為了幫愛人幸福而代替她的丈夫踏上斷頭台受殺。
 
這樣說就立即生出問題。因為有人說,不論是行義救人,或犧性生命愛人,都是愚蠢行為,因為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何為自己呢?心理學稱之為「自我」,亦有多種意義。弗洛伊德(Freud)研究人心,說明人類從嬰兒時期開始,即有滿足生存的衝動。人不同其他動物,因為他在滿足生存衝動之外,同時控制自己,以求滿足人性發展的衝動。當一個人學會控制即時滿足衝動,為了獲取更大回報而延遲滿足其衝動之時,他便慢慢形成有意識的自我,逐步生長為成熟的成人。
 
心理學家米歇米(Walter Mischel)的研究說明,大多數幼兒於七歲前選擇「即時滿足」,大多數九歲以後的兒童選擇延遲滿足求取更大的獎勵,包括物質的和讚賞的。
 
在生活中,讀者可以觀察自己和他人,發現一些人即使年紀大到三、五十歲,仍然傾向即時滿足的。這種人的行為顯示,他們未曾成長。
 
更有人為了即時滿足個人的貪求,像得到一個名牌手錶或者手袋,甘心偷、搶、賣身以求。這種人就不止未曾成長了,而是愚蠢或沒有理智。這種人與其說是「有辦法得物的人」,或者「自由人」,實在是出賣人格和自由的人。
 
禪宗六祖慧能說:〝內外不住,去來自由;去除執心,通達無礙。〞就是說,一個成熟的人,因為沒有內(貪)和外(誘)住在心中,可以來去自由。假如更能除去執着(貪和滿足欲望)的心理,生活可以通達快樂和意義。
 
德國心理學大師弗羅姆(Eric Fromm 1900-1980)的智慧影響當前人類思潮和發展至深。他在《人類之心》(The Heart of Man:Its Genius for Good and Evil)裡說:〝佛陀認清了人性痛苦生於貪婪,勸人正視選擇:繼續貪婪而接受痛苦,或者捨棄貪婪而了解痛苦……為了選擇完美,我們必須醒覺。〞醒覺即是認識個人自由,運用理智,主宰行為。
 
弗羅姆的理智探求從廣面着手,包括社會學,心理學,心理分析學,人文哲學和精神病理學,可說對人的內外,以至超越時空的能力,全面地審察人性和人生意義。他的十餘部經典巨著影響當前人類的安與不安,給我們提供幸福人生的道路和方法。
 
何為滿足
 
 這不但是需求的心理報酬(gratification),亦不單是「能」和「物」的擁有(sufficiency, adequacy),或者心胸的滿意(contentment)。還有積極的欣賞情懷(appreciation)更有深遠的人與事的完成(accomplishment),或者功業。
 
 近三十年間,人文心理學家厭倦了幫助病人,或測試學生,因為兩者的功效有限。他們馳向「積極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的運作。這派心理學確認,滿足是個人對生命整體的評價,不是一時的感受。就是說,滿足出於許多來源,至今所知的有(1)個人行為,(2)個人與他人的共同行為,(3)單純的感覺經驗,(4)認知和智慧,(5)環境狀況,(6)個人的恆定性格,(7)偶然因素等。
 
 積極心理學於1999年召開全球高峯會議,於2002年在美國賓集凡尼亞大學舉行國際會議。我參加前者,喜聞大家不執於一見,而參考古今中外的哲理和家教思想,加上心理學知識,造生了一個心理學新名詞「精進」(flourishing),作為滿足的動力,表現人的「最佳功能」(optimal functioning)。
 
 這一心理學新方向的研究包括廣濶領域。如德國物理學家、社會心理學家和分析哲學家克萊恩(Stefan Klein)對人與時間及幸福的研究。他的暢銷書《幸福和時間的科學:應用手冊》(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Time:A User’s Guide)被譯成25種語言。它闡述人類有能力知覺時間和駕馭時間,值得學習增强。
 
 又如2000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坎德爾(Eric Kandel)對動機的生物研究和意識記憶研究,根據大腦的功能表現。他於2009年發表的論文:《記憶的生物學:40年透視》(The Biology of Memory:A Forty-year Perspective)講述大腦怎樣處理「抑鬱(depression),因而我們可以用大腦掃描診究它的發生和療理。免除抑鬱可以促進滿足,幫助人們精進。
 
 挪威生物學家和進化心理學家格林德(Bjam Grinde)發現,我們傳承古人對生活的勇敢奮鬥建造幸福,每馴服一匹馬,或者獵得一條野豬做食物,便因為自己「做得好」而滿足和快樂。這種滿足積聚在成功的基因裡,幫助遺傳。他於2002年出版《達爾文式幸福:進化指引生活及了解人類行為》(Darwnian Happiness:Evolution, As a Guide for Living and Understanding Human Behavior),說明人類進化怎樣改善生活質素。
 
 格林德研究生物學、進化學和考古心理學,提倡現代人注意大腦神經系統的作用如何改進生活中的精進功能,包括兩種運作:
(a) 應用獎勵感覺(rewarding sensation)作為長期的益處,迴避受罸感覺(punishing sensation)。
(b) 排除心理壓力和困難的生活情況,建造積極性經驗,協助進化過程。
 
2009年和2013年,專門研究遺傳學和微生理學的弗德里森(Barbara Fredrickson)相繼出版兩本很有實用性的專著,分別為《積極性》(Positivity)和《愛》(Love)。她告訴我們,愛與聯結(connection)十分重要,因為它們促進生理和細胞的長期快樂發展。她指出,愛不是言說或者送禮,而必須聯結在一起,互相分享一種心智與情感皆稱心滿意的愛。
 
同樣說愛,弗羅姆在《愛的藝術》裡說得更為詳細。他闡釋愛內涵七個要點:
1. 互相連繫,彼此用心關愛,用知識敬重。
2. 扎根現實,認識個人的根源,奮力生長,超越母親給予的安全。
3. 培養效力,用每一次成功的感覺增加信心,改善技能。
4. 統一性,認識並感覺個人與宇宙合而為一。
5. 興奮和刺激,積極按目的而奮鬥,不只反應他人的指使。
6. 生命指向,從了解世界認清個人身份。
7. 超越性,破除現有知識和執見,勤於創造,並關心宇宙創生。
 
弗羅姆確認愛即滿足的精進動力。它伴隨信心(faith)使人勇往直前,敢於思想不可思議的事,但是按現實,依照可能的限度而行,更於接受現實的基礎上,希望未來有許多可能。
 
如是說,沒有愛的人生,包括被愛和愛人與宇宙,就不是滿足的人生。
 
愛與滿足
 
 滿足和愛都是積累性的,從初生到老年,對己對人,對物與想望,盡在生活經驗中。
 
 佛經中談愛頗多,《大智度論》說的「四無量心」包含自愛愛人的心理。這樣的心是慈、悲、喜、捨兼有而沒有限量的。經說:〝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大慈以喜樂因緣與眾生,大悲以離苦因緣與眾生。〞就是說,一切都是一人與眾人的互動,用慈愛給他人幸福,用悲憫協助他人消苦,一切都在因緣(encounter)中。
 
 同一經說:〝慈名愛念眾生,常來安穩樂事以饒益之;悲名憨念眾生受五道中種種身苦、心苦。喜名欲令眾生從樂得喜樂,捨名三種心,但念眾生不憎不愛。〞最後四個字是平常心的表現,沒有執着,是自然又開放的,其中有你有我,大家和好相處。
 
 中國人理解佛智以後,把它融入中華智慧裡,成為禪智。說得最淺最詳的禪者是六祖慧能,一個未入過學校讀書的常人。他在《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裡質疑那些追慕西方極樂世界而對現實生活冷淡的人,提出這樣的見解:〝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淨土,願東願西,悟人在處一般。所以佛言隨所住處恒安樂。使君心地但無不善,西方此去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就是說,存於「彼岸」的理想佛國並不虛幻或遙遠,而是勸人在當下的世界中,踏實奮鬥,從求存的過程中活動一個高蹈的心靈,觀照現實生活,進行充實而快樂的生活。
 
 禪宗重智,表現在用心靈的「悟」代替彼岸世界理想的重要性。如是,智慧比佛國更為實用重要,「擔水劈柴」比誦經打坐有意義。現代人不用擔水劈柴,就好比「上班回家」的循環生活過程,載滿愛和幸福。
 
 從現代心理學看,弗羅姆在《愛的藝術》裡說:〝愛是滿足人性需求的最合理和最具創造性的方法。它帶給我們自在、豐富和神采飛揚的生活體驗。愛的本意是給予而非接受,它是動力而非教條。愛的要素是關懷、負責、尊敬和知識。〞
 
 愛是豐足,因為它只有在豐足安定的生活中表現,自由又同是負責,活躍又是不渝。這種生活的敍說以莊子的「逍遙游」最易明白而高雅。
 
 人生有崇高與卑下的兩端,互相對立甚至對抗。莊子認為,一切予盾對立都沒有意義,都會在「道通為一」的真實中被消弭,重要的是心靈與物質同游(神與物游),讓高飛遠舉的大鵬鳥把自己帶入美好的南冥,讓飛翔的自由而鳥覽的自由生命進入生命的「無」和「有」的安鄉。
 
 在安鄉的境地裡,負責宰牛的屠夫可以在工作中「游刄有餘」,感到滿足驕傲。物質世界只有一個,既是客觀又是主觀。對於每一個人而言,不論年紀和職業,它的貼身存在也只有一個,就是它是否重要,包括是否經得起時間和變的考驗,終身一貫。重要的長久就是滿足,不然,就是鏡花水月,不過是一時的現象。
 
滿足之道
 
 自己觀照現實,並用精神暢游幻想,可以滿足人生,與大自然同在,安吉泰祥。
 
 今天,都市多數人時常有很多抱怨,例如身累,心更累,時間不夠,更迫緊壓心,叫人感到無奈和沒有自由,更遑論豐足自在快樂了。
 
 今天小孩的累,不僅是背包的沉重之累。而且是「比不上父母要求」的累,「比不上快」、「比不上有」、「比不上貴」、「比不上高分」、「比不上好」的累。這樣負累的人生是痛苦不堪的,父母應該免除它,用智知和愛為子女帶上一條幸福的大道。
 
 在人類那浩瀚的智慧庫裡,不知多少哲人,文人,心理學家留下達至幸福與滿足的大道和行走方法。我在這裡畧引述一些,大家可以用作反省,悟出適合今時自己和明天子女的路綫和動力。
 
 *俄國文豪托爾斯泰說:〝幸福不生於外在原因,是我們對外在原因的態度轉移,一個慣於奮鬥和吃苦的人不可能沒有幸福。〞(《童年、少年、青年》)。〝僅僅為了不犯錯和免得後悔而活着是不夠的,我曾那樣活過,為了自己活着,結果毁了我的生活。直到現在,我為別人而生活,時常想着別人的幸福,我才懂得生命幸福……雖然我做得不夠多不夠好,我着實做了……我確實知道,幫助他人的樂趣乃是人生唯一可靠的幸福。〞(《戰爭與和平》)
 
 *美國文豪馬克‧吐溫說:〝當我們覺得一件事是經由自己的努力而贏得的時候,只使是最細小的一件事,也會使我們感到幸福。〞(《夏娃日記》)〝我得幫助別人,盡量給別人做事,時時刻刻都得照顧別人……一個人覺得左右為難的時候,如果乾脆說出實話來,就可以冒險前進而免除危險。〞(《哈克貝利‧芬》)〝只仗活着已經滿足了,何況還有悅目的花草,有蔚藍的天空,有林間幽幽哼着曲子的微風,有遠景的輪廓和千變萬化的雲彩……這世界彌漫着愛。〞(《鍍金時代》)
 
 *英國文豪狄更斯說:〝幸福是甚麽?是打仗嗎?不是。是鬥爭嗎?不是。幸福能令人感到可愛、親切、美好、愉快、平靜和恬怡嗎?噢,是的!〞(《荒涼山莊》)〝由於你的貪欲和狡滑,跟全世界作對的是你……我真希望愛心和忠實的力量最能充滿人間。用譬喻說,從我身上搾出來的愛情,足以淹沒任何人;而在我裡裡外外留着的,仍然足夠浸透我整個的存在。〞(《大衛‧科波菲爾》)
 
 *印度詩人泰戈爾(1861-1941)說:〝人類是初生孩子,他的力量就是生長的力量……我存在,就是生命的一個永久的奇迹……人們走進喧嘩的群眾裡去,為的是淹沒自己沉默的呼聲……老師曾對我說,一個人到了忘懷得與失的時候,就是真的得到寶貴的自己……生命可以因為付出愛而更為豐足……我們的生命好似渡過大海,大家共聚在一條小船上。死時,我們便抵岸了,各自前往各人的世界去……生如夏衣的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飛鳥集》)〝讓我不要在生活戰場上寄望盟友的支持,但願只依靠自己的力量開拓滿足和幸福的坦途。〞(《採果集》)
 
實用的指引
 
 怎樣渡越愛與滿足的人生呢?我選用兩本不為許多人熟悉的書,供大家尋味、反思和得智。
 
 1953年我中學畢業,考上羅富國師範學院,有了明確的職業目的。在那四個月的暑期中,我安心讀書。偶然,我從盧梭口中知道《蒙田隨筆》,讀了如見當年在淺水灣海底的珊瑚,美實地放發異彩,不讓天虹。
 
 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 1533-1592)是法國文藝復興的思想家,心理學家和散文家。他的《隨筆》與培根的《論人生》和帕斯卡爾的《思想錄》被譽為歐洲哲理散文的三大經典。
 
 他愛自由和生命,為當時不安的歐洲發出一個警世問話:〝Que scay-ye?〞(我知道甚麽?),叫人放低服從宗教的愚昧,衝向自主和創造。
 
 他更以博學的知識鑑古知今,用波瀾壯濶的筆調提出獨見,引人深思人類共有的思想和感情。他不是科學心理學家,卻為日後的心理學提供了精堪的人的問題,如思維,動機,恐懼,愛,幸福,經驗,行動和兒童教育。
 
 《隨筆》沒有激昂的叫喊,沒有執着的斷說,沒有道德的宣揚,只有平常的敍說。福樓拜曾對心情抑鬱的女友推荐它,勸她〝讀蒙田吧,他能使你平靜安心。〞
 
 我當年19歲讀蒙田時,卻是心田洶湧澎拜的,為他的清晰流暢的文筆傾心,為他的智慧而大開眼界。他那107篇散文道盡了人生的一切。
 
 看:〝我們之所以不能耐心忍受痛苦,是因為不習慣索求心靈上的滿足,不重視它,而它卻是思想與行為的至高無上的主宰。身體只是一種形式和狀態,而心靈則是多姿多態的,主理身體各種感覺和意料不及的變化。〞蒙田提出,只要我們思想和決定,客觀的痛苦可以成為快樂和幸福,即如對愛人的思念所感到的。
 
 看:〝傳宗接代本是自然、必須又正當的行為,我們為甚麽提起它便難為情而不說呢?我們敢於說出殺、槍、出賣的字眼,但每提到性這個字就低聲暗語,毫不坦誠面對?〞
 
 看:〝世上最偉大的事,是一個人懂得如何做自己的主人……沒有甚麽可比好好地、盡力地做人更美更合法的,也沒有一門科學可比認識到自然而好好地過此一生更為艱難。我們的疾病,最毒又蠻橫的是瞧不起我們的存在……我愛生活,並開拓生活。〞
 
 看:〝一個人在未渡完人生喜劇最後又最難的一幕之前,決不要自稱生活幸福,因為,幸福取決於安祥知足的心境,以及果斷和自信的心靈。人的一生都可能戴着假面具做人,用漂亮的言論裝飾我們的行為……但是,當我們面對死亡而扮演人生最後一個角色之時,就再沒有甚麽可裝的了,就必須講真話,直截了當地說出內心之所想所感……接受檢驗……生命不管何時結束,總是完整而全面的。生命的用途不在於長短,而在乎如何使用。〞
 
 我於此給讀者選出三篇隨筆中的名句,餘下104篇的智慧,留待讀者自己去欣賞和反思了。
 
 去年,我一家到法國南部的酒鄉波多爾旅行,其中一個高潮是訪遊蒙田上下三代人的莊園,那高塔直插藍天的大宅所展現的不是奢華而是平穩。蒙田曾經擔任過小鎮的鎮長,卻愛平淡生活,敍記苦樂和滿足人生的獨見。
 
 蒙田在歐洲寫作的時候正值中國的晚明時期。在中國歷史中,長達276年的明朝上承外侵內患的宋朝和下接外族統治的清朝,國家在動盪掙扎中渡過,容納了外族文化的智慧和悟覺,放發出多元文化整合的異彩,作家陳繼儒生活期間,不謀仕途,只求自足自賞,渡過人與自然融和的幸福人生。他用了三十多年時間建築清靜優雅的「讀書台」,敍述人情及人生的道理,名為《小窗出記》,呈現194條的做人格言。
 
 如今,請你閒坐窗前,靜聽他悠悠淺說。再有興趣的話,找一本原書細讀深思,肯定可以幫你走上滿足幸福之路。
 
 〝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襟度,臨喜臨怒看涵養,群行群止看識見。輕才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寛足以待人,身先足以率人。〞
 
 〝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還有迷,總不如自悟之了了。意興從外境而得者,有得還有失,總不如自得之休休……居軒冕之中,要有山林的氣味,處林泉之下,常懷廊庙的輕輪。必出世者迉能入世,不則世緣易墜。必入世者方能入世,不則空趣難持。〞
 
 〝己情不可縱,當用逆之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人情不可拂,當用順之法制之,其道在一恕字。〞
 
 〝眼裡無一點灰塵,方可讀書千卷,胸中沒些渣滓,才能處世一番……剖去胸中荊棘,以便人我往來,是天下第一快樂。心地狹窄,凡事計較利害得失,怎樣可能享受安寧幸福?〞
 
 〝打透生死關,生來也罷,死來也罷。參破名利場,得了也好,失了也好。……話隱愜中年,山廬枕墓田……若非睥睨乾坤,定是流連光景,半瓢白酒初醒,一卷黃庭高枕。〞
 
母親的心足
 
 我母親生於1900年的清末年代,幾經中華民國,抗日戰爭,人民共和國,移民加拿大,於2006年圓寂往生。
 
 她沒有機會讀書,卻承傳了中華文化的書禮智慧,以及耕作生產的道理和習慣,持恆奮鬥人生,直至101歲仍然種菜燒飯,律己顧人,樂在其中。
 
 她一生歷經愈十次的大得大失,從來無怨或氣餒。那些得失是富有又一時即全部失去的,一如逃難、天災、或被鬥地主等。最後一失不限於財產盡劫,而且是基本人性尊嚴的抹殺。但是她能夠逆來順受,履險如夷。
 
 忍和恕是她的最大力量。達觀是她的最强態度。我記得她教我勞動說:〝世上只有一樣東西是愈用愈多的,就是體力。〞
 
 從1990至2006的16年期間,我回港居住,母親住在多倫多我哥哥家中,我每年回加看她兩次,在有限的時間煮她喜歡的食物孝敬她,並陪她玩紙牌和談天。每次相見,她都細問我的工作和生活瑣事,然後鄭重地說:〝我心足矣,十分心足。〞總結她的人生。
 
 母親泛信天地神明的超人力量。她接受生死有定的事理,對於死後往生之事她心存恐懼,因為不知。在生活中,大概因為多次流離失所。她很怕不識路和趕不上路。面對死亡,她曾多次問我,人死之後踏過「奈河橋」,不知怎樣走和走向何方?我告訴她,到時即有她的父母和親人迎接,即如她多次歸鄉一樣,她就感到安心了。
 
 中國民間相信「蓋棺定論」,一如許多西方智者,因為人的滿足與時並進。我回想母親一生的許多事情,可以定說,她過了成功而滿足的一生,她的一生有意義,豐足而且幸福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