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人類是通過知覺認識「真」和「假」的。
 
 知覺由學習、記憶、期待、注意、和經驗所塑造。
 
 一切知覺,都由物理或化學刺激神經系統,生成符號。
 
 據上述說明,心理學給知覺這樣定義:「人們對感官信息進行組織,分析,及解釋,引生對環境的了解和表達。」
 
 怎樣用科學方法實驗和證明這樣複雜的心理過程呢?一切都出於偶然,由一系列人們感官對相同景況的不同時間反應的發現開始。
 
 反應時間是可以度量的,成為數據,由科學家進行各式樣的比較和計算,然後作出假定和檢證。現代心理學即時展開。
 
眼見的倒像
 
 1604年,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J. Kepler)用新光學儀器發現,眼睛前的晶體是一個透鏡。它折射來自物體的光綫在眼內視網膜上形成相關的圖像,再由神經衝動傳至大腦皮層。他啟開一個新時代,讓「眼睛是某種照相機」的看法廣面流傳。
 
 因為照相機所視的圖像是倒置的,所以,人的眼睛所見孰真孰假的問題,亦成為流行疑問,困擾心理學家約300年。
 
 三百年不在虛空中渡過。數十位各方學者努力探究幾個基本問題:
* 見過的東西怎樣存入大腦?又怎樣重新回憶(recall)出來?
* 我們每見一件東西,都用語言配上一個名字,然後,經過時空變換,又用名字講述。有人說這是「學習過程」。那麽,學習(learning)又是怎樣發生的呢?又怎樣存在心中,長久存在?
* 學習是有意義的。或說學習成功由意義證明。就是說,如果學習沒有意義,例如强記無義字母,只是强記,不是學習。
* 德國哲學家康德(E. Kant)提出,人們用智能(intelligence)給看過的物體配上意義,而智能是天賦的,不由任何學習所改變。所以真假由智能決定。
* 英國哲學家洛克(J. Lock)主張,經驗幫助人類解譯事物,而經驗不是天生的,是人們活動和學習的結果。所以經驗決定真假。
* 知覺是生理功能,抑或是心理功能?
* 還有其它問題,如幻覺,腦半球錯覺,自動記憶,夢等。
 
十九世紀末,心理實驗空前發展。1897年,史特拉頓(G. Stratton)親自當小白鼠做實驗。他整天夜戴上一雙特製眼鏡,通過它看到一切東西上下倒置,即如照相機所見一樣,為時七天。
 
 始初,他在家中走動和拿東西都極困難,時常要閉起雙眼,憑着記憶做活動。到了第五天,他習慣了,一切無阻。再過兩天,他看見家裡的一切都「十分正常」。
 
 然後,他除下眼鏡,用自己的眼睛看,竟然「甚麽都不對」了。他極力用了一天時間伸手摸着生活,最後恢復「自然」。
 這實驗顯示一個重要的發見:「人的空間視覺能力是學習得來的。學習可以扭曲這種能力,又可以把它變為自然。
 
 到了20世紀50年代,心理學家熱心做錯覺研究。他們製造各種不同的圖像做實驗,得出的結果證明,「知覺由思維決定」,不由眼睛、視覺神經、或者大腦神經皮層細胞決定。
 
 我們稍看下列三圖。
 
 圖一      圖二      圖三
 
 你於圖一看見一個白色的三角形嗎?心理學家認為那是「高級心理過程」造成的。它並不存在,卻是真實的。可見,一個人看見的東西可能不一定是客觀實體,而是知覺的產物。
 
 圖二的斜綫存在長方形之後面,是對齊的。
 
 圖三的人像是一位時髦十足的貴婦,又是一位鼻大無牙的老婆婆。在實驗中,有些人只看見其中一個,不論怎樣嘗試亦看不到另一個。另一些人則一眼便看到兩個。對此,心理學家無法提出有理的解釋。
 
 在數十年間,形形種種的圖像出現如雨後春筍,十分熱鬧。諸如「形基」(figure-ground),透視大小,移動,掩飾等等,最後引生格式塔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的誕生。
 
 然而,知覺不單是視聽,而且是種種感覺。有實驗顯示,一群饑餓者看見一個麵包很大,一群吃飽了的視者看見同一個麵包,說它很小。這裡面更涉及人們對語言意義的認識和應用。最直接的,說明需要(need)與心境(mental set)亦影響知覺。
 
 發展下來,心理學家好像大孩子玩厭了自己滿房子的玩具,回頭觀望,覺得自己在循環走路,經過諸如「形狀知覺」,「運動知覺」,「深度知覺」,「整體知覺」,和「直接知覺」等,最終走回起點,只能確認知覺是人們接連世界、認識世界,表達世界的橋樑。
 
關鍵的總結

 儘管心理學在百多年間探求知覺過程的真相沒有產生完整的解釋,他們多采多姿的實驗和學說,大程度地影響現代社會的發展。其中一環是「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的誕生,研究個人與群體的互動,以及群眾心理怎樣推動或破壞社會。
 
 19-20世紀出現許多發明和集體互動。航空是一次重要的發明,戰爭是一項集體厮殺的活動,意識形態鬥爭更把人推向無窮的敵對。在這些大運動中,心理學扮演了中心角色。
 
 二次大戰爆發以後,美國需要訓練大批飛行員,成立一個「美軍航空人員航天心理學計劃」,由吉布森博士(J. J. Gibson, 1904-1979)研究「深度知覺測試」,幫飛行員準確地起飛和降落戰機。
 
 吉布森出身普林斯頓大學,後來更受格式塔(Gestalt)心理學創發者科夫卡(K. Koffka)的影響。但他亦是一位生活心理學者,喜歡從生活而非實驗室研究心理問題。
 
 他出生於美國中部一個小鎮,父親是鐵路巡視員。他說:〝我8歲時從火車上看世界,已經知道知覺是怎樣的。從車頭前望,世界向外擴展。從車尾前望,前景在內向流動。〞
 
 後來,經過長期探索以後,吉布森於1979年出版《視知覺的生態學方法》(Th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Visual Perception),用哲學方法否定知覺的認知關係。他主張,人們直接知覺環境中的刺激,不通過認知過程。這一論點引起很多爭議,尤其因為學習的前奏是知覺。而且,許多知覺過程並不直接,而是經驗的記憶結果。
 
 不過,吉布森揚言:〝一個世紀以來,人類在知覺研究中所得的結讑微不足道,從感覺研究中所得的知識亦不一致……我們必須有一個新的開始。〞
 
 他主張心理學家研究「生態知覺」,探索人們怎樣在環境裡選擇一些有用的「物」和「動」,進行知覺和反應。他又指出,思維、學習、意識和動機等概念都包含在「生態心理學」(ecological psychology)之內。在他的《生態心理學》面世兩年以後,他便與世長辭了。該理論至今沒有得到太多心理學家的重視。
 
 根據1991年《心理學報》的總結,知覺的探究方法有三,分為「神經生理學式」,「認知學式」,和「吉布森式」,各式並不互相排斥,可以有創造性的結合應用。
 
 可以確定,知覺的探究一直是心理研究的必要問題。它是研究院生的必修課程,終極決定人們怎樣識「真」認「假」,進而確定人生意義。
 
結語
 
 知覺是心理學研究的中心課題,因為它說明人怎樣認識世界與人生,又怎樣反應其中的一切,包括動的和靜,實的和虛的,客觀存在的和人心創生的。
 
 正因為人是宇宙萬物中的主宰,又是其中的一部份。又因為人通過符號和語言認識世界和表達心意。兩者的關係就十分複雜了,不是客與主的對峙,是客主如一。
 
 我不能用一篇淺說講清楚知覺的運作過程和作用,但是我希望通過故事和數百年的實驗例子,引起興趣,同時讓讀者站在故事的中央,貼身地了解知覺的許多可能的運作,從而悟見它的真實,亦認識自己的真實。
 
 心理學家吉布森曾經坦白指出,一百多年的心理實驗沒有達成可觀的結果,因為沒有對準問題。他主張用生態方法研究知覺過程,這恰巧是我於上篇的舉例。他又曾為空軍研究視覺三維空間,取得一定的結果,幫助飛行員執行起機和降機的任務。
 
 我讀心理學的時候有一位同學曾經是二次大戰中英軍的飛行員,三次作戰生還。他告訴我,空戰沒有甚麽「技術」可言,一切都是命運。他說:〝你駕機在空中面對敵人,一面運作飛機在三維空間裡飛行翻轉,一面試用機槍掃射同樣翻轉的敵機,根本沒有時間「看」,只能隨意翻騰,心想如何結束歸返基地,做一個生還者。〞他後來相信命運,快樂地生活。
 
 把這位同學的「真言」聯結本篇所設的縱橫問題和知識。我們可以回歸本篇原題:怎樣認識「真」和知識「假」。
 
 「真」是truth或reality,又是存在或虛無。
 
 「假」是false或unreal,或者虛構,甚至欺騙。
 
 貼身說,「我」怎樣認識真實(reality)中的一切呢?一般是通過學習和運作,加上記憶。至於幻想和創作,同是「我的真實東西」或者生命。
 
 總言之,我們學心理學,不是為了獲得分數或者學位,而是要理順生命,希望有效做人,做一個自我完成的,有意義的,滿足安樂的,同宇宙生命及親人共同進退而發揚人性和潛能的「真人」(authentic person)。本篇淺說,簡單地勾劃出這任務的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