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心理壓力原是一個醫學發現,學名為「全面適應症狀群」(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 簡稱 GAS),長期影響病人心理與健康。創始人塞爾伊(Hans Selye, 1907-1982)後來經過30年用白鼠在實驗室做生理研究以後,再聯結人的狀況,迎應美洲社會的巨大變化,使壓力成為各界專注的「社會和經濟問題」。如今,「壓力」已經成為威脅人類福祉的最嚴重問題,由小孩到老年人,幾乎無人幸免,亦沒有任何社會可以逃避。
我執筆寫此淺說,想起32年前一本暢銷心理學書,名為《他們全部長大而無地可去,青少年危機》(All Grown Up and No Place to Go: Teenagers in Crisis),作者是美國兒童心理學家埃爾金德(D. Elkind)。該書所以風行美國,是因為它說明,那最先進富裕的國家,怎樣無能養育兒童長大成人。
作者用216頁的篇幅,詳述現代生活模式及家庭狀況怎樣失責,把青少年推入危機,前途暗淡不明。我今天重閱該書,發現作者所提的問題比30年前更馳嚴重,所提的補救方法更顯薄弱。
根據2015年2月「美國壓力研究院」的報告,在列明眾多統計數字之後,明告人們:「壓力正在殺你」(Stress is killing you)。
今天,在太平洋另一邊,我聽台灣的蔡英文登基演講說:〝年輕人要有未來……請給我們一點時間。〞前一句的背後說明,青年人此時沒有未來。後一句亦不能引人激奮。今天,人們的時間用微秒計算,不能等待。
下面,我們看怎樣避免和舒解壓力,父母又能怎樣幫助子女成長做人,用積極行動邁向快樂的人生美境。
認識壓力
壓力是一種緊張和壓迫的感覺,可能由外加的「要求」(demand)或內湧的「需求」(needs)生成。
所以,原來醫學名詞GAS《全面適應症狀群》很是傳神,例如,上司要求你於午飯前提交一份《報告》,你即時趕緊完工,是一個「適應」問題。又例如,母親要求你考試取得最少80分,你所受的也是一個適應問題。這兩者都是外加的。
例如,你喜歡一位女同學,猜想她喜歡一位「有型」的男生。於是,你一方面向雜誌尋找合時的形像和衣物,同時「整裝」自己,穿起高跟鞋,高領恤,和梳亂頭髮,希望討好她。這些要求都由你內心產生,再由你進行適應,等待她喜歡你。盡是壓力。
又例如,你從小缺乏安全感,因為在經驗中,你父親是大學教授,家中書室堆滿書紙,盡是不准你沾手的。你內心覺得要達到父親的境地十分困難,感到自卑,又不能對父母說。這種感受需要適應,就是壓力。它無形無聲,卻是揮之不去的東西。
再舉一個內外兼施的壓力例子。你「玩」手機的能力很高,得到同輩讚賞。但你現有的手機像數不高,本來還可以應付你的需要。這天,你一位同學出示他的新手機,像數比你的高10倍,可以玩十分高級的遊戲。你想盡自己可能有的辦法,知道一定無法獲得一如同學所有的手機。你悶悶不樂,更深感世界不公平。於是,你恨同學,恨你父母,恨這世界,甚至恨自己。你不能適應生命現實。這是壓力。
讀者可以從這些例子引申出100個例子,發生在不同人的身上。而且,每一種壓力放在不同人的身上,有人會如水過背,壓力甫出現即不存在。有人則默默承受,感到壓力愈來愈重。
若然你自問,或試問一位好朋友,有否在生活中感到壓力,很可能得到回答說:〝沒有〞或者「不覺得」,甚至「絕對沒有」。然而,事實說明,這樣回答的人,很可能「身受壓力而不知」。尤其是持最後回答的人,可能在受着「必須否定,因為不能示弱」心態所孕育着的壓力。就是說,不少壓力是承受者「感而不知」的,或者「感而不認」。
你認識這麽一個人嗎?他有一個「趕時間」的習慣,不論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平靜地進行。例如,日常外出之前,一定三番檢示是否關好窗戶,然後急着重復按電梯,再去趕車。如果乘飛機遠行。他一定在家等到計好時間的最後一分鐘才動身。然後,臨出門前有電話來了,是一位好久沒聯絡的朋友。他接電話一邊對話一邊看時間迫緊,內心十分焦急。等到他趕緊到達機場,袛能飛步「入閘」。在全部過程中,他心急如焚,血壓高升,驚恐地猜想趕不上飛機的種種可能後果,壓力愈演愈大。
他是一個「習慣受壓力者」,不會改變,也不研究頻密壓力加身的可能惡果。假如他結婚與一位「心急」的太太一齊,經常會因為處理時間的不同習慣而爭嘈,給兩人增添「不必有」的經常壓力。
不過,心理壓力不一定是壞的。適當的壓力可以增加工作效能,取得更好的結果。例如,短跑運動員在比賽中可以創新記錄,就是因為求勝的欲望在短時間動員跑步的全身功能。又如一個人立志做一位出色的戲劇演員,準備好一切,等到出場時感到滿場觀眾的期待,演出特別傳神。
這兩個例子中的主人均能受到壓力的「積極效應」,因為他們平時做好了「適應」的準備。相反,假如一位演員平時準備不夠,出場時感到心慌,忘記原來自以為背熟了的台詞,可能即場崩潰。
近年時有新聞報導,一位「品學兼優」的「尖子」從上海來香港求學,結果「無故自殺」身亡。人們對這樣一則新聞會感到「婉惜」,很少人會究其原因在「不能適應」,即受到過大的壓力。所以,壓力不與個人的智能或能力相關,而與個人的適應能力有關。
我在餐館打工的時候,時常聽一些老華僑敍說人生。他們都是以「賣豬仔」方式遠到加拿大做勞工的「生還者」,歷經無限生疏、虐待、弧寂、體力折磨而最後得勝的。據他們說,支持他們應付各種艱苦挑戰而勝出的,是中華智慧沉澱在他們身上的「逆來順受」和「隨學隨用」精神。
這精神包括「接受挑戰」,不逃避亦不反抗,認清現實和責任,然後順着要求設法「受着」。這便是「適應」有效的過程和方法,對新的挑戰進行學習和控制,由「隨用」解決「逆來」的一切要求。
把老華僑的奮鬥和「生還」放入心理學的「適應」概念中看。我們了解到「適應性」(adaptiveness)即是「適從」(fitting)。就是說,適從者首先接受一種挑戰(或者要求)所派定的現實,努力使自己融合入其中。這不等同消極的屈服或服從,因為主體一定保留着他自己的個性和主動力。
主體本身擁有一定的能力資源和態度,以及目的。他運用「靈活性」(flexibility)進行觀察和學習,最後以「新」的能力和方法迎應挑戰,並「馴化」(acclimatize)。陌生環境的要求。
中國人素有「入鄉隨俗」的做人態度,所以能夠移居到全球的陌生地方適應生存,不但消解種種內外壓力,而且達到昇華(Sublimation)的勝境。這種認識、接受、靈活融合、學習、超越挑戰的過程相當複雜,卻是適應的最佳經驗。
心理學分析今天人們的壓力問題,發現最大的難關在不認識和接受日常生活的種種挑戰,用很多精力資源進行否認和抗拒。例如,學生面對考試,首先否定它的作用,繼而在不得不參加的情勢下,埋怨試卷的問題太難。結果在心理掙扎中渡過了時間,再埋怨時間不夠。這每一項「反對」都消磨精力和時間,引生「失敗」,演為重重心理壓力。
兩種自我兩種精力
每個人的活動和適應都必須動用精力(energy),而每個人的精力資源都不同,視乎他在生長發展過程中怎樣開發和儲存,以及他消耗精力的模式。一般說,不能善用精力資源的人會感到壓力,因為他總是不夠精力。
精力有兩種,即庫存精力(reserved energy)和循環精力(recurrent energy)。
第一種是從童年、少年、青年時期的健康生長發展而得的,逐部積存,終身受用。
第二種是每天消耗和回補的,人們在活動中用去精力,可以通過鬆弛,休息,康樂活動和睡眠獲得回補。但是,假如一個人整天緊張和擔憂,不能休息和缺乏睡眠,用掉了的精力便不得補足,他的身體和心靈受損,不能正常活動,可能生病,甚至失去生機。
每當一個人因為壓力而不能補回他每天的循環精力,他需要向庫存精力進行透支,久而久之,用光他擁有的精力資源,再沒有精力應付生活所需了。
健康的人生依循一定的程序和環境逐步發展,不是一時的成就。
健康人生的形成過程相當複雜,牽涉到大量人和事的綜合影響,從家庭到學校到社區,經過時間和人的變遷,促成每個人的自我認識和自我身份,構成他的生命目的和意義。這些又反過來塑造他的做人態度和方法。
簡單說,健康的成長和不健康的成長給個體造成兩種不同的「自我身份」(Self-identity),分別導向相差很大的人生狀況和結果。
第一種是「統整式成長」(growth by integration)。第二種是「替代式成長」(growth by substitution)。
第一種小孩生長在一種有關愛,規範自由,辨認力,自主嘗試和尊重個性的環境中。他的家庭、學校、和社區生活都容許並鼓勵他經歷豐富多樣的經驗,從中發現(a)自己的情感、思想、興趣、信仰如何與他人相似與不同,(b)學習自己的文化傳統,以及一些與他人相似的常識、技能、和習慣。
生長發展是一個需要時間的過程。讀者可以在春天細心觀察一塊嫩葉怎樣在大自然的和熙養分下逐漸由小變大,顏色由淺變深,葉脈由矇矓變為清晰,發生在大概一個月的時間內。人的生長則需要十二至十四年的長時間。人的「樣子」和「性格」亦不同樹葉那樣一律,而是每個人不同的。人需要的「生物營養」和「心理營養」十分複雜,不能於此簡單說清,以後將於另篇詳說。
讀者可以在自己熟悉的家庭細心觀察三、四位小孩的成長,細味他們的異同,跟他們分別傾談,了解他們的性格和志向,應該是有趣的事。
於此,我們指出,一個人的「心智結構」(mental structure)如果在統合的生長發展過程中形成,可以保全(conserve)精力和少有壓力。這樣的人具有明確的「自我身份」(Self-identity)和「自我知識」(Self-knowledge),足以運用最低的精力達成最大的效應。亦即善用精力適應生活中的大小事情,成全快樂滿足的人生。
我們回頭說第二種小孩,即「替代式生長」的小孩。他們凡事遵照他人的式樣或者吩咐行事,鮮有自己的興趣和主意。甚至情感亦學習他人的樣子,例如在音樂會裡看見別人拍手便拍手,高叫便大叫等。這種人長大以後喜聽「道聽途說」,凡事問他人應該怎樣做。他們逐漸形成一種「拼揍式自我」(Patchwork self),沒有獨特的個性或人格。這種人容易感到沉重的心理壓力,一來因為缺乏防禦能力,二來因為他缺乏做人宗旨,一切隨風而飄,在今天風雨飄搖而多變的社會環境下,壓力無處不在。
必須指出,極端的執見者雖然具有獨特的身份和個性,卻因為「嚴執己見」而備受來自外界及內心的壓力。這種人表現出「完美主義精神」,凡事必須做得最為完美,自設標準。這種人很難在工作中得到滿足,因而時常承受沒有做好的壓力。
一個凡事必須親力親為而不接受他人合作或幫助的完美主義者,時常因為不滿而感到壓力。比對一個凡事依照他人的樣式做事的拼揍式自我者,兩人所受的壓力,雖然本質不同,其傷害則是相似的。
中國人素來謹守中庸之道,做人和任事均以「順應自然」為準則。我們的「適應」能力表現在「生長有序」和「作息有間」的態度上,不但孕育充分的庫存精力,而且補足循環精力的消耗,所以能夠駕御社會人間的無常變化,到達「隨遇而安」的「化境」。這似乎是消弭心理壓力的最妥辦法。
時間的壓力
讀者有頻頻看手錶的習慣嗎?若然有,你在承受着時間的壓力。時間是人的創造,如果有人承受它的壓力,實是主客不分了,應該改善。
禪智說,每個人都有「三間」,即時間,空間,和人間。終極地說,誰人能夠和諧人間,圓融在人我之間,那麽,時間和空間都自然在順利遊走之中了。就是說,人生與人為本,其它都是邊皮的事情。這道理不玄虛,可以從奮鬥實踐中證實。
試想,你能給自己多少時間呢?能夠給親愛的人多少時間呢?能夠給社會大眾多少時間呢?若然你在日常生活中妥善安排了第一和第二個問題,你不會有時間的壓力,亦沒有空間壓力。如果你在處理好頭兩個問題之餘,可以貢獻社會福祉,可以在心安理得中回應人生了,更不會感嘆「生之有涯」。
有一位美國心理學者做這麽一個調查,向3000位中年人(30-45歲)問:〝你怎樣過日子?〞結果顯示,絕大多數人(94%)說他們在「無聊」(boredom)中渡日,忍耐着沒有意義的工作,繁瑣的家務,不能放鬆的休閒時刻。有79%的受問者說他們在等待未來,等待經濟好轉,等待有機會旅遊。
我們從這些問答的背後,清楚看到美國人的無聊出於缺乏工作和生活目的和責任,因而感到被動,等待諸多的他動來滿足人生。
等待的壓力來源很多,最普通的是你想即時獲得滿足而不得,而時間則穩步一點一滴地過去。你處在無可奈何之中,沒有明顯的補救辦法。
認識和反思統計
現代社會重視科學調查,產生各式樣的統計數字。在「輿論統治」的現實中,有不少統計是偏差的,誤導大眾。但也有些統計是公正的,引動反思。試看美國人怎樣在消費主義經濟下拋棄傳統,使家庭變異,影響11-15歲少年的正常生長發展。
★ 1981年的統計顯示,1.3百萬少年酗酒。300萬少年因醉酒在家中、學校、公路經驗危險問題。這些問題逐年增加,更由酗酒演為濫用藥物。
★ 每年有1.3百萬少女懷孕,其中47%決定產兒,造成複雜的個人和社會問題。不少初中學校設有育嬰室照顧學生的嬰兒。
★ 每年有5千少年自殺身亡。試圖自殺不成的人數為此數的50倍,其中用槍自殺的少年逐年增加。
★ 因為營養失調和無聊,37.6%的少年痴肥,沒有補救辦法。
★ 少年犯罪成為學校的日常問題,全國初中每月有2.4百萬次偷物,10萬次搶物。
★ 每年有超過100萬兒童和少年離家出走,其後果無法追查。
★ 由幼稚園到高中,39.8%學校有學生持槍結黨,造成恐懼。有33.9%學生受暴力傷害。
有82%學校設有警員協調師生爭執,保持學校安全。
有82%學校設有警員協調師生爭執,保持學校安全。
上述統計不成系統,卻是「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和「美國教育部」所報導的,企圖說明一個日愈嚴重的事實:美國兒童和少年有太多人在失常的環境中長大,受到壓力打擊,更缺乏健康人生的式樣和經驗。
變非進步
社會心理學家指出,近60年間,美國家庭在社會巨變中進行「變換」(permutation),以至父不如父,母不如母,子女在擔憂中長大,不知身份和地位。
著名學者奈斯比(John Naisbitt)於1982年在《大趨勢》(Megatrends)指出,〝袛有7%的美國人在安定有序的家庭裡長大發展成人。〞我們今天於30年後回顧景況,可知有多少人未曾得到健康家庭的養育,承受多重的傷害。
最大的傷害是地位不明和關係不定,影響青少年的生活現況和人生展望。
與此同時,美國社會亦經歷巨變,其中最大的變是「不適應變」。奈斯比於1999年出版《高科技,高感應》(High Tech High Touch),說明美國人陷入一個「科技麻醉區域」,不能自拔。
通訊科技的普遍應用固然改變每一個人的定位和人際交通,不需多說。奈斯比所要透露的,是網上的許多「暴力遊戲」直接驅使人們暴力行為,造成每天發生的殺人悲劇。而設計和推銷這些遊戲的竟是「五角大樓」的尖端研究隊伍。是美國軍部需要用這方面的盈利支付它向全世界的舉戈活動。
這樣的行徑是「合法的」。該書第110頁指出,1989年,美國最高法院判定,不准任何人阻止兒童取用描劃暴力行動的信息用具。作者明說:〝暴力已經穿上幽默、好玩、高娛樂性的行為外衣,成為今天美國文化的新內容,叫人們隨手購買,下載,神入其中……必須等到我們認識暴力正在毒害我們的精神(spirit)和兒童的心靈(soul),我們必須付出龐大的代價。〞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許多人今天羡慕美國的學校和社會「進步」,馳之若鶩,不惜動用巨大資源和關係,送子女到彼邦讀書,同時傚仿「美式生活」。我們嚴肅地反思上述情況,應該看清「進步」(progress)的面貎和意義,看清物質化和科技化怎樣腐蝕人的安泰吉祥,剝奪人的健康發展和奮鬥精神。
心理健康
近年出現的「進化心理學」(evolutionary psychology)研究現代人在多變、劇變、速變的社會中生存和進化,提倡人們積極生產、創造、安心、和提昇精神,超越一切心理壓力。
請看下列問題,檢討你自己的生活和心理情況,用正面的「是」或「有」回答問題:
1. 我有三兩朋友坦誠傾談。
2. 我自主生命,有目的和意義做人。
3. 當我感到煩悶和悲傷之時,我有理由幽默地笑,誠心地感恩。
4. 我有表達心意和情感的能力,用語言、唱歌、繪畫、寫作。
5. 當我感到不安和被壓倒(overwhelmed)的時候,我可以靜觀變化和自救。
6. 我愈是忙碌,愈加注意睡眠、飲食、運動。
7. 我樂意接受善意的批評和可行的建議。
8. 我有己見和行為宗旨,同時欣賞他人的見地和行為樣式。
9. 我有自己的審美態度和價值,喜歡美的東西。
10. 我能夠並習慣照顧自己的生活起居,必要時可以給自己烹煮美食。
11. 我孝順父母和尊敬長輩,亦教導子女學習同樣的孝道。
12. 我有責任心,凡事全力以赴,並負責結果,不論對錯。
13. 我關心舊雨新知,遠親近鄰。
14. 我對自己的文化傳統,歷史概要,風俗習慣,地理山河,均保持日新的醒覺。
15. 我熱心參予節日慶祝。
16. 我親近和愛護大自然的生息。
17. 我有自豪的大小成就,屬我所有。
18. 我有內心的英雄模範。
19. 我憧憬未來,明天,一月後,一年後,憑着努力取得更大滿足和安心。
20. 我有內心秘密,由良心規範保存。
21. 我有慈悲心,同情受苦受難者,給予可能的幫助。
22. 我有恒定不移的自信心。
23. 我信仰宇宙的生息動力限制一切人為權力,愛護生命。
24. 我有私愛,對人對物,對我喜歡和尊敬的一切。
25. 我一定不做自己沒有能力做的事。
26. 我積極做需要做的事,而且即時開始。
27. 我每天早晨知道當天要做的事,晚上檢討是否做好。
28. 我樂於接受他人的幫忙,心存感激。
29. 我能夠安穩地應變,採用多種變換方法。
30. 我滿足於健康安樂的生活,不貪求繁華富貴。
2. 我自主生命,有目的和意義做人。
3. 當我感到煩悶和悲傷之時,我有理由幽默地笑,誠心地感恩。
4. 我有表達心意和情感的能力,用語言、唱歌、繪畫、寫作。
5. 當我感到不安和被壓倒(overwhelmed)的時候,我可以靜觀變化和自救。
6. 我愈是忙碌,愈加注意睡眠、飲食、運動。
7. 我樂意接受善意的批評和可行的建議。
8. 我有己見和行為宗旨,同時欣賞他人的見地和行為樣式。
9. 我有自己的審美態度和價值,喜歡美的東西。
10. 我能夠並習慣照顧自己的生活起居,必要時可以給自己烹煮美食。
11. 我孝順父母和尊敬長輩,亦教導子女學習同樣的孝道。
12. 我有責任心,凡事全力以赴,並負責結果,不論對錯。
13. 我關心舊雨新知,遠親近鄰。
14. 我對自己的文化傳統,歷史概要,風俗習慣,地理山河,均保持日新的醒覺。
15. 我熱心參予節日慶祝。
16. 我親近和愛護大自然的生息。
17. 我有自豪的大小成就,屬我所有。
18. 我有內心的英雄模範。
19. 我憧憬未來,明天,一月後,一年後,憑着努力取得更大滿足和安心。
20. 我有內心秘密,由良心規範保存。
21. 我有慈悲心,同情受苦受難者,給予可能的幫助。
22. 我有恒定不移的自信心。
23. 我信仰宇宙的生息動力限制一切人為權力,愛護生命。
24. 我有私愛,對人對物,對我喜歡和尊敬的一切。
25. 我一定不做自己沒有能力做的事。
26. 我積極做需要做的事,而且即時開始。
27. 我每天早晨知道當天要做的事,晚上檢討是否做好。
28. 我樂於接受他人的幫忙,心存感激。
29. 我能夠安穩地應變,採用多種變換方法。
30. 我滿足於健康安樂的生活,不貪求繁華富貴。
若然你對上列30條文用是或有回答了20條,恭賀你,說明你能夠適應當前生活,駕御壓力的侵害。假如你肯定全部條文。你應該安泰吉祥,做自己滿足快樂的人。
小結
上面的敍述說明,心理壓力已經是人類今天生活的一部份,因為它的傷害太大,所以必須得到注意和控制。
我希望說清下列要點:
(一) 我們今天生活在時間、空間和人間,前兩間都被速變壓縮了,引生適應的困難,同時亦變換了人間的各種關係。然而,人間如故,重在關愛和情,更重要的是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我說了一些健康生活的方法,希望有用。
(二) 時間是人類的創造,所以我們必須學習做它的主人,妥善運用。從小養成善用時間的習慣十分重要,父母可以用心教導和協助。
(三) 庫存精力是健康之本,一定不能因為工作或任何理由透支。最重要的是每天補足循環精力,做事做人都保有餘力。
(一) 我們今天生活在時間、空間和人間,前兩間都被速變壓縮了,引生適應的困難,同時亦變換了人間的各種關係。然而,人間如故,重在關愛和情,更重要的是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我說了一些健康生活的方法,希望有用。
(二) 時間是人類的創造,所以我們必須學習做它的主人,妥善運用。從小養成善用時間的習慣十分重要,父母可以用心教導和協助。
(三) 庫存精力是健康之本,一定不能因為工作或任何理由透支。最重要的是每天補足循環精力,做事做人都保有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