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中學時閱讀大仲馬的《基度山恩仇記》,看過中譯本又找英文夲讀,然後來回翻閱比對一些情節,好不快樂。那時候一個暑期,每天早上與同學打球,午飯後躺下來看書,沒有掛慮或期望。如今中小學生多數在暑期中補課,以及學習繁多的東西,等同沒有自由自在的時光。時代進步,好像就是叫人忙着,承受心理壓力。

  我從大仲馬得到的最深印象,是作者通過整部小說所說的主题,就是他在結局一封信所寫的:"在上帝揭露人的未來以前,人類的一切智慧都包含在這四個字裡:等待和希望。"

  如今一晃60多年,我今天早醒,忽然想起那段快樂讀書的時光,咀嚼大仲馬之言,又再退後8年,想起在鄉間捕魚之樂,以及村民的生活智慧。

  在惠陽新墟附近的一條小村,名為「大山吓」,姓張的,是我母親出生之地。那年,我逃過日本鬼子在香港的肆虐,回到母親祖家暫住,過了17個月的童年美好的時光,許多事情至今縈徊心潭,每想起都美味無窮。

  顧名思義,大山吓落在大山之下,有一條溪水由高山流下,長年不息。村民引水入村,所以家家户户都可以從溪流掏水應用,十分方便。

  記憶有一次下大雨,我舅父預知大雨降臨,在田野中一段較濶的溪程用竹織挿在溪中,只讓水流通過,不讓魚兒通過。他又在鼓漲起的溪水上面横裝一個三尺寬的竹織平台,讓通不過溪流的魚兒被迫隨水登上台面,在淺水中跳動掙扎。

  此時,我們分别坐在溪流两旁的人,手把魚網,每見有魚「上灘」,便快手將它捞起,欣喜極了。

  小溪的魚不多也不大。有時候一齊上灘三四條,如果不快手全部撈着,就有魚「漏網」逃走了,叫人感到可惜。有時候,我們等待好一段時候(那時沒有時鐘計算)都不見有魚上灘的。此時,我們衹能耐心守候,希望快些有魚上來,愈大愈多愈好。簡樸的農村生活,就是那樣。

  今早我閑躺在床上想起往事,忽然想到不用等候亦不讓有魚漏網的方法,奇怪為何村民不用呢?我想,用同樣的裝置,在平灘的終點加上一個寬大用麻繩織成的魚網,讓上灘的魚兒全部經過竹灘以後掉入網內。這樣,人們坐在溪旁,不用緊張等候魚兒上灘,不用快手捕捉,只是過一段時間便把落網之魚捞起。

  我很想時光倒流,讓我把自己這「創想」説給舅父他們聽,博得讚許。一陣,我又想,也許村民早就想過這一辦法,不過不用,因為他們的智慧比我更高。

  中國傳統的做人哲理不同今天人們的貪心。他們知道「做人分寸」,不要把魚兒一網打盡,凡事有得有失,樂在其中,不為有失感到沮喪。

  更大的智慧是「樂在其中」,就是,守在溪旁閑談,等到有魚上灘便一齊歡呼叫起來,急着撈魚。過後又有等待和希望。這不就是大文豪用部小說要給世上讀者提供的人生哲理嗎?

  想着,我不禁自責了,曾幾何時,我意變為一個講效率和成果而不願生活情趣的「冷心人」?已經83歲的老人,仍然醉心獲得更多的「魚獲」,且用更少的勞力和守望樂趣!哀哉此心。

  憶起那些年日,村民每年有三、四次做那樣的捕魚玩意,不是因為豪雨次數不多,而是大家好像互有默契,分别在不同的時候和溪段做那工作,每次有五,六人一伙,共同享受樂趣,等獲得多魚便分送給親人,大家感恩大自然的厚賜,稱心滿足,快樂悠悠。這才是傳統的中華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