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位於溫哥華的香港理工大學(加西)員生會成立二十週年。
"二十" 這個數字,頗引起我的一些聯想。配合人生,二十歲是少年;下一個二十,四十歲是中年;再下一個二十,六十歲是開始步入晚年了。根據古人說:男二十弱冠,女二十桃李年華,都是成人。四十而不惑,六十而耳順 (有一解解作 ”聽得進不同的意見或是清楚理解聽到的話” ,見《維基詞典》),八十則到耋耄之年了。二十年不長也不短。人生多少個二十年呢?以現在醫學推算,也只是四、五個吧。
回首自己的經歷,我二十歲才進入大學,比一般同學遲了些。四十歲時在理工學院,已經⯑鬥了四年多,慢慢向事業高峰攀援而上。六十歲時則已移民了十年,還工作多十年才決定退休,亦即是說在加拿大謀生工作了二十年。以今年計算,移民已經二十一年了。和香港藕斷絲連,在加拿大落地生根。香港理工大學加西員生會一成立,我便加入成為會員。與子相始,亦與子偕老。
瀏覽香港理工大學的歷史,二十年也可說是一個有意義的成長階段。最早的前身,香港官立高級工業學院在1937年成立,校舍位於灣仔活道。十年後改稱香港工業專門學院 (1947),但1957年才有紅磡工專新校舍,兩所校舍建成相距二十年。由工專擴展到理工學院(1972) 費時二十五年,而由理工學院全面轉變至理工大學 (1994)則需時二十二年。亦即是說,香港理工技術教育循序漸進,約莫經過三個二十年或六十年便達到大學水平,這與人一生成熟的過程也有點相似。香港回歸中國時,理大年滿整整一個甲子(1937-1997)。回歸後,明年剛好年屆二十歲。
人與人力所創的事業或機構可以有一點極大的分別。“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 (曹丕《典論, 論文》) ,人都不可避免,五個二十已經不多見。但是,因人注入心血而孕育成形的事業或機構可以有長久的連續性。一代一代的後繼者增添新血,煥發新顏 ,教育或聯誼機構得以長存下去,有限的人生可以化作無限的影響。香港理工大學加西員生會成立二十週年,與人相比,是成年人了, 願它也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等成長道路不斷前進。
二〇一六年三月二十四日溫哥華市
(為理大加西員生會會慶作,刊載於會的《會員通訊》2016年春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