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讀書札記》

The Trout舒伯特 - 室樂《鱒魚鋼琴五重奏》第四樂章

《鱒魚鋼琴五重奏》Trout Piano Quintet in A Major,D.667 是 1797 年出生於維也納的音樂家舒伯特 ( Franz Peter Schubert ) 的享譽作品。這首樂曲節奏輕快,主題簡單而異常悅耳,原來其中不乏一些有趣的細節,例如它所用的樂器、樂章數目,都跟一般的五重奏和室樂不同; 樂曲的名稱也有點奇怪。為什麼會以平平無奇的鱒魚為名呢?且容我在下面逐一道來,並為該曲第四樂章作個小小的導賞。

在介紹這主題樂章之前,先簡介一下甚麼是五重奏 - quintet。
在室樂演奏中,最常見的是弦樂四重奏 (string quartet), 由兩枝小提琴 violin,中提琴 viola 及大提琴 cello 組成。鋼琴五重奏就是四件弦樂加上鋼琴。一般的安排是鋼琴放在台中間,两枝小提琴在聽眾左邊,中提琴、大提琴或低音大提琴 double bass 在聽眾右邊。知道各種樂器在台上的位置,對欣賞演奏很有幫助。

舒伯特這首五重奏與一般五重奏不同之處,是樂器組合為鋼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及低音大提琴。低音大提琴一般甚少用作室樂作品的樂器,但舒伯特卻以它取代了慣常的第二小提琴。有評論家認為在這首樂曲中,低音大提琴的低沉和其餘樂器的高音形成對比,是舒伯特在匈牙利任家庭教師時,受到吉卜賽樂團的影響。

這首五重奏於1819年完成,當時舒伯特只有22 歲,亦是他一生人唯一的一首鋼琴五重奏樂曲。當年舒伯特受到一位非常富有的奧地利商人兼業餘大提琴家 Sylvester Paumgartner 的賞識,並應邀到他在Steyr 的家小住。閒居之餘,主人家常常以舉辦音樂沙龍為樂。舒伯特有機會表現作曲和演奏的非凡才華,大受歡迎。這富商亦委託舒伯特創作了這首《鱒魚鋼琴五重奏》,他指明要跟隨一位較早年的音樂家 Johann Nepomuk Hummel 的做法,用的是很不常見的五重奏樂器,原來這富商正是這首樂曲的擁有人。至於舒伯特為何以低音大提琴取代第二小提琴 ?有一說法是因為 Paumgartner 是個業餘大提琴手,而《鱒魚》這樂曲樂色豐富,可讓低音大提琴加入擔當一個較主要角色,而不需只充當陪襯。

《鱒魚》由五個樂章組成,亦有其不尋常之處。因傳統的正式室樂有四個樂章,現在的《鱒魚》反近似小夜曲 serenade ,而小夜曲應是比較輕鬆的作品。評論家提供了很好的解釋,最主要也最貼切的自然是因為這是一首非常輕快的作品,裏面洋溢著青春友誼的愉悅,描述的是大自然的美景。其他的原因可能是是跟當時的社會樂壇風氣有關,當時維也納有股逃避主義的風氣,偏好 Rossini 那類較輕鬆愉快的音樂,貝多芬那時對一般人來說,是太沉重了。

舒伯特當日年紀尚輕,從未外遊,只曾在維也納家中和在匈牙利 Esterhazy 任教,見聞不廣,何曾有機會住在 Steyr 風景如畫的大宅中,與欣賞自己的好友和一群美女為伴?他在家信中,就道出這段日子過得愜意非常。相信就是這些原因組成《鱒魚》的輕快主調。

有關《鱒魚》這名稱,源自18世紀德國詩人舒巴特 Christian Friedrich Daniel Schubart 於1782所作的一首同名詩歌。在這首詩中,詩人描述一條鱒魚在清澈的河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動,同時有一漁夫在河邊垂釣。詩人認為在清澈的河水中,鱒魚很容易看到漁夫的魚桿,不會上釣。但後來漁夫把河水弄渾濁了,鱒魚不察而被釣,它痛苦掙扎,境況堪憐。詩人對漁夫運用了這種手段釣魚,非常反感,指責漁夫為小賊,手段卑劣,又為鱒魚的遭遇而憤憤不平。舒巴特原來的詩作還有最後一段,借用鱒魚的不幸遭遇,提點花樣年華的少女,要小心心懷不軌的男人。舒伯特就將這首詩譜成歌曲《鱒魚》,但捨棄了有道德含義這最後一段,令到這首歌男聲或女聲唱出皆宜,亦使到內容與音樂主題更為一致。這首歌曲很短,只有兩分鐘左右。在第一部份的伴奏音樂中,有一個連續出現的旋律主題(theme)0134#45 31。
舒伯特就將這個旋律用作主題,寫成變奏曲(theme and variations),作為《鱒魚》的第四樂章。這就是此曲名稱 《鱒魚鋼琴五重奏》的由來。

究竟「變奏曲」是甚麼呢?「變奏曲」是一種樂曲的結構形式,它將樂曲最初呈現的主題不斷重複,在重複的過程中有所變化,變化可以產生在和聲、旋律、對位、節奏上,也可以通過不同的樂器在音色上求變化。這種變化就是主題 theme 的變形,或叫「變奏」variations 。變奏的次數並不固定,多少次都可以。

「變奏曲」是一種古老的經典作曲方式。從文藝復興時期已經流行。在巴洛克時代,比較著名的變奏曲就有巴哈《哥德堡變奏曲》。在古典音樂時期,莫扎特、貝多芬兩位大師寫了大量變奏曲。舒伯特寫過五部變奏曲,最著名的是《死神與少女》弦樂四重奏,及現在介紹的《鱒魚鋼琴五重奏》第四樂章。

在這第四樂章中,首先出現的是主題旋律,其後鋼琴與弦樂相互奏出主旋律及副旋律,和應效果非常悅耳。舒伯特用低音大提琴取代第二小提琴,加強了弦樂在低音方面的內涵,為樂章帶來一份深沉,意境更高。一般認為此樂章是全曲中最受歡迎的樂章。亦使全曲成為古典室樂的典範。

現在示範的youtube 版本,由當時還是很年輕的五位音樂家演出。時為1969 年8月30日,地點是倫敦新建成的伊利沙伯音樂廳。五位音樂家當時雖然出道不久,已薄有名氣,亦是好朋友。奏小提琴的是Issac Perlman, 其他由 Pinchas Zukerman 奏中提琴,Zubin Mehta 奏 double bass,Daniel Barenboim 和 Jacqualine Du Pre 這對夫婦(當時還未結婚)則彈鋼琴和拉大提琴。五位年輕音樂家這場合作演奏,所表現出來的朋友間真誠友誼,好像對應舒伯特當年在愉快的夏日,自己拉著中提琴,父親和兄長則拉着大提琴和小提琴,一家人無拘無束一起演奏,大家心靈相互交通,達到水乳交融的快樂情景。

這樂章長約八分多鐘,分為七個段落,開始的主題維時約一分鐘,由小提琴演奏主旋律,其他弦樂器伴奏。速度稍慢,術語為行板 - Andante 。其後的五個變奏,由不同樂器奏出主題。

第一變奏 1:10
主題移至鋼琴重複進行。弦樂貫串和聲。

第二變奏 2:10
由中提琴奏出主題,大提琴以同樣的節奏演奏出副旋律。
鋼琴則象迴聲般補充每句的空間。

第三變奏 3:16
主題移至大提琴和低音大提琴,音調變得沉重。
鋼琴則奏出一連串極短速 ( 三十二分音符)及上下翻滾的音調。
小提琴和中提琴奏出痙攣似的節奏。音樂變得激烈。

第四變奏 4:55
主題由D大調改為 D小調,D Major 改為D Minor,變得低沉,表現出哀痛的情緒。

第五變奏 5:20
由大提琴奏出主題。小提琴和中提琴奏出不同節奏的柔和連音。
鋼琴輕柔地伴奏,使音樂顯得悲痛、淒涼。

曲終段落7:08
這段改用小快板 - Allegretto ( 108/120),主音升回D Major, 再次表現出樂曲開始時那種明快、清澈、透明的音樂形象,令人振奮。最後以歡樂的情況終結,象徵鱒魚又在河中自由自在地暢游。

在無數對這樂章的評論及讃美中,我自己最認同的説法是:它表現出一份年輕人的天真無邪,無拘無束的快樂,配襯着大自然的美景,youthful innocence, sheer joy of freedom, and splendors of nature 。

https://youtu.be/D-2N17Su-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