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dy Cheung with Mr. Anthony Ho《悼良師 — 何鎮源先生》

曾在加拿大生活過的朋友都知道,加國的生活在很多方面停留在八九十年代,從酒家的那對大龍鳳、在領展出現前的那種辦館式商場、仍在賣衞斯理亦舒及忍字竹簡的書局,到要求「細蚊仔」正襟危坐的中文夜校,彷彿是穿越了時空回到了童年一樣。

其中最震撼的,仍是見到的人。在二十多年前中一的時候開始,總會斷續從當時的老師、師兄口中或校刊校報文字抓著母校的歷史和故事,以及當中的一些傳奇人物。

在去年(2017年)第一次參加多倫多校友會的聚會,就忽然間發現,同枱坐著的就是那些口述中的人物。其中一個就是在1977年離港的「咖哩何」何鎮源副校。

1977年是一個怎樣的概念?是香港地鐵還未有通車、內地正開始改革開放、中英就香港前途開展談判、我父母還未相遇的時間點,也是母校其中一段最黃金的歲月。

而何sir就是在那樣的大環境下與妻兒家人放下香港的一切,在加拿大重頭開始。在聽著已為人母的女兒分享她在加的成長經歷,深感到當時他的決定之不易,也感到雖相隔兩代,生長在香港的中國人竟有如許相似的心路歷程,不禁心有所感。

說回那一頓飯,令剛到多埠的我第二次有「家」的感覺(第一次是在另一中學同學的親戚家中)。可能是他的慈祥可親,也可能是他能馬上在飯局中為我引見興趣相關的大師兄、以及他們的親切回應。

聽說他還為了維繫港加舊生,更自學及管理舊生會的網站,回想起來,他就是這樣默默地在過去的35年連結幾代的師兄弟。

愚見華仁辦學的成功之道,或許就是耶穌會那帶著濃厚愛爾蘭崇尚自由的榮神助人理念,和傳統中國克己自強美德的結合。若上月去世的魏志立神父(Fr Naylor)是前者的代表,何Sir肯定是後者的佼佼者。

在堅持帶病出席2018年10月底安省舊生會成立35週年晚宴後,終在11月8日因癌症在多倫多逝世,享年83歲。

何Sir的精神及帶著校?的端祥遺容,將在加國的長冬,暖和著一眾親朋舊生的心靈。謹以此文為記。

學生 張正剛(‘00) 敬輓
2018年11月18日 多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