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天馳想

      世界天氣異常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今年夏天,不論我在香港、上海、或者歐洲阿德里安海的南北沿岸城市,都感到從來未有的酷熱,而我這年逾古稀的人,一向是不怕熱的。

      自然想起中國古人蓄有對付暑天的許多智慧,稍作整理,或可對將來的天氣異數有所幫益。

      中國自古以農立國,我們的祖先十分注意太陽、空氣、水和季節這些影響生長的東西,早就從實踐驗證中積聚了有用的知識和應用智慧。也許是最早的典籍《曆忌釋》載有〝金氣伏藏之日〞的概念,說明氣象自然交替,周而復始。《周易》有復卦,說明陽氣的循環,每七天一次,必有顯著的變化。

      古人的思維方式是全面的,一切都有連貫性(continuity),思前顧後,得出結論。金氣是秋氣,它為了避開藏伏而肆虐,發出很大的炎氣。古人說夏天連同秋天一起說,提出〝三伏〞的天氣現象,有序有實,年年一樣。

      唐代顏師古用《漢書‧歷律誌》所載的〝伏〞的記載,解釋同一現象說:〝陰氣將起,迫於殘陽而未得升,故為藏伏〞。我覺得這些說法很有趣,都用十分生動的描寫闡述嚴肅的話題,把天氣變換說成頑皮追逐。

三伏定義

      唐代呂才在《陰陽書》說得明確:〝夏至後第三庚日起為初伏,第四庚日起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庚日起末伏〞。同書說,是曹植說明一旬為一伏的,即十日是一伏。我寫這篇文章正是今年立秋之日(八月七日),再等幾天便是末伏了,看屆時是否會大熱。

      我忽然連想,中國古人的智慧也適合加拿大的。1957年我去渥太華大學深造,開學不久的九月二十六日,我感到院長給我選定的十三科太重,去見他希望減一兩科。那天正是每年均有的Indian Summer,大熱,院長又是一位見人即知來意的人,還未等我開口便說:〝too hot, is it?〞。我立即會意,吞回到口邊要說的話。如今想來,印第安夏天,亦可能是藏伏?

 

酷熱煎身

      大暑怎樣影響古人呢?夏侯湛寫的《大暑賦》有十分生動的申述,於此節錄給大家欣賞:

三伏相仍    徂暑彤彤

上無纖雲    下無微風

扶桑赩其增焚

天氣曄其南升

……

風翕其兮

若洒湯於玉質

沃新水以達夕

振輕箑以終日

       彤彤形容暑氣燃燒。箑是扇子,一個人熱了要用涼水淺身到傍晚,搖扇子到日終,因為吹來的南風好比熱湯洒在身上,沒有風比有風好。夏侯湛來頭不小,他是曹操身邊虎騎名將夏侯淵的孫兒,文武全才。

      古人沒有電風扇或冷氣機,對應酷暑天時只有躱在家裡,少穿衣服,靜坐等待時間帶走熱浪。此時,詩人程曉勸誡人們不要去親朋家中串門,遇有要事,也簡單說了算數,切忌安坐下來絮叨不休。他的《伏日詩》說:

平生三伏時    道路無行車

閉門避暑卧    出入不相過

今世襱襶子    觸熱到人家

主人聞客來    顰蹙奈此何

……

莫謂此小事    亦是人以瑕

傳戒諸高朋    熱行宜見呵

 

暑天養生

      從積極角度看,中國人最善養生。經過長期的研究和驗證,中醫亦帶着中華民族走過了漫長的路,至今備受世人注重。對於暑熱,古人懇求能够達成一種〝常如冰雪在心〞的狀態,因為〝心清自然避暑也〞。用民間的話說,〝心靜自然涼〞。反之,心不靜,或者頻頻怨氣衝心,或者大力搖扇,都會感到更熱。

      怎樣從飲食着手呢?明代名醫高濓的《遵生八箋》有一章〝四時調攝箋〞說,夏天萬物速迅生長,不少蛇蟲毒草都搶着繁生,影響人的健康。所以大家應該在食物中增鹹減甜,滋補腎臟,更宜減吃肥厚的食物。

      中醫調適身體,有一個〝以暑抵暑〞和〝以毒攻毒〞的智慧。唐代名醫孫思邈解釋:暑天陰氣內伏,暑毒外蒸,縱意當風,如果任意食冷,容易引生暴泄之患。所以,大熱天不宜多吃冰雪蜜水,涼粉或冷粥也。暴泄即是肚瀉。

      他提倡順應蒸熱,惟以發汗,以暑抵暑的適應方法。《黃帝內經》內載夏季補腎用茯苓煎水喝。它是松樹根上長成的菌類,吸納了勁松神靈的氣息,有〝開胸腑,調臟氣,伐腎邪,和中益氣,安心神〞的作用,可以時常用作煮湯飲用。

祭祖美食

      在我的故鄉,農民在暑天喝六安茶,飲薑辣湯,和醃子薑佐鴨肉吃,同樣是為了揮發熱氣。民間緊守夏伏和冬臘兩次祭祀祖先神明的習俗。祭祀當然少不了特殊的食物。在我的家鄉,夏祭中少不了艾粄,即用艾草和米粉造成的蒸餅,同時用鹹子薑絲佐蒸鴨,都是嚴守飲食溫軟,不令太飽的原則。

現實與傳統

    對於城市居民來說,上述的都離開現實很遠了。人們一般注重多吃生菓和瓜菜,口渴便多喝汽水、啤酒和橙汁外加蘇打水冰淇淋,儘管都違反了中醫食療的勸誡。而且,不少人連做運動亦堅持開足冷氣,不要稍有出汗,不讓身體發汗。

    不過,住在安省的朋友們,請別以為自己離開古時中國的祖先很遠。其實他們早就知道你們可以用一元買到六、七枚新鮮飽滿的粟米。只要除皮洗淨,留下幼鬚,用水把粟米煮香,夾起待吃。然後加甘筍在原汁中再煮半小時,便成最佳的夏日飲品。不信者請查看孫思邈的著作。如果你想有意創造道地飲品,不防加一小執野生米(wild rice)與粟米湯同煮,即香氣四溢,口感豐盛。

     至於根治暴泄,我家鄉的老人是這樣做的。用生薑200克,連皮洗淨,用刀拍爛,入鍋(或焗爐)燒熱,用毛巾包着,在肚皮上來回敷數分鐘,病人即要急泄一次,然後感到十分舒暢,斷絕暴泄。常人道,〝千金難買夏天一瀉〞,指的即是這樣的用藥促成的斷尾之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