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治國 

            在中國歷史長河中,宋朝內憂外患,卻是中國文化最鼎盛的時期,不只一個學者說它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學術自由時期,與春秋戰國百家爭鳴的氣象互相輝映。

            宋王朝以文治國,領導層成員皆是飽學之士。他們承繼了古代聖賢的安身立命之道,自覺地桿衛傳統智慧,道經致用,講求義理,同時又嚴謹治學,著書立說,造成一個蓬勃的學術氣圍。加以三教合一的文化整合,推動哲學思想節節向上。

            在那樣理想與政治權力互相糾纏的社會裡,在理念智慧與審美睿知互相交鋒及交融的“性”與“情”的自由創幻中,宋代的詩調創下了空前絕後的突破,在量和質方面都給我們留下最寶貴的篇章。

 

思想爭論 

            學術思想的爭論有司馬光與二程的新學和舊學之間的爭辯,同時亦有蘇軾的蜀學與二程的洛學之間的爭辯。蜀學融合三教的積極部份而成,以儒為宗,援佛入儒,援道入儒。它一方面提倡儒家政治倫理思想,另一方面又吸納老子的道理論,更體現佛教的包容性和開放性。蘇軾重現自然的人性,反對割裂情與性的作用,更反對捨人情而言義的思想。不過,經過長期爭論以後,二程所領導的理學取得了官方的哲學地位,由蘇軾領導的蜀學被貶為異端。在文學發展上,洛學提倡的“以文載道”成為正統的道路,而重情頌性的文字則受到官方的賤視,這是當時的政治現實。

            政治鬥爭造成了文字獄的屢屢興起,蘇軾就在名為“烏台詩案”中受到貶居遠地的打擊。他一生身負強烈的社會責任,希望改善民間福祉,他積極參政的同時又淡薄功名,注重保持心態寧靜,並接受着貶謫的時候,堅忍不拔,仁民愛戴,過着隨緣任遠的生活,創造美食、美景和不杇詩篇。也許是憑著這種恬然自通,悠然自得,及借山水言理的心態,使他面臨死刑而不驚,最終幸免處死。他說:“今我身世兩悠悠,去無所逐來無戀”(《泗州僧伽塔》),以遠觀思想安慰自己。

 

蘇軾人生 

我本江湖一釣舟,

意嫌高屋冷颼颼 

羨師此室才方丈,

一炷清香盡日留 

《書雙竹湛師房》

            這首詩實在是詩人夫子自道,表達他對朝廷的厭倦和失望,於山林靜淨淵泊的氣象中,祈求靈魂安靜的心理,全身心地溝通大千世界,通過移情和拋棄自我的靜修過程獲取絶對自由。這種自由又表現在他的《歸宜興留題竹西寺三題》的一首詩中:

          此生已覺都無事

          今歲仍逢大有年

          山寺歸來聞好語

          野花啼鳥亦欣然

            蘇軾以他豐富的人生體驗和崇高的人格魅力,給我們遺下上3000首詩,盈300首詞,和800多篇書信,給中華文化增添了充實的內容。

           嚴羽在《滄浪詩話‧詩辨》中這樣評說北宋詩壇的詩質如何改變了唐詩的風格,突出蘇軾的創新。他說:“國初之詩尚沿襲唐人;五黃州學白樂天,楊文公、劉中山學李商隱……至東坡、山谷始自出己意以為詩,唐人之風變矣。”變甚麼呢,概言之,由主情變為主理。

 

宋詩主理 

             在中國的思想史上,理學幾乎包容了宋代以後的思想軌跡,其歷程由公元十世紀到十九世紀中葉。宋朝重文顯理,飽學之士,不但擠身朝廷,而且佔據詩壇。蘇軾雖然不是理學派詩人,欲仍然不能擺脫時風影響的。不過,他勇於承先啟後,在讀守古道的同時不忘創新。他主張“有為而作”,在<送柳子厚詩>中說:「詩須要有為而作,用事當以故為新,以俗為雅。好奇騖新,乃德之病。」有為即是對社會負責,對權勢提出鞭策和勸誡。

            蘇軾博學多才,長於刻劃,富於幻想,並具有不受拘束的創新精神。他崇尚杜甫和陶潛,縱橫於寫實和超越現實之間,往往在寫理平凡的題材之時表露奇趣。在一首<百步洪>中,他連用了七個隱喻描寫奔流,產生氣勢雄放、想落天外的特別效果。詩云:

有如兔走鷹隼落

駿馬下注千丈坡 

斷絃離柱箭脫手 

飛電過隙珠翻荷 

 

大小宇宙 

            蘇軾時常開拓內心世界,使如廣合,同時又開拓外在世界,使之納入自己的心胸,或者馳遠昇高,叫人深感一己之渺小。在這樣的心理“修練”中,他積極認識並表達宇宙與人生。中國古人以四方上下為宇,以古往今來為宙,個人存在與宇宙共同生死,不論是神仙或凡人、祖宗或長輩,都寓居在一起。在蘇軾的詩中,我們見到他寓大於小,置小入大,及小中見大的寫照。對他來說,時間和空間都是可以隨意超越或者變幻的東西,掌握在人的心智之中。

            我們欣賞<汲江煎茶>的詩句:「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自然會想起法國文豪雨果給莎士比亞的讚言。他說莎氏的天才,“就像一切神通廣大的才智詩人一樣,隨意把整個大自然都斟在自己的酒杯裡;他不僅自己喝,而且也讓你來喝。”

            這樣看,詩人就不分文化了,因為他們對宇宙的把握是相當一致的。試讀蘇軾的三首詩:

我持此石歸 

袖中有東海
....垂慈老人眼,俯仰了大塊。
置之盆盎中

日與山海對 

<文登蓬萊閣下石壁>

          別後新詩巧摹寫

         袖中知有錢塘湖 

<喜劉景文至>

上黨攙天碧玉環
絕河千裏抱商顏
試觀煙雨三峰外
都在靈仙一掌間

<和人假山>

凌空寄慨

            蘇軾一生宦海浮沉,經歷豐富,加諸他善於從各種遭遇中總結經驗,並以積極態度尋找任何環境中的美好元素,所以他能即景寄理,把客觀事象融入意象與哲思理趣之中,寫成詩意盎然又饒有趣味的理趣詩,像最受人爭誦的<題西林壁>和<和子由澠池懷舊>

 

人生到處知何似

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鴻飛那復計東西

            這四句詩凌空寄慨,寫人生飄忽如鴻雁勞碌奔波,自然有序,自強不息。若然在這過程中能夠完成(留)一些甚麼的話,那麼奔波便羸有任何價值了。一般詩評家著重“偶然”(即不能預料),我認為蘇軾飽受佛家思想的影響,一切生相都是偶然的,亦即有定的,須要爭取。所以,“偶然留指爪”應該解釋為“完成一些甚麼”,比較積極。

            正因為蘇軾以積極對待人生勸諭他弟弟,他在這四句裡追述兄弟兩人前幾年的一段共同赴會的舊事,勉勵弟弟儘管人生滄桑浩渺及前路崎嶇,我們還不是穩健地走過來了嗎?明顯的,蘇軾運轉時空變幻及生命無常的自然事實,使它上升為哲理和反思,不倚賴邏輯分析,只憑著鮮明的藝術意象的舖陳,格調自然高尚。

比喻奇妙

            蘇軾運用比喻神妙而確切,層出不窮。我們只需熟讀他十數首詩,即可欣賞到美妙所在。請看<次韻法芝舉舊詩一首>

          春來何處不歸鴻

          非復羸牛踏舊蹤

          但願老師真似月

          誰家瓮裡不相逢

            這首詩寫於1101年,是詩人生命旅程的最後一年。它滿孕著蘇軾那深沉執著的情感,飽和地反映他的人品和詩格,以及他對老師的無限敬仰,自願代表老師的所有學生共同為他祝願。尤其對於我們這些終身做教育工作者言,詩中所流露的師生真情,即是教育生涯的最佳報答。

            第一句壓縮了“人生到處知何似...”及“人似秋鴻來有信...”詩句的比喻。用“春來”和“歸鴻”來比喻師生之間的際遇,實在不能再浪漫了,而且實在當然。第二句叫我們想起<送芝上人遊廬山>一詩:

          二年閱三州  我老不自惜

         團團如磨牛  步步踏陳跡

“贏牛喬蹤”生動地比喻教學過程的恒定和喜悅,深刻地說明教育工作者那種不嫌辛勞的“專業精神”。

          第三、四兩句乘戴著濃郁的情感和誠心祝願。詩人把人們常見的月和家家都有的水瓮雖然牽強卻又自然地聯想成為詩意,形成比喻,用來寄託他對老師的情深讚賞和祝願,比喻老師為清暉洒滿大地明月,叫千萬人家只要走到屋前的水瓮,即能受著他的映照。

月比教誨

          中國詩人寫月之作多如花絮,但是,像蘇軾這樣用月的清暉比喻老師對學生的教誨的,則不多見。他對月亮感到特別親切,詩句有:“先生獨飲勿嘆息,幸有落月窺清樽”,“山城酒薄不堪飲,勸君且吸杯中月”,“老芝如雲月,炯炯時一出”,“何處低頭不見我,四方同比水中天”,“清池上幾案,醉月落杯盤”,及“與余同是識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等等。

          蘇軾長年奉佛的事實是大家共知的。但蘇軾的思想空間亦深染莊子的思想。他說:“早歲便懷齊物意,微官敢有濟時心”,說明他早就熟讀了莊子的<齊物論>。該書的核心思想:「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正是蘇軾畢生追求的境界。佛學幫他以禪入詩,讓我們從他的禪詩中悟見生命真締和實用智慧。他勤讀佛經的志願見於<次韻子由欲罷>:“楞嚴在床頭,妙偈時仰讀”和“暫借好詩消永夜,每至佳處辄參禪”等記載。

          佛家認為:“無定相者,謂以小非定小,故能容大;大非定大,故能入小....大是小大,小是大小。小無定性,終自遍於十方;十非定形,歷劫皎於一世。則知小時正大,若子納於須彌;大時正小,海水納於毛孔。”這些宇宙觀正與莊子的相對主義思想不謀而合,互相補足,幫詩人掌握客觀認識中的時空變化,稍用藝術加工,即能寫成叫人讀了神馳彌遠的詩句。

言外之味

          蘇軾偏愛“言幻之味”和“象幻之象”的美學境界,出於佛法“徹悟言幻”和“徹悟象外”的感悟與體論。他又深受王維、陶潛、白居易等人的影響,寫詩著重一時性靈所發。我無意在一篇短文中考証這麼多方面的蘇軾,只邀讀者欣賞幾首禪意十足或莊夢虛真的例詩,終結此文。

 廬山煙雨浙江潮

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原來無別事

廬山煙雨浙江潮

<廬山煙雨>

出山回望雲木合

但見野鶻盤浮圖

茲游淡薄歡有餘

到家恍如夢蘧蘧

作詩火急追亡逋

清景一失后難摹

<臘日游孤山訪惠勤惠思二僧>

 斫竹穿花破綠苔

小詩端為覓榿栽

細看造物初無物

春到江南花自開

<次荊公韻四絕>

但聞煙外鐘  不見煙中寺

幽人行未已  草露溼芒屨

唯應山頭月  夜夜照來去

<梵天僧守詮小詩.次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