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時代思潮                                江紹倫

實用現實

            現實(reality)是真實的環境狀況,一種揮之不去又不能變換的東西。例如,一個人餓了需要吃,一個飯盒賣十元港幣,他如果沒有錢,就吃不了,也不能遣走飢餓。

            不過,他可以想辦法出賣勞力,或者討乞。這兩種都是實用行為。而且,也可能有其它選擇的。

            顯然,實用(application)有多種方法,涉及學習和選擇,與及行為的情感決定。譬如,一個人可以選擇乞食。但是,等到行動之時,又因為種種因素而做不到。同樣,一個人可以說寧餓不乞,等到受不住飢餓的時刻,卻想出偷吃或搶食物的辦法,而且做了。這樣看,實用就複雜了。

虛擬現實

            在互聯網流行的幾十年間,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充斥全球,成為一種另類現實。近十年,各種社交網絡模式,如Facebook, Twitter 等,又進一步把用戶牽入他動的環境,並且在相信自主生命的虛幻中捲入被動的人際關係現實。

            新的理論應運如生,各陳獨見,百家爭鳴,如〝人群智慧〞,〝蜂群智慧〞,及〝從眾智慧〞等,皆說明在新的亦虛亦實的時代現實中,個人的創造性和聲音都備受壓抑及沉滅,使人更加不易認清自我,甚至不明此在。那麽,生活在今天,個體可以怎樣做人?應該怎樣做人?都是新的課題。

            課題的上層思考可以由學者做工夫。它的下層運作,好像父母和教師可以怎樣教育小孩,又用甚麽說話哄嬰兒入睡,以及怎樣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做各種〝解難〞,都在各國的學術中心,以及企業公民機構中進行爭論,把智慧和美德提上時代的思潮洪流。

何謂智慧

            亞里士多德是〝愛智慧者〞,即古希臘文哲學一詞的原意。他分智慧為兩類,一是實踐智慧,二是理論智慧。前者是一種心靈品質,不易解釋清楚,更不易規化為課程,只能由個體從生活奮鬥中悟見學識。

            亞里士多德偏愛理論智慧,如數學,自然法則和神等。這些智慧指向宇宙中不變的東西。比較起來,實踐智慧解決人間的大小事情,變化多端,需要也多而靈活。不過,實用智慧的成功應用有立竿見影之效,使人感到滿足和安樂。

正面說明

            實用智慧最清晰的例子是所羅門王的故事。話說有兩個婦人稱一個嬰兒為自己的親生,搶着要擁為己有。圍觀者眾,卻沒有人提供解決辦法。事情傳到所羅門王面前。他立即命人把嬰兒砍為兩邊,讓兩婦人各得一半。

            看着國王的命令馬上要被執行,其中一位婦人衝前跪下向國王請求說:〝是我錯了,這嬰兒不是我的,請萬萬不要把他砍開,請讓那婦人抱回家去撫養吧。〞

            所羅門王聽了立即向她說〝這嬰兒一定是你的親生,請抱他回家善養吧。我讚賞你用犠牲作為代價的愛。〞

            用今天的話講,所羅門王做了一項精采的〝解難〞(problem solving),他把人類基本心理的知識轉為實踐智慧,叫人信服。

反面說明

            約七、八年前,中國有一則新聞報告,轟動全國一時。報載一位河南姑娘在網上與一名男子談戀愛,進而結婚。後來,經過一段甜蜜生活,男子通知女方,他有了新的情人,提出離婚。姑娘受不了這段情感打擊,到家裡附近跳河自殺了,留下遺書,說明她的決定出於真情。

             當時的輿論多數認為這位姑娘缺乏智慧,因為她不分虛實,又不懂選擇行為。選擇不只有兩個,例如:在網上同意離婚,祝福丈夫新婚快樂。或者在網上跳河自殺,盡在虛擬中。

             我們不必苛責姑娘,白白賠了生命。細心檢查自己的生活,你我都不一定能够分清真假的。《Time》週刋選出的2010年百人精英,傑倫‧蘭尼爾(Jaron Lanier)寫了一本新書警告世人,不要做一個科技時代的〝配器〞。

             他的書名為《你不是一個配器》(You Are not A Gadget)。他指出,若然你參予今天互聯網的各種運作,你會在不覺中放棄獨立思想,跟隨〝群體智慧〞潮流,做一名反應者,懶得主動創造。

 老人言行

            愛爾蘭國立大學的德斯蒙特教授(William Desmond)以《歷代的不杇智慧》成書,說明不分民族,人們崇仰的智者都是以面容慈祥、堅定、鬍鬚飄飄的老人為典型的。這些人不一定富有,卻很有判斷力和超越物質的氣度。他列出古今的智慧盛事,包括蘇格拉底毅然飲用毒液受殺,孔子十五歲便投身整理古時智慧傳給後代,華盛頓總統在政治聲譽極盛之時決定退休等。

             當然也少不了所羅門的另一故事。傳說上帝答應賜給他任何願望。他只選擇了一個,求上帝〝賜給我一顆能够判斷人和善惡的心。〞後來,他就憑這顆心教養兒子,囑他誠實、節儉、孝敬父母,服從國王,善心待人,娶一個有同樣態度的妻子,以及教育子女。

            美國作家亨利‧奧爾福德(Henry Alford)於2009年出了一本新書,名為《向老人尋找智慧》,描述了許多年逾七十的老人的經歷和智慧決定。包括一位印尼漁夫怎樣在2004年聖誕節的大海嘯來臨前,呼喚眾人逃往山上,救了上萬人的生命。

            故事值得我們注意。老漁人早兩天便發覺多項大自然異象,如成群海豚探頭出水面向四方驚慌張望;樹上的蟬紛紛無故掉下,發出悲鳴;在海邊,潮水退得特遠特急等。經驗告訴他災難快將來臨,所以他四出呼喚,叫族人逃上山頂,不要回望,並起火通知鄰村漁民逃難。

            智慧的實用基於絕對信任和及時行動。如果當時的村民不絕對相信老人的話,稍有躊躇,或者在逃跑中回望海潮退遠了便趕回家中拿東西,都會被迅雷般的海嘯高潮吞沒。

斷臂智慧

            我十一歲那年住在家鄉,某天跟叔父到竹林採筍,興緻勃勃。忽然聽叔父低聲說〝不好〞,立即看見一條約一尺長的全綠小蛇急竄沒入乾葉堆裡,身邊的叔父已經用刀砍斷了他一段手臂,並緊迫地命我脫下汗衣,照他指示幫他包紥傷口。這件驚魂動魄的事情迅速完結了。等我按指示埋葬那段砍下來的手臂的時候,它的巴掌部份已經轉為紫黑色了。

            事後,叔父告訴我那蛇名為〝綠之必〞,任何人被咬了等到毒液攻心,必然死亡,所以他當時選擇犧牲一條手臂。多年以後,我每次夢見那事的始末,都奇怪叔父怎麽如是沉着應變。我真正體會到中國成語〝臨危不亂,處變不驚〞的意義。

            叔父歷經時代變幻,於1968年逃出香港居住,活到91歲。我從來沒聽他為自己失去一條手臂說過遺憾或者怨氣的話。他只是默默接受命運的安排,自己的決斷。這就是智慧實踐。

智慧與美德

            亞里士多德畢生研究倫理學和心理學,尤其是動物與人的情緒和學習,取得傳世的成就。他認為實踐智慧是美德,人們有了它就會幸福。在行使美德的時候,人會感到自信和自主,自然盈蓄心足和尊貴。苟若獲得他人認同和感恩,更會感到自豪。

            他主張〝培養美德是每一個人所能做的最有用的事情〞。不過,美德和實用智慧都只能從經驗獲得,不是寫在學校課程裡可以傳授的,因為它是一種心靈品德,只能從親人(或受尊敬者)的行為中感染學得的〝默會知識〞。

             這種默會知識一旦給養成為習慣,兒童或成人自然在生活中因應用有效而感到滿足,並記憶起一些簡單的〝老人言〞、〝箴言〞、〝古訓〞、〝成語〞、〝格言〞、〝寓言〞、〝神話〞、或者〝告誡〞,深深感到〝吾道不孤〞。

            現代心理學證實人有兩個基本的內心需要,一是肯定自我價值,由自强不息的奮鬥不斷增强;二是他人的認同,由父母及同儕的自然的愛所給定,更由營造人際間的和諧而實現。一個人在生長發展過程中必需要得到這種滿足,方能感到智慧的默會知識,並養成優良的品德習慣。可惜,在時尚的生活中,核心家庭再沒有老人的存在,有些獨生子女更缺乏兄弟姊妹甚至表親的呵護及對生活挑戰的合作應對經驗,既不能感到自我的尊貴,更欠缺機會聽見他人對自己尊貴的認同或贊賞。

            難怪疏離與不安給現代人引生無盡的心理壓力,叫他感到孤獨與焦慮。在上述我叔父的不幸經驗中,因為他深感自己是大自然一體中的一部份,沒有個人的特別需求,所以能够在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仍然泰然自若,沉着依照自然規律捨脫寶貴的手臂。

習慣成自然

        我前天跟劍橋大學的大衛‧福特教授通電,請教他寫《諺語的新生命》的用意。二十多年前我在劍橋的時候,他還是一位愛唱流行歌曲的學生,如今是大名鼎鼎的神學和哲學教授了。他告訴我他仍然愛唱歌,而且要把許多《聖經》裡和各民族的舊諺語(old sayings)用歌聲宣揚給人們聽,以便成為他們意識中的〝習慣思維〞,用行動表現美德。他叫這為〝應用神學〞(practical theology)。

            我們談起近日在全球各地發生的天災人禍,自然談起環保的需要。他客氣地徵求我的意見。我說我自九歲開始便給父親强迫每天朗誦《朱子治家格言》,至今仍然緊記全部內容,尤其是〝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所以我並不注重分流倒棄垃圾,他聽了大叫一聲〝罪過〞。

            我叫他且慢,因為我家連菜根也煮熟來吃,所以基本沒有棄置食物,而我擁有的數十件恤衫,全是四位子侄穿過不要的舊衣。在我的環保辭語中,少買、少用和不隨便棄置都是常用的箴言。我問他:〝何罪有之?〞我們都同時大笑起來。

智慧箴言

            我提起美國作家亨利‧阿爾福德(Henry Alford)的近著《向老人尋找智慧》(A Search for Wisdom from Old People)和《曠野智慧的21世紀意義》 (Wilderness Wisdom for the Twentieth Century)兩者都說明,節儉和孝順父母都是古今各民族的恆定德行。德斯蒙特的新書《古希臘人對貧窮的讚美》(The Greek Praise of Poverty),更對今天消費主義社會提出反面譏諷。

            節儉(thrift)是人們尊敬大自然和生命的基本行為,連最兇猛的獅子和豹狼都不殺多餘的食物,而人類竟然為了實行一種消費的時尚生活,大量浪費各種物資,然後面對生態破壞的惡果,仍然沒有勇氣實行節儉生活。

            孔子說:〝習慣早成〞,今天生活在消費主義社會裡的孩子們,從幼年便習慣浪費,一切都要求擁有更多更新,聽從廣告的話,遵從市場指使,沒有獨立判斷能力,更缺乏勇氣選擇做一個自主行為的完人。今天人們做環保的工作,多是捨本逐末之舉。

            〝你說得對〞,福特教授興奮地回應,〝正是giving up the fundamentals to seek triviolity,一句有意義的箴言。貴國文明久遠,智慧箴言特多,正是我必須努力宣揚的。〞     

            我告訴他,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鄉村兒童都會應用的。中國的詩歌幾乎每首都有幾句箴言。此外,像《菜根談》、《增廣奇文》、《朱子治家格言》、《六祖壇經》、《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及《四書》等,都滿載智慧箴言,流行民間。應用智慧箴言是中國人日常生活的自然表意。 

            當代英國哲人羅傑‧史克拉頓(Roger Scruton)闡釋箴言,說它有雙重作用。一是幫助兒童熟悉智慧和德行,以備在適當的情境中有效應用。二是促進智慧的有效承傳。箴言多數以最簡易的文字說明智慧,而且讀起來朗朗有聲,容易融入習慣。史克拉頓最初在劍橋研究〝倫理科學〞。他確認習慣從幼年養成,然後在反射性的行為表現出來,無需經過分析和反覆考慮。 

            他用亞里士多德的理論闡釋勇敢行為,指出勇敢行為是懦弱和魯莽的折中,引生一種嚴重恐懼和趨於無畏之間的中道心態,平衡激情。勇敢者面對危險不會戰戰兢兢,可也不是不害怕的。他只是堅定又沉着,運用有效的行為應對挑戰,不選擇逃避。 

智慧的養成

            有人說,亞里士多德沒有遺憾,只因沒能給學習智慧提供有效的方法而感到不足。近日芝加哥大學的一群學者以〝防瑞特倡議〞為名,聚集了23位來自15個不同學科的專家,共同研究〝給智慧定義〞。天!學者明知不能為而為之,說他們精神可嘉,不如說他們浪費時間金錢。 

            前面提過的福德教授也曾尋找過智慧的定義,當他找到了逾6000萬個解說以後,便不再尋找了。他最喜歡的一個愛爾蘭箴言是〝你不能在青年肩上安裝一顆明智的腦袋〞 (You cannot put a wise head on young shoulders)。試問怎樣給它下定義呢? 

            我最喜歡馬克吐溫的說法。他說:〝智慧箴言是祖母為了哄你早睡而講的漫無止境的話。〞多麽溫馨,多麽連貫豐富。有人問,祖母的話與母親或菲傭的話有何不同?我只能說:〝祖母的話說得慢些,更為衷誠,不計較講多少才能哄睡孫兒。〞如果你不同意其中道理,你大概沒曾聽過祖母講智慧箴言。 

            我想不通我母親怎樣學識那無窮無盡的箴言的。她沒有機會上學,祖上除我外公識一些字以外,全是文盲。但是,每逢她要說清一個重要的道理之時,即能給我引用一個箴言,叫我如醍醐灌頂。她97歲那年,我從多倫多大學提前退休了,離她遠居香港,每年去看她二、三次。 

            有一次她問我:〝你跟好朋友何校長合作的投資近況怎樣?〞我說很好。〝有錢賺嗎?〞她追問。我說不能簡單計算的,但我相信我朋友一定盡心做好,無需擔心。她說:〝這我肯定知道。不過,你切要記住,‵人要長情,數要短結′,如果你連這樣重要的事情也懶着理會,還要忙些甚麽呢?〞 

            我不知她從哪學得那句箴言,因為我至今查不到它的出處。但是她的勸告十分情切,叫我感激不盡。母親最後活了104歲,於安睡中逝世。她一生經歷了四個大時代和一次移民,見過財富和苦難,一切處之泰然。因為她認識到友誼難得,所以勸我着重維繫與朋友的長情,不要堆積情外的煩瑣小數。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曾說過〝一個人的智言可以是另一個人的陳詞濫調〞 (One man’s wise saying may be another man’s cliché)。不知我先母的為人及畢生經歷的人,聽了她那句箴言,可能誤會她要提防我被朋友欺騙,不知她對更重要的長久友情的關心。 

            如果你要找尋智慧的一般性的意義,可以試讀由劍橋大學出版的《智慧指南:心理學透視》(Robert Sternberg, ed., A Handbook of Wisdom: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但是,若然你意欲認識智慧,請回憶兒時祖母給你講過的話。或者,虛心地向每一個老人請教,因為,他們的智慧不來自閱讀,來自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