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滿衣 __于良史《春山夜月》句

借物比德

            中華文化素來不看重邏輯的思辨和分析,思想家在提出他們的道德主張之時,不作嚴謹的界定,比較喜歡用特定概念的〝對應物〞來說清意義。

            高尚人格的對應物有許多,松柏是其中之一。孔子(前551~前479)觀察大自然的物象,從〝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領悟出君子的堅强人格。中華文化發展,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思想家不但借助對樹木花草的觀察來思考自己的形象,更進一步以之為塑造自我形像的模楷。通過這種〝比德〞的方法,思想家放下單純的說理,不視松柏為類比的符號,而認之為人本質力量的象徵。

感性君子

            正是依循這一觀物態度,屈原(?~前278)寫《橘頌》,描繪橘樹的枝葉花果的忠一個性。他又把〝依微擬議〞的〝興〞與〝切類指事〞的〝比〞融而為一,把君子的人格視為人的感性存在。換言之,君子不依靠聰明思想,或者科學分析而成為君子的,他是有血有肉而由情感驅動行為的感性主體!約三千年以後,有中國學者發現美國心理學家主張人的EQ(情感商數)發展,趨之若騖。他們大事宣揚以後,叫企業家或政治人物都口掛EQ,不知這早就是中國文化裡的核心觀念,可惜可悲。

            屈原在《離騷》中進一步開發君子人格是感性存在的審美思想,大量鋪陳香草桂木的美,並且讓香草成為連接他自己命運的靈物。這樣,香草的意象幾乎滲入了他生活的全部。他佩戴它,吃它,以它為被服,種植它,留連在它叢生的地方。依次唱着:

扈江離闢芷兮    紉秋蘭以為佩
朝飲木蘭之墮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
製芰荷以為衣兮    集芙蓉以為裳
步余馬於蘭皋兮    馳椒丘且焉止息

            這樣,屈原讓我們看見他的生活模式。他愛清潔,好修飾,喜歡生活在芬芳馥郁的環境裡。而他的君子人格是自强不息的,專一而忠貞,邁向高貴孕育的陽光。屈原又以〝美人〞自居,關心青春年華之可貴,恐懼衰老和時光流逝,為功業未成而迫切地憂傷。在他的時代,美人被公認為賢人聖者,理想的君王,當然也指美貎美德的女人。屈原說:

淚余若將不及兮
恐年歲之不吾與
……
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與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遲暮

君子本質

            在中華詩歌發展的長河中,更早的《詩經》就載着大量以草木起興的詩句,用烘托的手法突出草木所象徵的生氣、歡樂、和高潔自愛,借景物喚起人們的情感衝動。屈原以後,香草美人即成為詩人咏喻崇高人格和純美的生動符號。

            只是,等到漢代儒家學者出現以後,君子的形象便有了改變。他變成理性的道貎岸然的人物。當然,道貎岸然的人不必顯露情感,更不必從事勞動生產了,後來變為受眾攻擊的對象。

            如今,我們知道這種攻擊不但過份誇張和偏執,而且流於簡單幼稚。我們需要積極地尋回君子的全面形象,因為他是我們教育後代的優秀人格的象徵。很多詩歌都直接或間接敍述君子的本質和美德,他的生活取向,以及他的生命態度。

亭亭山上松    瑟瑟谷中風
風聲一何盛    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慘    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
                                                                       劉禎 (? ~ 217)《贈從弟》

            明顯的,這首五言詩寫松柏的堅强挺拔,不為風雲而失端。詩人讚美堂弟可比松柏,同時亦勉勵他學松柏那樣的人格。

美中之美

            唐朝的一位不太著名的詩人武元衡(758~815)畢生從政,歷仕三朝,並以宰相身份出任劍南節度使,人生經驗十分豐富。他的詩平直又富於聯想,意境優美。最為人道的是下面的《贈道者》又名《贈送》。詩云: 

麻衣如雪一枝梅
笑掩微妝入夢來
若到越溪逢越女
紅蓮池裡白蓮開

            詩人表露他十分傾心一位白衣女子,夢見她淡妝微笑,麗質天生。夢醒以後,詩人不禁浮想聯翩,着意描述她的美麗境界。他彷彿去到古時絕世美人西施浣紗的溪水,週圍開滿了紅色艷麗的荷花,而他夢中的美女就亭立其中,一朵純白色的盛開荷花。 

            歷來詩評家認為武元衡的詩作內容空淺,不值一讀。他們討論的焦點錯了,多數針對詩咏的主人是否一位尼姑。實在,我們依循古代詩人以花草美人比德比美的習慣,可以猜出詩人在讚賞美好崇高的人格。他採用擬物和烘托的手法,把夢見的好像一枝梅那樣普通的美女,然後假設她生在美女如群的越溪,竟然亭亭玉立在眾之中,以純白的絕美傲然挺立,不爭,不讓,任由讀詩人去馳想她的形態和生活模樣。

動詞生意

            有些詩純粹寫一種人與大自然融和的生活情調,不需涉及人格或審美的辨認,只是描摹物態風光的美,其中的活動超越時空與天地的分界,勾勒一幅人生勝事的絕美圖景,任讀者徘徊其間,選擇去留。

春山多勝事    賞玩夜忘歸
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滿衣
興來無遠近    欲去惜芳菲
                                                     南望鳴鐘處    樓台深翠微                                                     

于良史(? ~ 756)《春山夜月》

            春天的山間有很多好玩的事,叫人身處其中,快樂得忘記歸家。這是詩人的聲明,亦是全詩的提網挈領,有待說清。怎樣的勝事竟然使人樂而忘歸呢?如果說得不够生動豐富,全詩便變得龍頭蛇尾了,不堪一讀。

            于良史運筆如環,自然圓合,筆觸稍動便點中讀者的神經,叫他神入山中的勝事。那裡,遊人只需悠悠地〝掬水〞〝弄花〞,天上的月亮便應聲着手,像仙子下凡一般落在手中。那一邊,指上玩弄的美麗花朶又連瓣帶香染滿衣襟,給人留下滿身芬香異彩。人們玩耍一般要舉手投足的,最好加上跳躍騰空的動作。但是,依照詩人的意想,一舉手便惹來這般興致,誰還管得夜深需要歸家?勝事就一筆說清了,滿滿的,生動的,幻想連篇。

            我最欣賞古詩中出現的動詞。這一句十個字中的掬和弄,竟能够招來月亮,香滿衣裳。而〝在〞字的前面自然需要一個〝落〞字作為不見的動詞,一如滿字需要一個撥字做助動詞一樣。不然,月亮又怎樣〝在手〞,香氣又如何滿衣?假如有人嘗試把這一句詩譯為英文,肯定不能用二十個字做得完美。中國古詩的清雅,畢竟不易傳神地翻譯為外文的。

鐘鳴意遠

            那麽,既然詩人用第二句便掀起了高潮,接着的兩句便注定要失色了?不然,我們的詩人把時空旋轉一過,就進一步解釋了入夜忘歸的前因後果。詩中的主人來赴這山中的勝事,沒曾計較過路程的遠近。等到他決定離去,又怎樣捨得那芳菲氣氛?勝事所引起的歡樂與憂傷,畢竟無需細算的。

            晚鐘響了,更帶出了幽深的美景悅意。在末句,中國文字動詞的魅力又像魔術的力量,甫出現便造生不知幾許意境,叫人眼花潦亂,尋味無窮。〝南望鳴鐘處〞的鳴字,驚動了遊人,放極了時間,喜悅了聽覺,更把主人的注意引向鐘鳴的住地。在那兒,一座幽靜的樓台深藏在層層青翠的樹林中,既遠又近,整幅有聲有形有色有意的美好畫面,一齊落入主人的心中,在那裡廻旋跳動,高低徊響,一切歸於幽靜适心,足於驅動主人滿足地回到溫暖甜密的家。

            你細讀此詩,可以體會得更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