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有隱而先倡  ――《楚辞·九章·悲回风》

 

古歌清麗

            楚國的詩歌包括祭祀用的巫歌和民間唱的情歌,已經十分發達,影響到其它文體,詞言都準確又倚麗達意。當時的一些哲學和科學著作,都以韻文形式書寫,如《老子》,《莊子》和帛書《相馬經》等。在北方,《墨子》、《孟子》和《韓非子》則以散文見世。

            據說,孔子有一天在楚國偶然聽一個小孩唱着:

 滄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纓

滄浪之水濁兮    可以濯吾足

            《孟子‧離婁》

             原來,這首歌亦出現在屈原的《漁父》,記述他遇見的高人對他的勸說。

言心言志

            孔子對他兒子說:〝不學詩,無以言〞,《論語‧季氏》,說明誰人不學習詩歌,必然言語不够清麗流暢,而且意義也不高深優雅。他對兒子說的是《詩經》,是當時所有立志當外交家的青年都一定熟讀的課本。

            屈原兩次出使齊國,運用歷史典故和雄辯口才取得成功。當時的齊國文化進步,文學成熟豐富,從楚國到境的使節如果不有高深的文化素養,很難進行思想交流。我們今天從屈騷可以看出,屈原不但繼承了《詩經》的寫作技巧和方法,加以發揚光大,而且,他又在己作中吸收了該書的不少句式。

            屈騷對中國文學影響巨大,不僅因為它語言精美,技巧高超,而且因為它意想豐富浪漫,對人的心靈寫照真實而深刻。文學史家判定,屈騷是五言詩的來源之一,而駢體文的形成亦受着楚辭的影響。所以,大家公認,屈原是中國詩、文、賦的祖宗。而楚辭也結束了中國詩歌集體創作和歌咏的傳統,由屈原開創了個人創作的先河。

遠揚寰宇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會舉辦特別活動,紀念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其中之一就是屈原。以後,屈原的著作被翻譯成多國文字,包括日、英、法、德、俄、匈牙利和保加利亞。而〝楚辭學〞亦隨之登上世界平台。

            古代中國詩歌發達遠較希臘和西方國家為早,因為我們早已有過很高水平的音樂和舞蹈。從1978年在湖北出土的樂器可見,單是編鐘就有三套,計青銅鐘64件,石編磬、鼓、瑟、翏、笙、排簫、模簫和竹笛124種。這些樂器在地下埋葬了約2500年,性能仍然十分良好,音色優美,音域寬廣,變化音完備。可見其原聲更為明麗亢暢。

            屈原生長在長江三峽那香溪山水、人傑地靈的地方,他的抒情長詩《離騷》的頭四句便說明他父親的名字和他自己的生日。但是,我們對於他的童年和少年,仍然沒有可靠的資料說明。

            相傳,少年屈原到樂平里讀書,每天早出晚歸,他母親和姐姐問他理由,他總報以微笑。原來學校附近有一個天然小洞,洞壁有浮雕呈現各種自然生物,洞頂滴下岩漿,發出玉磬般的音樂,悠揚婉轉,全洞和鳴,十分好聽。屈原喜歡留連洞中,偷讀老師不許的《巫風》和《喪歌》等野書,琅琅上口。

            一天,屈原在山洞讀書久了,感到疲倦欲睡。他恍惚見到一位仙女飄悠到來,手中捧着滿懷書簡,金火光彩。他接着看了,正是自己求之不得的《楚聲》、《花謠》和《漁夫歌》。他驚問怎麽天上也有這些民歌,仙女答說:〝真詩民間天下有〞,就驟然消失了。屈原猛然醒覺,洞中景物依舊,哪有甚麽仙女或書簡?

和鳴民間

            不過,屈原從此喜愛接觸鄉間的樵夫漁翁和蠶女等,聽他們的歌,並反復吟誦和整理。一面跟老師天天讀書。

            後來,屈原一面當官治國,一面創作,在五、六十年間,給我們遺下豐盛不朽的詩辭,包括《離騷》、《九歌》、《天問》、《九章》、《遠遊》、《卜居》、《漁父》、和《招魂》等。這些作品一方面言明他的崇高人格和志向,他愛國愛君的忠貞,他的學問渴求,他的道德執着。另一方面,它們又反映出他的文化素養,他的文學心理積淀,與及他一生所追求不到的理想。

            在我國眾多的詩人當中,恐怕只有屈原被人民普遍紀念,甚至當神明來拜祭的。一來因為他高風亮節,二來因為他代表了中國魂和美德。他身居矛盾而執着大正,他憂患而樂觀,他疾志不渝地勇對自己。

             博學多才的沈約(441~513)評價屈原,說他〝英辭潤金石,高義薄雲天。〞宋朝大文豪蘇東坡十分欽佩他,作《屈原塔》表達了他的崇敬之情。詩曰:

楚人悲屈原    千載意未歇

精神飄何處    父老空哽咽

……

遺風成競渡    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壯士    就死意甚烈

詩人獨步

            我們在下面分析和欣賞屈原人生的最後一些片斷寫照,由他發自內心的詩言訴說。

            屈原決定自殺不是一時的意氣用事,而是經過長期的思想掙扎的結果,他選用不同的手法把這一切寫在幾篇詩歌裡。他肩負着沉重的文化價值,對國家和人民表示出無限關愛,對國家領袖執着地忠心。數千年後,一位文人創造出一個概括性的名詞〝愚忠〞,刻劃出近乎奴隸對主人的無條件亦不理性的依從,就是屈原這種態度。它不有很大的意義,而且,執着者最後只能用死亡來交心,在絕望中尋求希望。

            那一年秋天,屈原從陵陽出發去南方。他端坐在舟中,憂心忡忡,借詩舒愁,寫下《悲回風》,開啟了日後文人用哀秋形容國事和人事患難的文學傳統。

            這首詩一開始便像佈景一樣,用詩人身邊的情景表達他的心境:悲風搖落了芬芳的蕙草,像我傷痛的心結,芳草纖弱而損隕,風有先倡的微音。原詩云:

 悲回風之搖蕙兮

心寃結而內傷

物有微而損性兮

聲有隱而先倡

            隱聲在說些甚麽呢?詩人借週圍的草木和動物說明心迹,以彭咸的先賢為榜樣。雖然在大自然中物以類聚,但是有靈有志的人卻不一定要跟隨群體的意欲的。詩云:

夫何彭咸之造思兮

暨志介而不忘

萬變其情豈可蓋兮

孰虛偽之可長

亦步亦馳

            接着,屈原用三十二行詩句,描劃自己的心理矛盾和掙札,盡情渲泄他那壓抑不住的悲憤與絕望。他曾想像自己的靈魂離開身體以後有多麽自由,可以上下騰飛,馳遊太虛,捫天越洋,無所掛慮。但是,現實的他不曾縱容自己。他還是憂國傷民,疾志為國做出好事。他曾寫下這樣美麗的名句:

愁鬱鬱之無快兮

居戚戚而不可解

心鞿羈而不開兮

氣繚轉而自締

             在死一樣的靜寂中,屈原想像自己登上高山。他吸露嗽霜,枕山入夢。他背靠昆侖,身依岷山,看着滾滾濁浪在四季裡不斷變換,靈魂感到力量無比,潔白賽雪。然而,現實仍然比崇高的理想更為堅持,詩人的幻想戰勝不了矛盾。《悲回風》的結束語說得十分明白,屈原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經沒有甚麽作用,就連死也改變不了昏庸的君王,又遑論拯救國家?詩意充滿着消沉:

吾怨往昔之所冀兮

悼來者之悐悐

……

驟諫君而不聽兮

任重石之何益

他說:我反復向君王進諫而不受聽信,那我抱着石頭沉到江底又有何作用?

            我們今天看屈原,清楚地知道他執着。但他不是一個狹窄的哲學家。在他的年代,他被公認為博學多才,高瞻遠矚的學者。他也曾知道,生活中的自由必須有妥協,並非絕對。他把這段經驗寫在《漁父》裡,創下一個清晰的哲學故事,與及十分美麗的詩句。

            經過長期的流放和打擊,屈原仍然不能放下國事,身心都被煎熬到極限。他形容枯槁,神色憔悴,不成人樣。只有創作可以帶來精神寄托。早春的一天,他來到汨羅江畔徘徊沉吟,一位老年漁夫看見他驚叫起來,大喊:〝您不是大家尊敬的三閭大夫嗎?怎麽被折磨成這個樣子?〞屈原一眼便察覺到此人雖然一身漁夫打扮,眼睛卻矍鑠神光。於是,他便對漁夫說:〝這世間一片混濁,只我一人乾淨。朝庭裡的大官昏醉了,只有我仍然清醒。所以我便遭到放逐了。〞

            漁夫聽了勸他說:〝聖人不會拘泥於一時一事的,而能够跟隨世事的變化而應變。既然明察社會渾濁污暗,何不掀濤作浪,使濁水濺散?如果大家都沉溺於酒醉中,你何不也嘗點清酒歡鬆一次,而困守高節?〞

            可惜,屈原聽了不以為然。在他心中,一個人如果稍有同流合污的舉動,便永遠洗不清了。他對漁夫作了淡淡的辯駁,漁夫便報以淺淺的微笑,撑船悠悠遠去了,一面唱歌說:〝滄浪江水清時,可以洗淨我的帽纓;滄浪江水濁時,可以洗滌我的污腳……〞在屈原的詩裡,句子更為清麗:

舉世皆濁我獨清

眾人皆醉我獨醒

……

滄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纓

滄浪之水濁兮

可以濯吾足

悲劇歸宿

            再過一些日子,楚國的情況沒有好轉,屈原就創作了《懷沙》,抒發他懷念故鄉長沙的濃情。多年的戰爭,把美好的江南富庶之地搞亂了,民不潦生,土地荒涼,國家滅亡的趨勢不可逆轉了。他力陳社會黑白顛倒,法力無從。與此同時,他知道自己的時限到了,心中出奇地平靜,寫成他的絕筆詩《惜往日》:

臨沅湘之玄淵兮

遂自忍而沉流

卒沒身而絕名兮

惜廱君之不昭

……

寧溢死而流亡兮

恐禍殃之有再

不畢辭而赴淵兮

惜廱君之不識

            公元前277年陰曆五月五日的清晨,屈原身穿彩綉紋的寛袖長袍,腰懸長劍,頭戴切雲高冠,一如他往日上朝的打扮,神情懔然。他來到汨羅江邊,望了那渾黃激流一眼,河的對岸一片青葱,天際一朶白雲悠悠飄來,這都是他深愛的楚國大地,如今都沒有多大的意義了(最少意義不如他自己的潔白清高的信念為大)。於是,他縱身跳入流水,靜靜地沉沒了。當時他是63歲,已過花甲。

詩人不朽

            作為政治家和思想家,屈原都不算成功,他的豐功偉績,與及他為後人千年歌頌的,是他的詩作。中古時代的劉勰(465年~?),寫《文心雕龍辯騷》,近代評論家劉師培(1884~1919),寫《論文雜記》,兩人同樣推屈原為〝中國詩家之祖〞。

            有人從政治視度出發,把屈原說為民族英雄,用重墨渲染他具有崇高的人格。前者暫且不說,後者卻是很有問題的。崇高的人格是足以為後代青年敬仰和仿效的,屈原的人格和思想行為都不足又不該作為今天青年人的榜樣。

            我十分欣賞屈原寫他那時常掙扎的心理,與及由之衍生的豐富感情。他在《悲回風》中段寫自己歔欷嗟嗟,泣涕凄凄,終夜不眠,氣塞而呼吸不暢。我們單是欣賞文字的美便够享受:

登石巒以遠望兮

路渺渺之默默

入景響之無應兮

聞省想而不可得

……

愁鬱鬱之無快兮

居戚戚而不可解

            一個人想望故鄉,向曠野喊出簡單的呼叫卻得不到回應。那麽,自己的思想和感覺都像死了一樣。愁鬱不能快樂,痛苦的心結再也難以解開。

            無獨有偶,現代諾貝爾文學桂冠作家赫塞(1877~1962)(Hermann,Hesse)寫《鄉愁》有一小段相似的話:〝我故鄉的男男女女們也像這些樹木,不愛說話,只緘默異常。在我眼中,在我腦海裡,他們都跟那些樹木和岩石一樣,我對他們的愛,也一如對那沉穩松樹一般。〞

            難道,至愛貴在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