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包容
老子言情
對讀書人提起老子,多數的反應是下述兩種之一:(一)他很難懂。太玄。(二)他淡泊無情,少講EQ,不合當前社會。這裡試看老子如何釋愛講情,兼及包容善行。況且,他等到自己完成生命的責任以後,騎牛出關消失無踪。不過,他還是應關吏留下數天,給世人寫下五千字的《道德經》。這是人情的即時表現,又是大愛的不朽智慧的遺言。我們對老子的人生知道不多,對他的教誨需要努力研究,再努力了解。
老子把人的情分為〝物情〞和〝人情〞,兩者同出一個心,卻區別很大。他教人不可為物情所累而困擾,更不要為了世俗的寵辱生起得失,造成心理不安。代之,他建議〝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就是把個人視為天下自然的一份子,情愛萬物,超越時空,就可以把自己托給天下而安心了。
老子的智慧大部份是宏觀的。他的時代中國未有佛教,但是,他的不少立論都深染佛教的味道,正是智人所見,大致相同。
《老子‧十三章》說:〝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這是前提斷說,闡述人之有情,很受情感衝心,影響情緒和行為。現代心理學確定,情緒直接推動行為,正是同一意思。
老子繼續解釋:〝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這一章說明,人類最好學會〝用物〞而〝不為物所用〞。因為一個為物所用的人,不但沒有自主,而且受物所累,包括換物的金錢。相對而言,能夠用物之人,可以利用物質創造很多〝利民〞的東西,與及創造很多〝美物〞來淘冶精神,促進人的審美和尊貴。
寵辱由己
〝寵〞是情的感覺,從私人的示愛表現,到上帝的〝恩寵〞(grace)的大賜,都使受者感到愛心,一種最寶貴的〝得〞,所以歡欣無限,心為之所震驚。
〝辱〞是情的感覺,從私人的挫敗,到他人的凌辱,都使受者備感失意及失望,小者使人感到痛苦,大者可以使人痛不欲生,或者心存怨恨,心靈不能平息安頓。
現代心理學研究人的基本需要,發現從嬰兒能夠表達心意開始,即需要自己肯定自我價值,同時又需要他人認同一己的自我肯定。小孩子每獲得父母或家人寵愛,即增强自我價值的肯定,每遇到辱罵,便不開心,甚至感到沒有價值而傷心。
老子說〝寵為上,辱為下〞,不論得寵或受辱,都有情感的波動,因為兩者都來自身外,不受自己控制。但是,假如我們在成長以後,有了修養,能夠忘了自己,或者擁有很大的信心,外來的寵辱就不會產生很大的作用。
老子沒有教人如何修養自信,但是,他勸人們寄志為天下大眾的利益服務,愛大眾的福祉一如自己的利益,個人的情感就寬大而不容易受到一己的得失所波動了。現代心理學說愛,確認愛由愛自己為基礎,不論是倫理的愛,還是男女夫妻的愛,都是雙方的,由一個人愛另外一個人,互相眷屬並為對方的福祉服務,這是情愛。
情義則不同,像愛事業(career)和國家,都是責任驅使的,義多過情。至於愛革命,則是由意識形態或理想所驅使,一種單方面的追求,只講犧牲,不講個人利益。如果說這是一種高貴的愛,不如說它是超越人性的愛。老子說〝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解釋最深透,也最寬大。
友愛情愛
西方有一首無名氏作家留給我們的詩《友誼比愛情》,十分貼切地闡說兩者對愛者的作用,這裡譯給讀者共享,寄望能夠深化愛的認識:
‧友誼好比與你相信的人平靜地在公園散步,愛情好比公園裡只有你們兩人
‧友誼好比當你與對方互相凝視,表示關心,愛情的互相凝視叫人心生熱火
‧友誼好比你倆在分離中仍然感到親切,愛情是你親切感到對方以手撫慰你的心儘管他不在身旁
‧友誼好比你祝願對方萬事如意,愛情是當你向對方交出最好的一切
‧友誼好比對方佔據了你的心,愛情是對方填滿着你的靈魂
‧友誼好比對方在你有需要時一定給你援助,愛情是你在對方有需要時放下一切站在他的身邊
‧友誼好比冬天裡的一個親切的微笑,愛情是一個溫暖的觸動使你全心震動
‧友誼好比美麗無比的接觸:
一個溫柔的笑聲開啟你的心扉
一個觸撫溶解你一切恐慌
一個香氣使你聯想天堂的溫暖
一個聲音叫你想起幼年的純真
‧友誼可以在愛以外存在,愛情不能沒有友誼而生存。
包容乃大
愛的積極行為是奉獻,凡事以對方的福利為懷,然後由互愛加添動力。愛的另一維面是包容,一種淺視對方差錯及接受對方陋習的寬大胸懷。一個人具有寬大胸懷,即如一個容量很大的皿器一樣,可以乘載很多大小和優質劣質交雜的東西。相反,一個〝小器〞之人,就衹能容納自己和他人的優點及對自己有利的行止了。
俗話說,〝相見好,同住難〞,因為前者讓人們看到彼此的優點,後者則顯見彼此的劣點,表露無遺。夫妻之道就如上述的詩詞所說,〝愛情不能沒有友誼而生存〞,因為友誼讓人們留有空間,互相包容。
《老子》全書的多數篇幅都在講理論和大原則,唯有第十六章教人修道的方法。我認為這是最重要的一章,其方法可用於今天任何人。亦將叫人們於未來那必然的矛盾重重的國際化社會感到實用。〝致虛極,守靜篤……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全章以開頭兩句和最後八句最為精采:是金石良言。
首二句我們在本書多次說過了。這裡着重闡釋後八句的智慧,因為它是老子述愛的另一維面,說明人生修養和實踐愛道的方法和效用。
〝知常容〞的常字不是平常或永恒的意思,而是把握道的容納萬物的本源。一個人知常容,便有包容萬物萬事的胸襟,一種擴大了的智慧,足以看清宇宙人生。老子輕〝智〞重〝明〞。智是有限的,是一種外射的看物權能。明則是內照的省王權能。智是知,明是容,所以說,〝知人者勝,自知者强。〞一個人必須知己,方能客觀入微地觀照一切,包羅一切。
〝容乃公,公乃王〞。容納以大眾為懷。王不是王權或霸權,古文的〝王〞字同〝旺〞字通用,一種可以助長生物欣欣向榮的權能。用簡單的話說,是興旺大眾的意思。所以,老子接着說〝王乃天〞和〝天乃道〞。旺即合符自然天道也,使生命意義澤世而長久。
最後一句〝沒身不殆〞是修養得道的必然結果。〝沒身〞是終身的意思。殆是危險。終身不有危險的人生深得自然之趣,與道同體,其生命就大過平凡的我。
老子喜歡用〝常〞字解釋大愛。他說:〝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第四十九章)。即是說,有道的人沒有常心,沒有主觀而執着的心,而有空虛之心,可以容納許多他人的意願和需要,照顯他們進一步,幫他們在自我觀照中復歸自然,即自己的本性,自由進取。
多元文化主義
人類進入二十世紀中期,〝後現代化〞和〝一個世界〞格局促動大量的人流,由落後國家馳向發達國家,並從鄉土生活投入城市生活,造成新的社會結構和氣象。這兩種社會情況都不是容易治理好的事情。當時的兩個大移民國各有不同的處理方法。美國採取〝熔爐政策〞(Melting Pot Policy),不論誰人進來做美國公民,都必須放棄原有的文化和語文,熔入美國社會,效忠政府的管治。
加拿大則不同,她這段時期的領導層都是學者和思想家,從皮爾遜,到杜魯多,到馬丁(Pearson, Trudeau, Martin),都是〝以百姓之心為心〞的賢者。他們深知人們的文化根源和做人方法都充滿智慧,如果給予包容和鼓勵,可以百川滙流,豐富並充實加拿大的原有文化。以此思想為基礎,杜魯多首相遂於1969年開始,研究〝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的社會本質和結構,用以優化當時存在的〝雙語及雙文化主義〞政策。
他用了半年時間,在多倫多大學的聯校馬西學院(Massey College)廣召教授共同研究其事,每兩週集會一次,由他親自主持。事有揍巧,他當時正與女友瑪格麗特談戀愛,因為身為首相,常有保鏢隨身,很不方便。但是,大學不容許保安人員進內,所以,該學院便成為他與愛人幽會的好地方。
討論以〝加拿大彩磚圖〞(Canadian Mosaic)的理想社會美景為據點,說明善用每一個新移民所代表的文化優點,砌成一幅和諧、美麗、又充滿創作活力的前景。這樣的一個理想社會,必須立法建造一種兼有容忍(tolerate),同化(assimilate),和安撫(accommodate)人民之中的各種差異和特點的精神和政制,鼓勵大家發揮從祖國帶來的文化特色,在加拿大生根開花。
作為移民國家的加拿大,其人民的文化差異有多大呢,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像的。根據2001年的人口普查結果,加拿大人民由超過二百個民族族群組成。她的原居民紅番和愛斯基摩人,加上早年來自英國和法國的〝建國民族〞,合起來只有現代新移民族群的一個小百分點。
我們分析,這樣一個國家如果只有容忍和安撫的多元文化主義精神,實在不夠積極。容忍往往是消極的接受,內涵不反對的心態。同化有主有賓,由主人以其價值觀和習慣同化新來的移民。安撫亦有尊卑的區分,由强者安撫弱者。三種態度都並不平等看待新移民,更不尊重他們所特有的文化權能和動力。我曾參予討論,在會上介紹老子的智慧。我解釋他的包容精神,如何用寬大的胸襟內涵〝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的大愛智慧,平等和積極對待他人。由是,老子成為當時的討論專題,很受大家注重。
結果大家取得共識,採用杜魯多先生的建議,決定用〝慶讚文化多樣性〞(celebrate cultural diversity)作為前提思想,寫成加拿大專有特色的《多元文化主義法令》,由杜魯多首相於1971年10月8日提交國會通過。法令規定政府設立一個多元文化部,由部長主理多元文化主義的大小事務,鼓勵每一個少數民族發揚他們的原有文化。
杜魯多是現代一位傳奇人物。他畢生是虔誠天主教信徒,卻於青年時期追隨社會主義理想。後來,他於1960年加入自由黨,以博學敢為著稱,創下輝煌政績。他兩次當選為加拿大首相,在位共十五年,留下逾十件不朽政績,包括領導加拿大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建立《多元文化政策》和《人權及自由憲章》。
他60歲以後喜歡靜坐默思,其思想超越天主教教規,漫遊世界文化精華,包括老子的道法自然。1984年2月29日晚,他在雪地上行了很長時間,舉頭與滿天星斗對話,立下退休的決定。他公告世人,他如何觀照宇宙萬物,獲得處理自己生命的靈感。
《老子‧二十三章》說:〝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孔子說:〝德不孤,必有鄰〞。老子的智慧萬古常新,偶然傳去外國與智者相見,即時引起共鳴。〝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老子‧十七章》),杜魯多長期擔當首相要職,他的外交內政和個人行為,都給國家人民留下美好成績和好榜樣,出於包容全球200個民族不同文化的大愛。
包容與善行
老子智慧之言隨方逐圓,面面俱到,讀者只要領會它的妙趣,即能〝知道〞。所以,臨濟禪師稱讚老子先師,說他〝一語中具三玄門,一玄門中具三要。〞數學三三該九,九是單數的最大之數,〝三要〞即最高的智慧也。
老子論愛與包容,從私己感知,到大愛的宏志宏舉,都給每一位讀者指示可行的實踐方法。《老子‧二十七章》說:〝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教我們保護自我並與他人和諧相處的方法,語重心長。
大愛的實踐是善行,一種愛護他人他物又促進其福祉的動靜。放在今天生活的平台上,實行環境保護就是一種善行,有許多方法和層次。
舉一個例子分析:多數人以為把廢物分類丟入垃圾桶便是環保。他們每見別人不嚴格執行便重加譴貴,而自己卻獨自開一部車去玩耍,然後去餐館與家人大吃大喝,不計剩餘多少飯菜,由餐館丟棄,加添環境污染。繼而購物,只講時尚,不求實用,結果是大事浪費物資,丟棄各式各樣的包裝,製造大量垃圾。應該說,善行不是表面工夫,而是實質而出於心知的對人對物的愛惜和尊敬,同時亦是對個人良知呼喚的回應。老子這樣闡釋:〝善行,無轍迹。善言,無瑕謫……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此謂要妙。〞
首先說,善行者本着良知做事,不宣揚自己做了甚麽甚麽好事,像捐了錢給窮人,或者做了十小時社會服務工作等。善言者不自以為是,亦不堅執己見,所以他的談吐沒有弊病可謫,(無瑕謫)。
〝結善〞即結納人心,對人謙虛退讓,不與他人相爭,不求勝人,亦不求雙贏。這樣跟他人往來,形成良好關係,不用繩索綑縛,別人也不會離開。
所以,老子說,有修養的人明白萬物與我同體,萬人與我同心,可以不計較他人之卑劣或物質的廉樸,一概愛惜尊敬。例如,一碗白飯,雖然淡白無味,敬物者心知一粟一米來之不易,谷米需要經過農民的多少辛勞和廚師的精心製作,方給捧到桌上,就不會吃了半碗便丟棄了。如果一個人平日愛惜生活上的一切物資和他人,就是行善。這樣的行為顯示一己之明,同時亦會影響他人,誘導他人明白惜人愛物的道理,做好本分。這就是襲明的意思。
最後一段解釋〝善人〞的修養。言行舉止都符合〝道〞的人就是善人。他們可以做經常背道而馳的人的老師,導人為善。在現實生活中,如果不善者不尊貴可以教導自己的善人老師,又如果老師不寶貴愛惜學生,社會會愈走愈馳向兩個極端,各行其事,沒有進步和諧。如此,該個雖然有智慧和知識,仍然是一個迷失了的社會。知乎此,我們觀察當前的社會,不論在美國或中國,都有警覺和感喟。老子是數千年前的人,他的智慧是我們今天應該繼承和運用的,我們必要認識其中的要妙。
大愛包容
我們於此回顧這一章,先從老子有關憂己及愛人之言開始,用現代心理學的知識了解到老子對愛的泉源的人心,認識得多麽深遂!他反覆用〝道〞和〝歸根〞為軸,說明人性本質,折射出人在人與宇宙萬物同體的事實中,如何循道發揮生命的權能和意義,穿插着私愛和大愛。
然後我把老子放在西方詩人和現代傑出國家領導人的平台上,闡述一個〝容乃大〞、〝容乃王〞的簡單思想,怎樣幫助加拿大首相建造一個尊重二百個不同文化族群的政策,加拿大式的多元文化主義。這一〝主義〞後來成為澳洲及許多國家包容種族差別的模範。
《道德經》共由81章組成。頭37章說〝道〞,後44章說〝德〞。後篇幾乎全講治理國家人民的要領和方法,包括現今人們馳騖的管理術。我選擇多解釋道,少提德。原因很多,主要是老子的治國觀念不合時宜,例如著名的格言〝治大國,若烹小鮮〞,及〝和大怒,必有餘怒,安可以為善?〞等。第一句太深,現代政治家只顧讀書和扭計,很少人具有烹小鮮的經驗,所以不能欣賞個中智慧。後一句言明今天民主政制的弊病。多個政黨時常在選舉中爭奪無厭,彼此結怨重重。選舉完了,執政黨和反對黨又把怨恨放在治國的種種工作中,各執一見,鬥爭得無日安寧,試問怎樣可以善對待國家人民?
我選擇解釋老子的人本心理,凸出他對人的週全見解,關愛人的根本福祉,即人在宇宙間短暫百年的意義,由法歸自然的思想歸根復命,由善行的活動中發揮人的潛能,由心靈安頓中獲得安樂及和平歸宿。咦,難道大愛竟是如此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