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善不爭

           老子在第八章裡以〝上善若水〞做提綱,說明一個行道的成功者如何處理自己和他人,超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 

           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簡譯為白話文:至高無上的好東西好比水一樣。它促使萬物成功生長而不與之相爭。它甘心呆在大家不喜歡的地方,幾乎與道相同。水不厭卑下,甘居低地。它的境地廣濶,可以容納百川形成滔滔大海。它的行為志在滋養萬物像母親一樣慈愛。它的意表像潮水一樣,有規則和可信。它公正而勤奮地立身處世。它擔當責任,表現得有能。它的動靜順應時間秩序。正因為它與物、與世、與人不爭,所以它不會多犯過失,妙如天道。 

          有任何人可以實踐如水的高尚人生嗎?理想可以叫我們努力,而且在奮鬥中時常回顧檢討自己,鞭策自己做得更好。 

          老子又說:〝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强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也。弱之能勝强,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七十八章》)就是說,宇宙間沒有比水更為柔弱的東西,可是,也沒有比它更能攻堅克强的東西,更沒有東西可以代替它。 

          大家皆知曉,弱能勝强及柔能克剛的運作,是成理又可行的,但卻沒有人能夠做得到,除了那些效法天道自然的聖賢之輩。他們以愛為先。 

          老子用〝心知〞和〝生命〞來闡說道的深意。澄明的心知照亮生命。因為名利權勢在現實中牽扯人與人的關係,讓人們的心知迷失,叫我們失落自己的真實。老子教我們用心知還照生命,全面地對它關懷,即是〝觀照〞。 

      老子說心知是〝無〞,生命是〝有〞。虛無那邊沒有名利,沒有困擾,卻可以生〝有〞。人生活在真實之中即〝有〞,生活在虛假之中即〝無〞。如果一個人生在虛假中過活,等於沒有活過,只有存在。運用心知照顯生命即有,就是有意義的人生。 

水的神話

          在宇宙的金、木、水、火、土五個基本元素之中,人立足土地之上,以水為生,亦借水創造出最深的哲理,以及最浪漫的幻想。 

          猶太《聖經》說上帝創造世界萬物,不多久便不讓人與萬物安樂,掀起洪水泛濫全球,叫人與物都無處容身。為了甚麽呢?古希臘,羅馬,巴比倫文化都有不同的說法,卻大致相似。據猶太傳統,原因是人激怒了上帝,衪就報復了,動用洪水毁滅人類的大部份所有,尤其是他的銳氣,那不絕對服從上帝指示的獨立性格。 

          以後的故事這樣演繹:諾亞(Noah)造了一條〝方舟〞,載了七對親屬,駛向亞羅烈特(Arorat)山上逃難。當然,還有成雙成對的其他動物,真是奇蹟。然後,諾亞差遣雀鳥飛上高空,偵察何處有乾土地可以給人棲息。他又拜祭上帝,求衪寛恕,殺了不知甚麽動物奉獻給衪。然後人與神和解了,上帝答應人類永遠生存下去,不再受到殺滅。 

          西方的神話是十分戲劇化的,而且充滿殺氣。這傳統說明西方人的暴躁本性,凡事用武力或者强權互相對抗,上帝如是,人亦照着做。 

和諧生息

          中華文化不同。中國人講求和諧、仁義、與順應自然,生生不息、安樂長久,綜合於天道人心的觀念中。不是說我們的歷史沒有打殺和勾心鬥角,但是,每一次換朝以後,對抗雙方都尋求和諧共處的方法,發展文化傳統,延續同一個國家。因為受到儒、道、釋智慧的的熏陶,中國人都仁義為懷,並且以致中和為理想,着重用心觀照萬物和人事。 

          古人說心,由四句話概括:〝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最後一個中字是做人的方法和標準。用白話文講,人心有慾望,愈有愈多,很是可怕。如果把此心變為道心,即自然(而非人為)之心,則可以平衡過多的慾求,使心還原本性,神妙運行。 

          怎樣算是道心呢?我們幾千年文化都不懈解釋。綜合說,心要精通而集中,不要三心兩意。孔子說:〝朝聞道,夕可死矣〞,可見一個人有了道心,就完成人生而無須他求而安樂了。老子說,修練成精明專一之心,主體再不會狂走極端或做險惡的事情了,可以有自信心,安然執着中道而行,凡事不過份,不走險,不與人鬥爭,而是馳向和諧穩重,與人安樂其中。 

          史載孔子專程造訪老子,向他問禮。老子說:〝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這說法表面在批評當時社會的失落,提醒孔子要重道多過重禮,因為道方是做人的根本,禮往往被用來掩飾不善的意圖。今天,不少人認為,日本人多禮,卻沒有很高的誠信。 

          後來,老子在涵谷關寫《道德經》,仍然不忘勸孔子不要重德輕道,而要行道而有德於心。他在第三十八章中寫道:〝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我們今天可以想像,向孔夫子說教的話,當然甚有份量。老子坦誠言論道德修養,分之為道、德、仁、義、禮、智六個等級。他說,合道的社會是最為理想的,其中人人順着自然而行,不識不知,無私無欲,無為無事。但是,一旦社會失道,人們就講仁義禮智這些東西了,用來遮掩惡劣行為,維繫詐偽叢生的社會。結果,禮這些東西,就失去原有的作用了,而須要求諸法令刑賞,一些不是人們主動生命的規矩。所以有道的大丈夫,言行忠信,厚實,謹守自然的本質,不重浮華的禮節。 

          接着,老子在《道德經》的後半部提出人格修養的具體建議,如清靜無為,柔弱不爭,至知成智等,這些都各有解釋,散載於本書的各章。這裡,我們回到〝柔弱不爭〞的水的一種特質,繼續闡述如水的高尚人生,與及水如何在社會大事中呈顯奇妙的表現。 

柔弱美妙

          老子用水的特質描述美的人生,强調它的柔能濟剛的力量。在宇宙的運作中,水有滋養萬物的德能,使萬物享受它所引生的利益,而不與萬物有爭,好比至淨,容納,和强大的胸襟和器度。 

          孔子記述他觀水的感受,說:〝逝者如斯夫,不辭晝夜〞,讚美水雖然流注向下而逝,卻是前呼後應,不作停息,具有不捨時遊的獨立恒定精神。孔子講精進利生,老子講謙下養生,兩人都以水的柔美恒動比喻人的高尚風範。 

          老子繼續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梲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第九章》)。 

          這段話是勸世文,又是格言。我們背誦在心中,時刻都有助自我反省。 

          持字有多個解釋,皆與做人有關,用英文引申,它可以同是treat, keep, manage, maintain的意思,本着個人的天賦。就是說,不管一個人有怎樣的智力和才能,他如果本着自然法則去做人,即會獲得豐滿的結果。但是,如果他不滿足自己所有,强求無止境的過份餘裕,就會因為生命太過豐滿而溢瀉,超過個人所能維持的限量,造生煩惱。同樣,一個人執着銳利的工具做事,卻不滿足,不斷把鋒刄磨成更為銳利,結果會損毁原來的鋒芒的。所以,做人應該知己知足,謙誠地看待成功,然後實踐返璞歸真的生活。 

          老子〝大善若水〞的智慧傳到莊子,得到進一步的拓展。莊子寫《秋水篇》,運用河神與海神的精采對話,分七層闡釋人的認知過程多麽微妙。包括何為大小,何為內外,為何言不能達,為何意不被察。 

          到了第五層,莊子斷說,宇宙人生的一切一切都必然是自然變化的。他說:〝道無終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一虛一滿,不位乎其形。年不可舉,時不可止,消息盈虛,終則有始。是所以語大義之方,論萬物之理也。物之生也,若驟若馳,無動而不變,無時而不移。何為乎?何不為乎?夫固將自化。〞 

          那是說,大道恆久,物則是有起落的,所以一時一地的成功變化無窮。一個人應該做甚麽或不該做甚麽呢?都將有自然的變化規律,由主體自己把握。最後,莊子肯定通識的重要,因為通識的人可以明察安危,安於禍福,慎處離棄與追逐,知所行止,順和自然規律做人,恬淡快樂。 

詩若流水

          老子和莊子的文筆都清麗如流水。他們的智慧感動過不知多少中外詩人,即如水是詩人的創作泉源,詩人的靈感和歸宿。 

          我於1980年第三次去德國的海德堡大學(Heidelberg University),在那哲學家小徑上享受舒曼的音樂和荷爾德林的詩。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全德國城市中,連聯軍亦不忍心轟炸過的小鎮,因為它受着歷史上太多的哲人,科學家和詩人的靈魂所保護。 

          這裡流着緩緩北去的內卡河,經過重重茂林,以及長年繁花綻放的山谷,對望着古堡和大學校園,呈現一片難得有的寧靜。就在這裡,不久以前,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寫成他的《生命與時間》(Being and Time),給二十世紀風行的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奠定〝問〞的基礎。他的著作深染道家精神,因為他熟讀老子的智慧。他在《荷爾德林和詩的闡釋》(Elucidations of Holdelin’s Poetry)說:〝詩是對存在和萬物本質的創造性命名。它不是任意的道說,而是那種讓宇宙人生進入敞開的道說。……詩本身使語言成為可能。〞 

          我於此把荷爾德林(Friedrich Holderlin)的《思鄉》節譯兩段,讓讀者欣賞詩人對自然的眷依之情。 

船夫歡快地掉頭順着平靜的河水歸家
豐收完他在遠方島上的莊稼
我亦要及時歸去
袛是我僅收割了哀愁
你這神寵而救助過我的河岸
可否緩和我對愛人的想念
你這我年幼時消磨日子的茂林
可否再次還我往日的安寧 

          中國詩人的水詩十分豐富,多數寫道別和等待。我獨愛柳宗元的《江雪》。它是日本中學生必讀的中文詩,於自然靜謐中顯現濃厚的禪意。我更愛李之儀的《卜算子》。它借水的流長牽住情人的心思,把愛情與流水交融在一起,超越時間與地域,自然自在: 

我住長江頭    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    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    此恨何時已
只願君心似我心
定不負相思意 

          我聯想起愛爾蘭詩人托馬斯、莫爾(Thomas Moore)的《水相逢》(The Meeting of Waters)。它同樣以水比喻安心。這裡節譯該詩的兩段供讀者尋味: 

世間沒有山谷比你更可愛
眾川在你懷裡緩緩地滙流
當生命最後之情必須分離
我將淡忘谷中綻放的繁花
……

多麽甜蜜又不靜的阿沃卡
我與愛人憩息在你的懷裡
再不有人生的冷漠和風暴
我們似水之心將共享和平 

          莫爾是愛爾蘭的國家詩人、作曲家、歌唱家、演員和文藝作家。他曾週遊歐洲和美洲,是比利時、法國、波蘭和希臘民主運動的支持者,與及美國民主虐待黑奴的批評者,寫下可歌可泣的諷刺詩。在二十世紀流行歌曲出現之前,他的歌曲受到全人類的普遍喜愛。它們的旋律優美亮麗,歌詞深含哲理和感情,可以超越時空與文化,震撼人心。 

雨中見證香港回歸

          1997年7月1日,香港結束一百多年的殖民地政權,回歸祖國主權。這是一件世界歷史大事,它一方面終結了英帝國數百年間在世界各地經營的殖民地,給那種霸權劃上句號。在另一方面,它開啟了一個新的歷史試驗,由中國實行一國兩制,保證五十年不變。這一措施一方面向台灣人民表示一種同胞一家的政治胸襟,寄望寶島有一天會回歸一個統一的中國。在另一方面,它嘗試一個多種不同政治制度的國家,讓香港人治理香港,沿用英國法律,保持原有的社會機構,與及公務員班子。與此同時,英國在香港的資本利益得到保護。 

          不過,誰是香港人呢?他們的心實在對誰效忠呢?他們的行為和思想習慣會有怎樣的改變和發展呢?都是不容易確定的複雜問題,只有等待時間去演繹。 

          六月三十日早晨,殖民政府向香港人告別,在寛濶的空地上演出莊嚴隆重的儀式,由遠道而來的查爾斯親王領導末代港督彭定康主持,邀請了約四百名人士參加。這些人都是曾經為殖民地香港擔任過重要職責的各界精英。 

          當天天公不停下雨,時小時大,全場一片傘浪。但是傘子可以遮住人們的上身,從各人傘子流下的水,卻把互相鄰坐人們的禮服全部濕透。於是,水,成為見證這一歷史過渡時刻的新添動力,衝擊人們本來複雜的心緒和感受。 

          儀式由英國皇家海軍儀仗隊的花式操演開始,因為英國是歷史上最大的海軍强國。他們穿着一身白式制服,冒雨表演。然後,從臨時舞台那邊響起清麗的歌聲,一首莫爾的《夏天最後的玫瑰》(The Last Rose of Summer)和一首流行歌劇〝貓群〞的主題曲《記憶》(Memory)。在場的多數人都可以領會,殖民政府的選曲深有用意。歌詞要在人們心中留下一個信息:〝我們不會捨棄你,亦有信心你會在新的日子裡懷念往昔的美好時光。〞 

          當查爾斯親王起身演講之際,滂沱大雨驟然瀉下,叫全場每一個人都即時在心中猜想,天公要在這一歷史時刻說些甚麽?親王的講詞一如歌聲,以變與連續(change and continuity)做主題。一篇九分鐘的演詞結束了一個大時代,並鼓勵聽眾讓懷念作為創新的持恒動力,詞句莊重,得體,又充滿感情。 

          歷史是由千萬人的鬥爭和努力締造的。然而,在關鍵性的時刻,一首歌,或一篇簡短的講詞,可以清晰地銘記人們的多少辛酸與甜蜜,與及一個國家的榮辱興衰。 

          兩個國家的權力交接在七月一日的零時舉行。我在香港出生和長大,1958年去加拿大深造和生活了四十多年,於1990年回港,為了見證祖國收回主權。我於此時主理嶺南學院的通識教育,幫它升格為大學,任副校長。我又受國務院聘任為〝港事顧問〞,給〝中英聯絡小組〞的交涉提供專業諮詢。 

          六月三十的整天都有許多活動,從各方面準備主權回歸儀式的工作。我早上全身濕透的衣服亦在忙碌中給身體的熱氣烘乾了。等到零晨到來,我坐在會展中心大堂的後座,興奮地看着英中兩國國旗相繼降下和升上,燈火輝煌的大廳響起轟雷般的掌聲,感到無比歡欣。 

一國兩制前後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回想起〝一國兩制〞構想的一些前提工作。越南戰爭的結束終止了東西方國家集團的冷戰,由美國總統訪華啟開一個新的世界局面。1977年,鄧小平第三次復出掌握中國政權,決定改革開放,帶領中國結束三十年的自我封閉。在這形勢之中,美國同意讓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入聯合國,代替原來的中華民國。這一轉變是有條件的。一方面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此同時,美國又附加一個條件安撫台灣,設立《台灣關係法》(The Taiwan Relations Act),明言給台灣提供防衛性的武器,並且在台北設立一個〝美國在台協會〞(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等同大使館。 

          這種破天荒的轉變不是偶然而成的,而是經過多種渠道的疏通和協商,扭轉中美兩國原來敵對的關係,由雙方互相包容,一同持中走向寛濶的合作大道。在這環節上,一些長久愛護中國的人士,做了不少積極的工作。 

          1975年秋,我從香港中文大學回到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復職。原加拿大資深外交家切詩特‧羅寧(Chester Ronning)遠道前來看我,邀我一同去華盛頓遇他的好友萊斯利‧沃夫(Lester Wolff),美國國會議員及在任的〝亞洲太平洋事務委員會〞主席(Chairman, The Asian and Pacific Affairs Committee)。 

          羅寧於1894年出生於中國河南,父母是挪威路德會的傳教士。他為人樂觀爽朗,每次見面都必然大笑着用河南口音說:〝天不怕,地不怕,只怕聽河南人說北京話。〞他一生見證了中國百年歷史的轉變,曾於加中建交後出任駐中國大使,是周恩來的朋友。在美國陷入越戰無法退出的時候,他曾多方斡旋,協助終止長期戰爭,同樣幫助了美國和中國。如今,他又本着對中國的熱愛,遊說華盛頓迅速與北京建交,由沃夫於1978年赴北京與鄧小平會面,解釋美國對中國的立場和承諾。請鄧小平默對《對台關係法》。 

          正因為這一承諾及美國對台灣的道義照顧,奠定〝一國兩制〞構想的政治基礎,與及香港主權回歸的順利實現。不然,台灣人民會憤怒至極,不可收拾。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1997年7月1日零時準時成立,由江澤民領導高官群宣誓就職,用普通話。這過程有一個小插曲。某司級官員在跟着唸誓詞時,用的是七分廣東話,三分普通話,而且詞句不能暢通跟上,引起場內一些控制不住的笑聲。此君在此莊嚴歷史時刻這樣滑稽過場,有失莊重。 

          事後,坐在我身旁的辜振甫先生輕聲問我:〝你怎樣看今後的發展?〞 

          〝非不能也,實不為也,〞我答,〝這些久經英國人哺育的香港精英,理應不會被學習幾句公式的誓詞而難倒。〞 

          〝這是小事。我問的是香港的未來發展。〞他追問。 

          〝對於鄧小平先生的‵一國兩制′,您曾對台灣人民做過釋義,比我更為了解。他深悉歷史運作及自由社會的建築不易,給大家五十年做試驗。今天世界速變,一年可比往昔的十年,我相信中、港、台三地的人民都會本着統一中國的理想,互相學習和互相包容,共同面對一個多變的世界。〞 

          辜先生沉默了片刻說:〝你說得好。但願如此。〞 

          歲月悠悠。如今,曾經為改善人類歷史行程默默奉獻的羅寧先生和辜振甫先生都相繼逝世了。幸好九十四歲的沃夫仍然健在,積極推動世界和平。至於香港在回歸至今十多年的發展,可以概括地用〝不無風險,履險如夷〞兩句話作記述,亦說明鄧小平先生多給時間做試驗的高瞻遠矚。 

香港人喻水

          香港是世界歷史中最特殊的地方。香港人更為特殊。 

          十九世紀大英帝國興盛之時,英軍攻打廣州成功之後,到香港暫時休息,領航者給倫敦報告行跡,說香港是〝一塊巨石〞。誰能猜想它於百多年間成為〝東方之珠〞,一個舉世矚目的前衛城市? 

          香港人絕大多數由中國大陸遷來,尤其於1948年以後的浪潮最大最急。然後,在兩次恐慌的時候,一次在〝文革〞,一次在中英決定讓香港〝回歸〞之後,有少數有條件〝移民〞的能者離她遠去。但是,等到恐慌期過後,這些人及成長了的子女又大量〝回流〞,以其新的動力推動香港發展。 

          歷來,有人指責香港為〝文化沙漠〞,意思是這裡的殖民教育不講文化、歷史和文學,只顧實用。這些批評者忘記,〝務實〞亦是文化的重要部份。不論儒、道、釋智慧,都勸人以〝照顧生活〞為做人基礎。而且,從中國大陸各地逃來香港的民眾,都帶着他們的〝文化行李〞(Cultural baggage)前來,以中道做人,重視子女教育,並敢問天高。 

          殖民地教育有兩個成功的特點。一是教人學習雙語,二是教人堅守秩序。我們今天作百年回顧,明確見到這兩個特點都是中國現代教育所欠缺的。香港人不論讀書成績優劣,多數都有雙語的把握,通往古今中外的文化及實用世界。香港人受盡殖民主義者的凌辱,曾經不准踏上半山區半步。他們不許進入告羅士打及半島酒店進餐,因為身屬華人。但是,香港人有膽量稱洋人為〝鬼佬〞,讓洋人明知他們在港人心中並不高貴。內心不怕洋人是一種重要的心態,它無須突破對洋人的一切的自然恐慌,可以本着平常心學習外國文化及科技,傲然與外國人平起平坐。尤其在今天的信息時代,雙語的本能容許香港人在一個世界的格局中自由運遊,沒有障礙。 

          守秩序是人類的至高品質。孔子教人實行仁義。老子教人順應自然道法,都是秩序。放在今天社會,守秩序有兩個維面。第一維是守時,第二維是守規則。香港學生從開學始即養成準時上學和交功課的習慣,折射到成長以後服務社會,亦一定守時限和公共秩序。 

          秩序的第一個層次是謙讓有禮。第二個層次是自勝和自信。香港學校教導學生謙讓有禮,不能爭先恐後,必須尊敬他人,不能作假詐騙。同時教他們認識自己的優點和弱點,接受內在和外在的生活挑戰。放諸今天的世界格局,這種人格品質實是廿一世紀最優勝的做人之道。有自信者善於創造和解決困難。自勝者可以自由自在,少存尤怨,凡事不為人先,知所行止。 

          香港人因為善於生活,所以創造了不少喻水的俚語,給生命加添色彩,更迅速傳為全球華人所樂用。例如,大家都以水為財,〝有水〞即是富有,〝過水〞即是付款,〝撲水〞即是尋錢,〝下水〞即是獨立謀生,〝上岸〞即是充實滿足,〝水貨〞即是走私貨,〝水嘢〞即是劣等,〝放水〞即是通融,不一而足。 

          最有趣的是香港人諷刺那些奉承官家之輩所得的勲銜,如殖民時代的〝太平紳士〞,〝帝國官勲〞及〝爵士〞等,戲稱它們為〝荷蘭水蓋〞,即汽水蓋。 

          水在中國人的心中,不分古今,都是善性而恆久的動力,如老子所說,它〝善利萬物而不爭……唯其不爭,故無尤。〞所以,若水的人生,就是美善長久的人生。 

          綜觀中華智慧,儒、道、釋三家都讚水。孔子觀水,讚它不斷運動前進,有不計時間的永恆精神和毅力。他確認水是精進利生的象徵。老子讚水,說它〝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自存〞,有與物無爭,謙下自處的表現,是人的至高品質的美妙寫照。佛家讚水如明鏡,可以助人自照,自知,自處,捨得自如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