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風知勁草    智者必懷仁__江紹倫

 

字動天地

            《淮南子‧本經訓》載:〝昔有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           

            倉頡是皇帝的史官,傳說長着四隻眼睛,可以一次過看見事物的多個維度。他見濕地上的獸蹄和鳥爪的痕跡,靈感稍動便創造了中國方塊字。 

            方塊字有聲有形,許多字都由部首組合而成,可以望形知意,亦可以聞聲知音。如果用書法寫出來,不論單字或行章,就更添上審美的無限韻味了。中國人擁有如此寶貴的表意言情工具,應該好自珍惜。 

            為甚麼《淮南子》把文字的威力說得那麼大呢?曹丕說:〝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盛事有正有偽,正者可以感動天公雨粟,偽者也以驚動鬼魂,使之狂哭。至於用文字寫成詩詞,就更增添了美的無限意薀了。

 

悼念諫臣

            唐太宗李世民文韜武略,不但給中國歷史留下一個自由而創造的朝代,而且以文以德治國,以身作則,立下虛心接受勸諫的好榜樣,非今天一些搞〝奉承文化〞的拙官可比的。他寫《悼魏徵》,悼念曾經對他犯顏直諫的忠臣,可以作為任何做領導人的借鑑。 

            太宗有貞觀偉業,大程度與他的忠臣魏徵的勸諫有關。他說:〝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意思再明不過。即使放諸21世紀的今天,亦是一切領導人必須恭行的大道理。用白話說,即多聽大眾訴說可以明白事理真相,如果只憑三數小人對你奉承擦鞋,就自我閉塞而無知。 

            貞觀十七年正月十七日,魏徵辭世了。太宗感他勸諫之恩,准他陪葬於昭陵,並親寫墓碑祭文。不久,他又作《悼魏徵》傳喻群臣,激勵他們忠於國事,要說真話,勿妄謀私寵。詩云: 

勁條逢霜摧美質
台星失位夭良臣
唯當掩泣雲臺上
空時餘形無復人 

            皇帝至尊,竟能真誠愛惜和思念一位屬臣的逝世,絕不簡單。詩的大意是:
强健的樹枝雖有崇高健旺的生命力,也被時間摧毁了。一位良臣巨星隕落足以影響國運的,我在雲臺上掩面哭泣,再見不到你,淚眼所見,只有茫茫空間。

 

疾風勁草

            唐太宗寫詩,盡有實際政治作用,表呈出他治理國家大事的智慧。但是,他的詩句卻又意深言簡,美不勝收。他的另一名作《賜蕭瑀》,不但表現出他洞悉政治角力的複雜,而且遇恩必報,用儒家獨有的忠恕思想消解眾官之間的猜忌和矛盾,製造團隊精神,和諧積極治國,詩云: 

疾風知勁草     板蕩識誠臣
  勇夫安識義     智者必懷仁 

            這首詩的背景是這樣展開的。蕭瑀是唐高宗李淵的謀臣,本身又是南朝梁氏皇室子弟,隋煬帝的皇后的弟弟。武德九年,太子建成和齊王元吉謀位,欲借機殺害世民。當時老邁的高祖李淵聽信讒言,答應處決世民。蕭瑀明察形勢不公,力諫高祖不能這樣做,結果世民獲得釋放。不久,玄武門事變,秦兵殺了建成太子和齊王,高祖驚惶不知所措。蕭瑀又獻諫,建議禪位給世民,獲得接納。如是,世民便繼位登基,成為唐太宗了。 

            以後,唐太宗邀來一個新治國班子,包括前面提及的魏徵和房玄齡等,並罷免了蕭瑀的相位,改任他為太子傅,專職教導年幼的太子。數年以後,太子讀書成績裴然,表示蕭瑀不但沒有因為被降職而抱屈,而且精心輔導太子,立下功勞。此時,太宗拿出他這道《賜蕭瑀》當眾誦讀,向大家說明這位忠誠服務社稷,赤心為國的忠臣,請大家學習他的濶大胸襟,並合作辦理國家大事,受到擁護。從此,〝疾風知勁草〞亦成為人民廣為引用的名句。 

望帝華表

日月無根天不老    浮生總被消磨了
陌上紅塵常擾擾
昏復曉    一場大夢誰先覺
洛水東流山四繞    路旁幾個新華表
見說在時官職好
爭信道    冷煙寒雨埋荒草

                    王宷《漁家傲》 

            華表是古人的一種圖騰,始於堯舜時代,用來做交通標誌指示路向,又稱為恒表。後來,有人在木柱上對皇帝或高官寫諫言,或者提建議。所以它又被稱為〝誹謗木〞了。今天,誹謗一辭意指說他人的虛話,往往沒有根據的。古時,同一辭的意思是積極的,即提意見也。 

            後來,華表改為用石柱雕刻而成,象徵高貴與權力。雕上龍紋的華表裝飾着皇宮,或者帝王陵寢面前,標誌着重要的建築。 

            今天北京天安門前有一對華表,柱頭分別雕着一蹲犼,其一看着王宮的內裡,另一看着王宮的外面,用意深遠。前者名為〝望帝出〞,它叫王帝不要死守在宮內自尊享樂,應該外出洞察民情國運。後者名為〝望帝歸〞,叫王帝到外面巡查以後,不要流連山水與歡樓,必須要歸家做好工作。 

            華表和圖騰都是古人為求排除死懼和懇求安樂的建築,把原是普通的木柱或石柱轉移崇高的權能,轉身服務人間,為他們消災造福。 

            王宷的《漁家傲》上片寫大自然的恒常,人間的紛擾需要自我解脫。下片是當官權力與時變幻,需要用心把握。

 

清廉感天

            自古以來,或可說古今中外,當官要把持清廉的確不易。西方有俗語說〝權力敗人〞(power corrupts)。當官既有權力,就難拒腐敗了。聽說美國總統老布什喜歡打高爾夫球,而且球藝不錯。不過,他退休以後有一次在球場感慨地對朋友說:〝我現在才知道,原來球藝比我高深的人,竟有如此之多。〞 

            中國歷史上有不少清官,其中最有名的當推包拯了。1040年,包拯被派到端州任知郡事。那即是離開香港不遠的肇慶市,盛產端硯的地方。上任,他禁止人們以進貢為名,任意爭搶端硯,而他自己也不有端硯。 

            傳說,他結束任命離開肇慶的時候,民眾感激他公正的管治,很想送一塊端硯給他做紀念,遭他婉拒了。後來有人把一塊上品端硯塞給他的書僮,囑他不要透露,要等到包公離開了肇慶,方告知那小小禮物代表人民對他的敬意。 

            不久,包公所乘的船行到盛產端硯石材的地點,忽然風急,海面波濤洶湧。即時,包公的陰陽眼見了更大的風浪即將到來,叫船人做好準備。與此同時,他盼咐全船乘客,如有做了虧心事者,立即報告真相,並脆地向天帝求饒。結果,他的書童拿出那民眾獻送的端硯,請包公笑納。不料,他黑長了面孔,立即把禮物扔下水裡。 

            說也奇怪,他的行為感動了上帝,立即把風停了。包拯為人公正,不重講情,所以他的詩有啥說啥,頗欠文采。試讀《書端州郡齋壁》:

清心為治本    直道是身謀
秀干終成楝    精鋼不作鈎
倉充鼠雀喜    草盡狐兔愁
史冊有遺訓    無貽來者羞
 

庭無賀客

            另一位著明清官是明朝宰相于謙。他在位的某一年,親疏親朋都要為他慶祝生日,商量給他送一件甚麽禮物。他知道後嚴辭拒絕了,並以《羊續懸魚》的故事規勸眾人。然後,他寫下著名的《初度》,記述他的狀況。詩云: 

碌碌庸庸四十餘    因逢初度轉躊躇
腰黃久負金為帶    頭白驚看說滿梳
剩喜門庭無賀客    絕勝廚傳有懸魚
清風一枕南窗外    閒閱床頭幾卷書

 

愛才傳統

            因為重視教育和思想開放,唐、宋、明、清幾朝出現文人學士多如牛毛。他們不但才華超卓,而且人格高尚。以宋朝為例,統治階層裡的重要人物都是創作健盛的文豪大家。他們之間矛盾尖銳,政治上互不相容,但是私人關係卻是關愛有加的,文學上的唱和更表現出和諧及成熟的風度。他們有的是師生,有的是同門,在政治鬥爭中毫不相讓,在做人上可說個個光明磊落的。 

            歐陽修和王安石都愛才如命,造就了一群偉大的詩人和管治高人。王安石變法受到司馬光的反對,只有罸他去做他喜愛又勝任的工作,編纂歷史典冊。等到司馬光掌權,屬下多數人主張殺掉王安石,卻被司馬光嚴正責罵,指為賤格,不應用報復作為治國手段。後來,王安石作古,司馬光又找蘇東坡為他撰寫祭文,叮囑必須如實敍述他的政蹟,重墨突現他的人格純正高尚。

 

師生情深

            歐陽修是王安石的老師,曾公開反對他的政治作為。卻又作詩高度評價他的成就。他說: 

翰林風月三千里
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憐心尚在
後來誰與予爭先

                                                    《贈玠甫》(節錄)

當宰相的王安石威風八面,面對老師卻是恭謙備至的。他回答老師說: 

欲傳道義心雖壯
强學文章力已窮
他日若能窺孟子
終身何敢望韓公 

            蘇東坡受過歐陽修和王安石的提携,對老師亦未曾因為受到政治迫害而稍有積怨的。相反,他因為受着老師崇高人格的感染,為人曠達積極,感恩之心使他欣賞人生,不畏風雨艱難,亦不計一時的仇恨。東坡因被捲入〝烏台之變〞而下死獄,繞幸生還後被貶黃州,寫下《初到黃州》喜悅和憤怨交合的複雜心情,詩如行雲流水,修辭用〝舉因知果〞的手法落筆,輕鬆又着實,一派君子高風。

詩云: 

自笑平生為口忙
老來事業轉荒唐
長江繞廊知魚美
好竹連山覺笋香
逐客不妨員外置
詩人倒作水曹郎
只慚無補絲毫事
尚費官家壓酒囊 

            蘇軾與王安石亦敵亦友,又是同門。仇恨未發生之時,作為學長的王安石曾經勸過蘇軾看清官場人心險惡,不如早日安排退休享受自由飄逸的生活,做文章工作。但是當時蘇軾年少氣盛,不識學長的誠心好意。後來大家變為政敵,而且受害不淺,自然怨恨深蓄。但是,等到王安石下台以後,退居金陵鍾山,蘇軾專程去看望他,同時留下一首《次荊公韻》,感慨千萬,既惋惜偉人失意,又嘆惜自己遲聽了他的規勸。詩云:

騎馿渺渺入荒陂
想見先生未病時
勸我試求三畝宅
從公已覺十年遲

 

進退清明

            那麽,作為後學的大詩人錯過了甚麽呢?我們可以從王安石退休以後的詩作清楚見到,說明有志之士本着高貴的志向當官,進和退都一樣重要,都講修養和崇高的氣量。王安石晚年這些詩作,不但亮麗超越,而且可供一切領導人學習。完成大事以後應退即退,退休以後可另做大事。放下前事,怡然自得,做新的更有恒久價值的大事。 

            王安石的新居名為〝半山園〞。他在《半山春晚即事》中描寫那裡的幽雅景色,起筆奇妙,用〝取〞、〝酬〞二字給春風賦上靈性,又叫飛鳥鳴歌安慰他的岑寂。 

春風取花去    酬我以清陰
翳翳陂路靜    交交園屋深
床敷每小息    林屨或幽尋
唯有北山鳥    經過遺好音 

            閒來無事,王安石寫山水的靈性和生命熱情,套用《漢書》中校尉〝衛護菅田〞和樊噲〝排闥直入〞的典故,輕描淡寫眼前的景象,賦以新鮮的動力。這便是《書湖陰先生壁二首》其一: 

茅檐長掃淨無苔
花木成畦手自裁
一水護田將綠繞
兩山排闥送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