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生惜死的禪勇
普陀靜靈
我終於來到普陀山,一來為了靜,二來為了靈。從上海坐飛機到達舟山機場,然後坐渡來到島上,同行者是來自四面八方的參拜者,手携各自準備敬佛的寶物,心儀虔誠的尊敬。
島上空氣清新叫人感覺到異樣,熟悉的只有雜在微風中的咸味,夾着誘舌的海腥,叫人貪婪地急速吸入身內。不一陣,同來的人都不見了,留下寂靜及空曠,大海和遠山,以及無際的天空。怪不得到過此地的人都說普陀靜。至於靈,那出於不少傳說,最近者是第一代的革命者,那些堅信唯物主義和無神論的,皆一一到過此地參拜,求問事業進退,個人運數。試想,如是權强的感召力,也只有存在於普陀。
從主島外望,海那邊的一座山上悠然躺着一尊卧佛,閒懿無爭,只供人們讚賞。白雲飄過,向祂投下流影,好似撫慰着無名的苦難前身。雲過了,空寧淡靜一如,時間沒曾帶來任何變化。
感性存在
不信神者拜神並不矛盾,他們的行為只說明人有感性存在,不由理性獨佔。現代科學心理學研究人的需要(needs),按馬斯洛(A.H. Maslow)的發現,共有七個層次,由最低的生物需要到群屬需要或親屬需要(Belonging needs),到完美人格需要,以至自我完成需要(Self-actualization needs)的滿足達成,每一層都反映着自由人一生的奮鬥歷程。馬斯洛說:〝人一生都在傾聽內心的呼喚,要求他接受自己和發揮自己的潛能,滿足人的完美,人格所指向的崇高價值,人而非動物的生命價值。〞
如是自然又必然的人的心願和行為,唯物主義者要高唱反調,為的不外乎要騙他人不要做他們愛做的事,有欠老實。我想起半個世紀以前,我從讀小學開始,每逢年節時份,家人命我燒香拜祭祖先及神明,總覺得行為〝落後〞,甚至羞恥。主要是小學三年級的課本教我們學習孫中山幼年的故事。據說,他反對他母親〝迷信〞,到了廟裡跳上神台,拆下菩薩的一個手指丟在地下。老師說,那是英雄事跡。
長大以後,我嘗想孫先生苟真有那樣的行為,實屬不孝,因為他母親敬神,做兒子的魯莾地反對不說,竟用行動破壞母親尊敬的神相。在中國文化中,不孝是很大的罪過,不應學習。等到我自己當上小學教師,便深覺做老師的言行都不應執着其事,以免誤導了學生的幼小心靈。
1967年我有機會以人本心理學作者的身份,參加一次在紐約舉行的學術會議,會見馬斯洛教授,分享彼此對人及文化的研究心得。他說自己從小因為父母是文盲勞工而感到自卑和不公平,所以不斷對社會現實積極反思。因為反思必須超越現成的思想架構,他便學習中國文化,特別嚮往老子的學說和禪宗的人生態度,兩者都巢育着以人為本和個體對自己行為全面負責的思想。
生命認知權能
就在中國青年學生在文化大革命中肆意破壞自己的文化遺產的年代,西方的人本心理學承接着老子的〝無為之道〞,與及禪家的〝法爾如是〞,用〝自然〞和〝自然而然〞解釋人的本質和理想,造生了心理學的〝第三勢力〞(The third force in Psychology〞。它開放心理學對人的〝具有理想和不懈求善求成本性〞的肯定,從而產生一個新的解釋人的尊嚴的概念,名為〝生命認知〞(Being-cognition, 簡稱B-cognition),說明人的認知由感性引動,趨向全面而非片面認知和接受。它對抗〝欠缺認知〞(deficiency-cognition, 簡稱D-cognition),用片面的分析解釋人為事物。
馬斯洛告訴我,他很崇拜愛因斯坦,因為他的工作成就正是自我完成的寫照。而且,愛因斯坦也崇拜老子,確認人們不能從物質擁有獲得生命意義和快樂。二十世紀的60-70年代,是西方知識份子熾烈尋找人生價值的年代。當年馬斯洛提出的〝生存價值〞(B-values),包括十四個維面,即完整性,完美性,完成性,公正性,積極性,豐富性,簡樸性,美性,善性,獨特性,自然功用性,歡樂性,純真性和自足性(wholeness, perfectness, completeness, justice, aliveness, richness, simplicity, beauty, goodness, uniqueness, effortlessness, playfulness, truth, self-sufficiency)。這些都是禪性的相似寫照。所以,在我們會悟以後,我邀請他找個時候與我同遊舟山群島中的普陀山,親身體驗禪的美靜。可惜,再過兩年,他便因心臟病發而逝世了。
如今,我站在普陀山上,自然想起故友畢生對人生意義的追求,想着生與死不知意義何在?到此地之前,上海复旦大學的朋友向我介紹,法雨寺的性空法師對人的生死很有獨特的見地,給我寫了介紹信去見他。所以我到達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拜望他,一位與世紀同年的慈祥禪僧。
愛生命價值
那天午後,我來到一大片高大茂密的樹林前面,放眼尋找,隱約看見樹木深處的寧靜寺廟,心中即時興起〝一雨普滋,千山翠秀〞的意境。我想,也許今次有緣獲得開悟,日後和平做人。
從弧形門洞穿入小路,裡面一片肅穆。我站住一陣,一位小和尚前來帶我走過百尺矮牆,白得沒有半點污漬,前面出現一扇飽受風雨洗得灰白的木門,再跨過青石門檻,便是禪房的庭院了。即時觸目的是幾棵鬚根盤錯的千年菩提樹,巨大蓬勃的枝冠,給地面投下沁涼的陰影,同時散發出清新悅人的氣息。
性空法師與我想像中的一樣,慈祥,閒定,臉上長白眉毛之間孕育着充滿鼓勵魅力的微笑,眼睛亮得如黑夜的明星,透視客人的心底。因為預先約定了,我坐定後喝下半杯茶,便說出了我來訪的用意。
他沒有即時回答,讓我看清了他的禪房。一椅一桌一床都是最簡單的實物,乾淨得一塵不染。抽象的是牆上掛着的一張白布條幅,上面用濃墨渾筆寫着一個〝死〞字,既新鮮又恐怖。我想,假如法師不是參透了生死,怎麽有勇氣同這樣一個不祥的字一齊生活?
良久,他悠悠地說:〝死不可怕,只有知死的人才懂得生的意義,一如知道恐懼,憤怒及痴情的人才懂得愛一樣。〞
他的話好像來自很遠,又是很近。它首先讓我想起孔子說:〝不知生,焉知死?〞恰巧是法師說的反面。然而,是嗎?孔子的話是對死事的逃避之言,教人不要浪費時間去問難知的事,不如積極生活。
接着,我又想起法師的話是那麽簡單和一般,即如蘇格拉底說的,正因為人知自己必死,便努力為有限的生命添上意義,以求不朽。不是許多人能夠做出不朽的功事的,然而,祇要一個人敢愛和勇愛他人,他便能夠在愛人的生命中留着永恒的情感。這也可能是法師連帶說了下半截話的用意吧?在我的心中,這種勇於愛和生活的人生,不正是馬斯洛所主張的B-values的全部嗎?如果時光倒流,讓故友與我同時坐在法師這間靜室,分享大家的合拍思想,該有多美。
破生死關
我喝完杯中的茶,看着法師不變的慈祥微笑。他悠悠地說:
青山元不動
浮雲任來去
我知道這是志勤禪師的詩。青山指一個人的自性(natural self)。全詩的意思是,只要自性不動,生死的煩惱猶如自來自去的浮雲,無需掛礙。所以,不論是誰人,最重要的是修得正知正見,明白自己的作為,能夠問心無愧,便可以自然對付生死了。
不過,我很清楚,出家人從決定事佛之時開始,便已看破生死及私情,所以他們比較容易瀟洒說話。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即使明知死之必然,仍然有許多牽掛和恐懼的,不能接受〝浮雲任來去〞的事實。我告訴法師,今天人們都可以據理接受生死的種種事實,但是,由於社會和生活都十分複雜,大家最關注的,是在最後的日子裡,能否維持人的基本尊嚴,而又是因為受着疾病及不能照顧自己的無奈而完全被動,看不見浮雲來去,亦把持不住大腦神經的運作。
法師很謹慎地聆聽,好像從來沒有想過這種問題。他臉上的微笑依然一貫。我知道他是屬於另一個世界的人,就不强求得到任何答案了,即時感謝他的的開導,回返法雨寺以外的世界。走過石橋和小路,天空並不燦亮,海那邊山上的卧佛卻是一樣安祥。我真實地感到,這普陀山勝地十分特殊。它的智慧可以開啟心智,它的情感卻不是可以分享的。
勇對生死
1961年,諾貝爾文學獎桂冠作家海明威吞槍自殺。那是他生命豐盛及名譽高峯之時。他沒有留下遺言,引起多方猜測,沒有定議。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是我初中時期最崇拜的美國作家。他的《告別械鬥》(A Farewell to Arms)和《戰地鐘聲》(For Whom the Bell Tolls),都寫戰爭的偉大場面,普通人在戰爭中無奈當上士兵的個人悲傷,有聲有色,有力地控訴人類的兇殘和愚蠢。
作為一個硬漢,海明威則以戰地記者的身份南征北戰,過着不怕死的生活。他於1954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卻是因為他的一本纖細入微地寫一名古巴漁夫在海上捕捉一條大鯊魚的博鬥,人的崇高智慧和力量比對一條魚為了生存而做出的博鬥。最後,文學評論家說,《老人與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感人心靈深處,寫下漁夫聖地亞哥(Santiago)的〝長時期與大自然的孤獨鬥爭,他在被擊敗中的勝利〞,即人的最樸素的盡力而為的勝利。漁夫好不容易殺死的鯊魚,卻在運回碼頭的途中,給其它鯊魚食完了,剩下一條沒有經濟價值的美麗大骨。
海明威於1936年去歐洲報導西班牙內戰,後來寫成小說《戰地鐘聲》,表述人的忠誠、勇敢、愛和錯折,人應該關心全人類的天職。它充滿禪意,開場和結尾都發生在松香飄逸的松林中間,大自然最美的意境。
在那同一時期,我青年時的另一位崇拜偶象白求恩大夫,亦從加拿大遠去西班牙參加內戰,幫助民兵抵抗極權。他是一位從小便勇於創新的維護正義的蘇格蘭裔君子,在戰爭中創造了〝移動血庫〞,把血輸送到前綫救活傷兵。
一年以後,白求恩到了中國延安和陝北地區,用無畏精神參予中國抗日戰爭。他的行為可歌可泣,後來被我在多倫多大學的同事阿倫(Ted Allan)寫在《小刀即劍》(The Scalpel, the Sword; The Story of Dr. Norman Bethuene)的傳記中。回顧歷史,我一共有三位朋友為白求恩寫傳記,包括於1999-2005年當加拿大總督的Adrienne Clarkson,一位祖籍台山的華裔加拿大人。
白求恩多才多藝,創製了多種醫用工具和外科手術方法。他甫出多倫多大學校門,即到貧苦地方服務,在染上肺病以後,自行開刀醫好當年屬於死症的肺病。他的國際人道主義活動後來給他贏得許多榮譽,包括成為〝國家歷史重要人物〞(A person of national Significance)。在中國,他堅持培訓醫護人才,在前綫救傷,最後因為缺乏手套做手術,染着血毒病而死亡。為此,毛澤東寫的《紀念白求恩》文章,至今是中國小學生的課本。
海明威和白求恩都不曾直接染禪。但是,他們愛生惜死,畢生用取尊敬他人的精神燃燒生命,讓它發放奪目又普照人間的光輝。白求恩死前留下十分樸素的遺囑,托人通知他在加拿大的朋友,他在中國活得快樂。這是一句很輕又極重的話,平淡如白素。試想,一位知道自己將死的醫生,身在異鄉的戰場上,心中沒有雜念,怨恨或者牽掛,不言寂寞或痛苦,只說:〝我在中國活得快樂〞,道盡他確知生命意義,參透生死歷程。
海明威時常說,寫作是一椿寂寞的工作,忠誠的作家由他的傳統所驅趕,必須超越前輩作家的功業而邁入無人幫助的新地。他的 墓誌銘 是一首他寫給朋友的詩,寫的是人與大自然的永恒關係。詩云:
他最愛秋天
那黃葉累累的楊樹
溪水上的片片浮葉
在山顛之上
那高而無風的綻藍天空
如今
他將會與之永遠同在
愛的輕重
我於少年到古稀之年的數十年間,讀(看)完不同作者為白求恩寫的八本傳記,及五部影片,有些重讀多次。作者着墨最多的是他一生的光輝行動和成就的〝重〞,那種為了桿衞人類基本尊嚴,不惜出生入死,打擊西班牙和日本法西斯主義暴力的無私行為。其實,尤其在《小刀即劍》裡,白求恩亦有豐富的愛的〝輕〞的心靈探求和表現。
他在多倫多大學醫科畢業以後,繼續選修小兒病理專科,然後去滿地可(Montreal)的貧民區服務,並且與他的美麗妻子共同組織兒童合唱團,為沒有機會入學讀書的貧困兒童培養音樂才能,以及審美情操。該組織後來成為當地音樂團體的重要組織,維持至今。
我曾多次與作家阿倫聊天,問他對白求恩的看法。他說:〝不要以為他是那種硬綳綳的無情人物,他對兒童和妻子都柔情款款,十分體貼。〞
〝他的婚姻不是以離異告終嗎?〞我問。
〝是的,一共兩次。白求恩與他妻子彭尼(Francis Penny)於1923年結婚,非常恩愛。但是,三年以後,白求恩染了肺病,住在紐約的療養院裡。他明知自己死路一條,便勸彭呢與他離婚,回去她蘇格蘭的外家過活。她同意了。再過三年,他由自己開刀治好了肺病,又請求彭尼跟自己再度結婚。可惜,再過了四年多婚姻生活,他們還是分了手。〞
〝是否因為白求恩加入了共產黨?〞
〝不是。那是他再次離婚以後的事。而且,我們必須認識清楚,雖然白求恩多次志願走上戰場,而且是去離加拿大很遠的異邦,他卻不曾為了一個意識形態而火拼的,他從來沒有拿起過槍,做的都是救人的工作。他實在太愛生命了。他亦是一個十足的自由主義者。〞
我想起不知在哪一本傳記裡,記述了白求恩在上大學的時候,暑期到樹林裡當伐木工人賺錢,有一次因為拯救一隻雛鹿,幾乎被倒下的大樹壓倒。
我聯想到披頭士的一首流行曲《因為》(Because)。那是由倫農(Lennon)譜寫的。作為新的嘗試,他把貝多芬的《月光曲》(Moonlight Sonata)的首段返過來彈,作為配音。曲子中有一段說:(Love is old, love is new, love is all, love is you)〝愛是舊的,愛是新的,愛是一切,愛就是你。〞也許,這就是純愛,白求恩的愛。
無人是孤島
海明威的也是純愛。他寫西班牙內戰,全篇突出人們對死的關懷和處理,大家所想的儘像中國道家和禪宗的看法,都是出於自由和自然人性的。但是,不論是看着敵人而槍殺他,或者為了心想〝這是一切好人都應該做的〞而自願犧牲去救活戰友,或者那些瘋狂盲目的把五百名法西斯同情者推落懸崖的行為,或者眼巴巴看着戰友走入炮火裡炸毁一條阻止敵人進攻的橋樑的沉着……都是人對死亡的處理。這些處理出於瞬間,卻是時常懸繞在戰士們的人中的。小說寫每一個士兵的個人想法和爭辯。沒有結論。
有時候,死是簡單的,卻可以折磨面對者的思維。在小說完結之前,主角哥頓(Robert Gordon)受傷了,不能隨着戰友徹退。他等待着敵人前來,決定寧願自取生命,亦不為所捕所殺。然而,他平日藐視自殺,認為那是懦夫的舉動,像他自己的父親就是那樣。海明威用一塊鋪滿松針的林地來代表西班牙人對祖國的愛,對土地,情感及生命的愛。就在這靜靜地等待必然死亡之際,海明威寫着:哥頓的感覺即如〝他的心敲打着樹林的松針地面〞一樣。
這部小說以一位十七世紀英國詩人(约翰·多恩)的一句詩為名。詩人在《冥想,專注即將發生之事》(Meditation: Devotion Upon Emergent Occasions)裡探索人性中人對人的互相關連,其中一句是for whom this bell tolls。古英文詩的文字不易明白,因為冗繁而意思矇矓。所以長期以來,文人對這句詩提出多種不同的解譯。海明威用它做《戰地鐘聲》的書名,配合小說的情節,突出〝人必然互相關連〞的主題,並提出一句新的口號:〝無人是一個孤島〞(No man is an island)。這個口號成為二十世紀英語世界人們崇尚的座右銘。可惜,文學可以影響人心,卻在人的行為面前十分虛弱。試看,美國怎樣派兵四出殺害他國人民,範圍愈擴愈大。我敢說,五角大樓的決策將軍和白宮的主人,全部熟讀過海明威的小說。他們應該記得,海明威的幾部小說都有人在戰地上感嘆:〝今天,英雄主義已經變為屠宰業。〞
慈悲最愛
普陀山的寧靜和性空大師禪房掛着的條幅使我想起這些人和事,愛和醜惡。我想進一步了解慈悲,便自然再專訪大師請教。
那天我將旦即起,步出地面貪婪地深深呼吸着飽含氧分的空氣,微風拂臉,天空的魚白把海水反照成一面大鏡,整個島上都是寧靜和希望。想起法師在這世界的一隅隱居了大半個世紀,他的智慧卻沒有因為外面五花八門的〝進步〞變化而不合時宜,因為凡是見過他的香客,都心藏一分說不出的安樂和解脫。
走入庭院,遠遠便望見一位白髮紅顏的和靄老人,滿臉微笑慈祥。坐定以後,我向他說出這兩天中的許多思想和感觸。他專注地聆聽,眼裡不時露現閃光。聽完以後,他悠悠地說:〝想不到大千世界有這樣多的禪的表現。〞
我沒有張聲,只有等待。
良久,我見法師的目光平靜溫熙,好像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又不儘在他的意料之中,然後,他悠悠地說,有點自言自語:〝愛可動天,悲能平地,慈悲為懷,普渡眾生。你仰慕的兩位英雄的生死,都不平凡,實是人間造化。〞
我聽懂了他的鼓勵,更感謝他兩次接見。我坐着用沉默向他表示感謝,自己也在這靜謐古樸的禪房中感到一種無名的安樂。大約半小時後,我起身告辭,他囑我保重,記着慈悲是最深邃的愛。